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許多歐洲國家都打開大門,接納被迫離開自己國家的烏克蘭難民,其中,又以波蘭接受的難民最多。截至2022年4月12日,已有超過260萬的烏克蘭難民進入波蘭,波蘭政府完全開放國界,不只接納烏克蘭人、也接納在烏克蘭工作或求學的亞非族群,甚至這些人的寵物。
從烏克蘭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國家被侵略時,會發生什麼事;看到敵人如何摧殘一個國家,也看到人民的勇氣和智慧。在波蘭身上,我們則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人民如何團結幫助另一個國家,並且創造建立了各種提供幫助的方式。
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他們是用什麼方式去做?都是在台灣的我們,非常值得思考和參考的事。
2014年獨立廣場革命和頓巴斯戰爭後,許多烏克蘭人因為渴望一份較為穩定的生活而移民到波蘭。近幾年,波蘭變得愈來愈仰賴來自烏克蘭的經濟移民,像客服中心、建築工人、清潔人員很多是烏克蘭人,還有不少烏克蘭人在波蘭開餐廳,波蘭和烏克蘭已成命運共同體。
這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波蘭政府開放了國界,讓所有在烏克蘭戰火下的難民,包括在烏克蘭工作或求學的亞非族群、甚至寵物和動物進入波蘭。許多波蘭人自願提供烏克蘭難民住宿,或捐金錢、物品和保暖的衣物到邊境。駕駛人開車到烏、波邊境載人,火車也不斷從烏克蘭把難民載到波蘭。
在波蘭各個車站,政府單位設有資訊中心,也有非政府組織和志工協助難民安排住宿、生活。電信公司在那裡發免費的波蘭電話SIM卡給難民。甚至,波蘭的孩子們也幫烏克蘭孩子準備背包,裡面放給他們的驚喜,因為他們知道,許多烏克蘭孩子在匆忙逃離家鄉時,沒有帶心愛的玩具、陪睡的熊熊、最喜歡的書⋯⋯因此波蘭孩子為烏克蘭孩子準備了禮物,好讓他們開心。
這次波蘭全民動員(也包括住在波蘭的台灣人),團結又有效率地對烏克蘭鄰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感動、佩服。因為在他們兩國的歷史上,也曾有彼此屠殺的慘劇發生過。
但一名波蘭記者和Podcast節目製作人皮約特.波古哲斯基(Piotr Pogorzelski)認為,這場戰爭和所有波蘭人都有關,對所有人的生活都產生了影響,「波蘭人很清楚,如果烏克蘭和國際社會擋不下普丁,波蘭就是下一個。」(想更了解波蘭和烏克蘭的關係,繼續閱讀:〈林蔚昀/從波蘭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溫暖與脆弱,看台灣真正該準備好的事〉)
從烏克蘭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被侵略時,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看到敵人如何摧殘一個國家,也看到人民的勇氣和智慧,以及公民的組織能力和行動力。而在波蘭身上,我們則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人民團結幫助另一個國家,而且,我們不要只看他們「很團結」,更要看他們「如何」團結、用什麼方式。
所以,我們必須開始思考,如果是我們遇上同樣的問題⋯⋯
- 在民眾自發性的行動過後,政府是否能夠將這些行動系統化?如果沒有政府系統性的支持,好心民眾和志工很難撐下去。
- 提供專業協助的律師、翻譯、志工、醫護人員可以動起來嗎?
- 我們有準備好面對假新聞的分化嗎?(難民到來後,波蘭也出現一些難民會對波蘭造成負擔、威脅的假新聞,目的是讓波蘭人不要幫助難民)
- 我們的凝聚力是否大過內部的矛盾分歧?
- 我們是否能確保我們的經濟可以維持人民的基本生存,並且支撐軍民的抵抗?
- 我們有足夠的國際盟友可以給予支持嗎?
- 我們能夠在災難來臨時,照顧到弱勢族群(動物、老人、女人小孩、性及性別小眾者、東南亞移工)的需要嗎?
- 我們有文學外譯,可以讓想支持我們的人在抗爭現場使用嗎?
- 我們有哪些科技可以支援我們?有哪些物資?
這些問題必須現在就思考,不要等有事發生時才來想,那樣太遲了。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許多人常喊「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也有人說,現在要開始鍛鍊身體、準備急難包、知道防空洞在哪裡。但是面對可能來臨的戰爭,應該準備的不只是這些。我們需要學會判斷事實、對話、團結、知道如何組織公民、使用外交手段。所有這一切,會讓我們成為一個運作更良好、更堅強的國家。
同時,我們也可以同理受苦的人,在精神上支持他們,並且表達我們的支持。也許我們會覺得,只是「想」對烏克蘭人沒什麼幫助,但是這可以讓烏克蘭人感到他們不孤獨,這非常重要。
提醒:如果你是未成年的學生,以下我們整理的各種資訊和捐助管道,會涉及許多決策,希望你可以在大人陪同下一起閱讀、討論。
【追蹤戰爭進度】
俄烏戰爭令人傷心,可能會讓我們覺得做什麼事都幫不上忙。其實保持閱讀國際新聞的習慣、掌握戰爭最新進度,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培養同理心,還能建立更寬闊的世界觀。有了這些知識,才能進一步思考該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更善良。
【與他人討論】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複雜,而且戰爭情勢每天都在變動。關於這場戰爭,我們會聽到許多不同的故事,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接收各式各樣的資訊,但卻同時要有懷疑的精神,因為有些消息可能是錯誤的。如果想要更了解俄烏戰爭的話,請與信任的大人一起討論,提出疑問,幫助自己更了解國際局勢。
那如何與他人討論俄烏戰爭呢?繼續閱讀:
【參與連署】
除了閱讀新聞之外,我們也可以參加連署,向全世界表達我們與烏克蘭站在同一陣線,要求俄羅斯撤軍停戰。
【捐助捐款】
聲援烏克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捐款、捐物資,幫助難民維持基本生活及健康。
- 烏克蘭國家銀行:捐助烏克蘭軍隊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醫療用品與援助
- 國際紅十字會:提供難民糧食、民生必需用品、醫療救護
- 無國界醫生: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 Nova Ukraine:提供食品與醫療用品
- World Central Kitchen:至戰爭前線為難民提供熱騰騰的飯菜
- Razom:提供戰備及緊急物資
- Sunflower of Peace:提供醫療援助
- 歐洲出版商聯合會:捐贈兒童書籍
文字/林蔚昀 作家,波蘭文學譯者。英國布紐爾大學戲劇系學士,波蘭亞捷隆大學波蘭文學研究所肄業,現就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史學組)。曾在波蘭生活工作11年,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
攝影/梁佳欣 喜歡聽故事,曾經抱有文字工作者的夢,沒想到現在手上拿著的是相機。透過鏡頭見到許多意料之外的事物,也變成有能力傳遞故事的人,如果有人也喜歡我眼中的世界那就太好了。
設計/鄭涵文 曾任記者寫很多字,現下更專心畫畫。平生無大志,喜用圖像化繁為簡、嘰嘰喳喳說故事。成就感來自觀者看圖後的會心一笑。
資料整理、責任編輯/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核稿/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想看更多深度兒少新聞報導,請至《少年報導者》官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