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鏡像:娃的陪伴與凝視
(本篇亦收錄於《報導者事件簿 003:無體溫關係》)
2021年2月,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之際,數百名群眾戴著口罩和手套,魚貫走進高雄市橋頭區的一處舊糖廠裡。挑高的倉庫空間中,數十位「女性」夾道相迎,為台灣首屆「真人矽膠娃娃展」拉開序幕。
在伸展台上的「女性」,與真人同高,全是以矽膠覆蓋的矽膠娃娃。她們姿態各異,有的清新脫俗、有的嫵媚豔麗、有小家碧玉、也有的嬌小可愛。訂製的仿真舌頭、機械可調眼球、多段可調式下巴和各種髮色、服裝;甚至是乳暈大小、陰毛多寡和陰部顏色,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了不同的個體和個性。
展場裡每一尊娃娃前都擠滿了男男女女,戴著塑膠手套的手不時戳弄娃娃的胸部、臀部,嘗試拉扯娃娃的臉頰,想要感受它們的觸感,甚至比較與真人的差異。當擬真的肌膚紋理、眼睛血絲和血管紋路等細節都一一被呈現,幾位男子張著嘴巴,在原地盯著娃娃反覆測試。
顯然地,對病毒的恐懼並沒有澆熄參與者的熱情。主辦單位「76dollshop」統計,開放展覽的6小時就有超過200人次入場,其中多數是對娃娃感到好奇的新面孔,另一部分則是「娃友」:已有購買使用經驗、成功打入娃娃交流圈的同好。
對於展覽能在疫情中綻放,76dollshop創辦人Bennett認為,其背後反映的是台灣市場不斷增加的龐大需求;過去,一個月能銷出20至30隻娃娃,疫情開始後,最好的銷售狀況是一個月賣出80至100隻。主張以更開放視角看待矽膠娃娃的「台灣人型藝術推廣協會」也是該產業的推手之一,創辦人郭育達推估,疫情之後台灣一年大約可賣出一千隻娃娃,若以7、8年來娃娃的發展歷史來看,目前「娃友」的族群約在萬人上下。
持續擴張的市場不只壯大了娃娃產業本身,更催生出周邊的相關工作,「娃娃修復師」、「娃娃醫生」因此應運而生。
在探照燈集中的光束下,鋒利的手術刀輕鬆將腋下至腰部的皮膚劃開,躺在手術台上的患者是一隻骨架受損的矽膠娃娃,這台手術,是它的修復過程:劃開矽膠皮膚、觸診確定斷裂部位、順著模具接合線深入動刀、取出金屬骨架、視狀況焊接、調整角度、放回骨架、調和矽膠原料、縫合整平、最後拋光。
負責動刀的小勳是台灣少有的娃娃修復師,30歲的他也是資深「娃友」之一。為了讓自己6歲的娃娃盡量接近原樣,他自學所有修復技術,從2017年就開始承接大大小小的娃娃修復案件。他說一隻要價5、6萬元到12萬元的娃娃,最容易損壞的部位是皮膚、鼠蹊部、腋下、和下體處的撕裂,其實和人一樣,碰撞就會產生傷痕,而娃娃的修復並非易事。他舉例,光是手肘破損,一台手術的時間就要6小時左右。
在正職之餘從事修復,這項工作幾乎占了小勳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他曾估算一週工時約莫50小時,這幾乎等同於正職的工作量。如此熱衷於修復,小勳直言,是興趣也是責任。「我覺得娃娃是委託者心靈上的依歸,相處是有回憶的,才會想花高額費用維修,」他說。
作為一位「醫生」,看著無數送來修復的娃娃,小勳有時會期待有它們能真的動起來。因為娃娃可以是夥伴、也可以是情人,它們是每晚陪伴入眠的對象,也是每個「娃友」的寄託:
「每一隻娃娃對主人來說,都不只是單純的物,更像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看著能賦予娃娃新生命的一雙手,這位「醫生」認為,人們的靈魂或許在陪伴的同時,早就注入矽膠組成的無機體內,共榮共存。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