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搬到花蓮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算是落地生根的後山一分子了。由於前幾年較深入的接觸攝影,於是動起念頭開始用鏡頭去記錄許多在地事物。本文主要呈現近幾年斷斷續續拍攝、以花蓮為場域的街頭攝影,以及人在山巔水湄的活動樣貌。這些照片並非圍繞在特定的紀實議題上,而比較算是漫遊在花蓮市區及周邊的隨機影像,時間上則橫跨了疫情發生前與發生後。
由於台灣東部的開發比西部來得晚,花蓮沒有太多的工業汙染,空氣乾淨許多,生活步調也比西部來得慢,這是這座城市的特性之一。除此之外,這裡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會之處,兩大板塊的衝撞,也擠碰出壯麗開闊的高山、峽谷與海岸線。然而福禍相倚的,後山住民也必須面對比較多的颱風與地震。
從地理環境來說,由於崇山峻嶺的阻隔,花蓮自古就是一座典型的邊陲城市,而在地住民的生計很多也倚靠大地所賜予的天然資源。雖然過去也曾仿效西部城市,開發了一些工業區,但近年來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實現環境永續的產業營運狀況,也證實了另類發展的可能性。無毒農業在這塊土地的逐漸成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再例如,花蓮溪畔種植出來的大西瓜,現在也成為一個新興的品牌了。
比起西部的大城市,花蓮的市區規模並不大,設施與活動的頻率與多樣性也相對有限,但並不是沒有特色。花蓮市區活躍度的日常變化就像是心電圖的跳動波形,而且大致是以7天為週期上下振盪著。作為一個旅遊城市,花蓮只要一到星期五的晚上,走在街上很容易感受到空氣中的擾動氣息,如同海灣的定置漁場又迎來了一波隨著洋流而來的洄游魚群。
街頭攝影很難像紀實攝影一樣深入探討一個社會議題,但其元素仍是植基於紀實的。雖有主觀的視角框取與快門選擇,甚至有時營造出夢境般的畫面,但影像並沒有完全脫離我們所生活的真實世界。對我而言,街頭攝影比較像是記錄一座城市零散且隨機的生活切片,但是當這些碎片積併夠多時,這座城市的紋理與脈動也就隱然浮現,而且是含有創作者主觀視角的城市身影。
雖然住在遠離市區的鄉下地方,並無法經常上街頭走走逛逛,但只要有機會進城,時間又允許,我常會拎著相機走上一、兩個小時。對我而言,上街頭拍照就好像是踏上一段小小的旅程──而且是帶著探險心情的旅程。經常一趟走下來,很可能記憶卡裡一無所獲,但在巷弄穿梭的過程中,仍會有一種城市細節觀察的體驗。更何況,經常走上個幾千步,對身體健康也有所助益。
走在花蓮的街頭漫遊拍照,有時會覺得台式街頭美學實在很沒邏輯,常常不按牌理出牌;相比之下,歐美國家的街頭就有序得多。不過後來拍多了也慢慢體會到,原來台式街頭美學所走的,從來就不是應然而然的邏輯路線,而是順應現實的實用哲學路線。對於台灣街頭的混亂,我以前也覺得不好看、不好拍,尤其在看過國外的環境後,這種感受更明顯。不過年紀漸長,很多看法也在改變,現在更能用理解,甚至覺得有趣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事物。
有人說,台灣街頭視覺上的亂是一種難民風格──這種帶有貶意的說法我並不贊同。在我看來,台灣街頭混搭與混亂的背後,經常是出於一種因時因地的生活實用考量,而這往往是源於資源不足所造成的。
下面這張在重慶市場附近路口拍攝的旗桿掛著假人頭的照片,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賣洋蔥與二手雜物的這個小攤一天所賺有限,他如何能裝一個美觀且有設計感的招牌來吸引顧客?於是掛個本來就在賣的假人頭,就成了不花錢又有效果的即興設計了。而且,舉根竿子掛個容易讓人注意且停下來的物事,不是跟紅綠燈很搭、很有連結嗎?
近年在交通的改善與科技的發展下,花蓮已逐漸脫離邊陲的屬性。尤其是物流的進步與網路的普及更徹底改變了偏遠地區的生活型態,讓人不覺得這裡離台灣的政經中心或大城市有多遙遠。不過如今花蓮許多仰賴旅遊景氣的產業,卻也在疫情肆虐下受到重創,並且波及了百工百業,這從市區店面經常在招租或更換就看得出來。等疫情過後,花蓮應該可以恢復過去的城市風貌吧。
或許街頭攝影不是現代攝影藝術的主流,這樣的照片能否算是創作,我也無意細究。不過我想,能將自己生活其中的這座山海之城,在時間的長河裡留下些切片,至少對我而言不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