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作品名稱來自於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吳明益老師的同名作品《家離水邊那麼近》。
爸爸曾經和我分享,小時候的他在舊家旁的二林溪抓魚,閒暇時和朋友在溪裡戲水,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
而二林溪在我的印象裡則是惡臭的排水溝,一條不起眼的小鎮紋理,帶著廢棄物和唾棄,緩緩地流向海邊。雖然偶有夜鷺的叫聲,但是很難想像她曾經是很多生物生活過的地方。
二林溪最終的出海口流到了芳苑鄉,距離二林鎮中心大約有20分鐘的車程,緊鄰著王功漁港。這條彰南地區的海岸線則有一些著名的觀光景點,漁港的開闢帶來了人潮,百年的小漁村興起了許多觀光產業,例如濱海生態套裝體驗遊程、海產美食街,以及每年暑假煙火絢爛的王功漁火節等等。今日漁火和昔日的漁火不同了,今日煙火的顏色供人觀賞,而昔日燈塔的光線引領討海人回家。
不知道是否因為人類是從海裡演化而來的生物,在面向大海時總會讓人感到平靜,心情不好時,會去海邊走走,對著台灣海峽吶喊丟石頭。大海承接了人類的情緒和廢棄物,也承接了人類的無限想像。
爸爸那一代在水邊的記憶與我已經截然不同,三面光的水泥河川有著圍欄和垂直的岸邊,都市裡的景觀河流雖然有親水設施和園藝造景,但同時也豎立著「禁止戲水」的警示牌。而如果沒有觀光漁港的設立,我可能也不會走去離家裡這麼近的海邊。
水是一個流動的生態系,有著豐富的生命力,過去的人們相信水裡有神的存在,會隨著季節呼吸、擺動、沉積,狂妄時澎湃洶湧,寧靜時涓涓細流。大自然韻律更替、釋放能量時,人類會覺得那是災難,對於死亡更加的畏懼,但是人類只不過是回到了自然的循環。
直至現代,隨著治水工程的不同,也改變了現代人與水的互動。如果沒有堤防的岸邊,要怎麼與自然抗衡?在雜草蔓延的產業道路上,是人類鮮少碰觸的地方,卻是最多生物參與意見的環境。而對於現代的我們,溪流或是海岸線是否只能用環保議題去認識她?
這一代的我們,擁有更多駕馭的能力來保護自己的生命,雖然不再擁有傳承多年的水災祭儀,但是也慢慢出現復興文化的活動。我們已經開始重新傾聽自然的聲音。我們這一代,會有屬於我們自己與水的關係。
如何拍攝一張成立的照片?劉子正老師告訴我們,機率是要自己營造的,一張好的照片,背後都是精密的計算和耐心的等待。參加了攝影工作坊,我才意識到「光線」這回事,對於時間的感覺也就變得不太一樣。在走溪流的時候,盡量記住哪些人、在哪個時間點可能會出現在哪裡。而對於一天的晨起到日落的時間更加敏感,原本在忙碌的營生裡所忘記對於時間的流逝,和光線的溫度,在執行這個攝影專題時,一一地找尋回來。
在製作攝影專題時,剛開始以文字型的思考去勘景卻無法聚焦方向,後來志偉跟我說:「當一種漫遊,故事就會出現。」這半年在工作坊裡,我開始學習如何當一個觀者,慢慢練習去看懂,如何從一系列的照片去瞭解一個故事、議題亦或是產業。 攝影是一件孤獨的事情,我享受這種孤獨,而能夠和一群優秀的攝影前輩一起分享這些孤獨,這真的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了。三泰老師告訴我不要想太多,只要出去拍就對了,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們談論著海天一線的地平線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景如是這樣大,我們就是這樣渺小。
參與工作坊這半年,讓我瞭解了攝影是一個不斷自我提問的過程。我想要拍攝的東西,希望是能夠在天地之間,找到自然和人一種微妙的關係,而這些東西,會反映我對於社會的理解,會是一個趨近於我覺得這個世界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那種模樣。能與這些攝影前輩們討論、學習,是很愉快又充實的學習旅程!繼續保持正向的心情觀看台灣這片土地,是這幾個月以來最大的收穫。謝謝《報導者》!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