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
2021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以「好野人」作為策展命題,乍看之下,像是在歌頌原住民自然的「野性」美,但若只是如此可能就輕易地落入化約文化複雜性或單純將「野」作為觀光符號操演的問題。
仔細去想,這個「好野人」的命題與其說在字面上意義的美化原住民文化,不如說這命題又更進一步引導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是現代社會中的「好野」?換言之,對我們來說,富足到底代表了什麼?
與其說「好野」是在單方面肯定傳統文化;不如說更多是在批判與反思現代社會的「好野」,也就是以急功近利、開發生產、經濟掛帥與人類自我中心的好野。我們可以從否定與質疑的角度來看此命題,而不是直接滑入對自然的嚮往與單方面肯定。用策展人蘇素敏的話來說:「不必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我們早已經是『好野人』。」
換言之,現代意義下的好野人早已被成功學的模組給同質化(如《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等書),要求我們成為怎樣的有錢人,或學習怎樣過有品味的文青生活風格,這種便是以貨幣交換、資本累積、進步論與單一價值觀為前提的「現代好野」。
「現代好野」已經難以回應這日趨複雜的世界,在疫情、風災、水災、地震與大火作為背景的條件下,我們擁有的「現代好野」與資產累積可能隨時遇到各種天災的威脅而付之一炬,例如我們可以從疫情對各產業的衝擊就可窺知一二。所以,我們得去思考什麼是「真正好野」?好野不是以征服自然而累積資本的價值觀,因為這隨時可能被自然無情反撲;好野更多是指向與多物種共生纏繞的生活態度,以及原住民式的宇宙觀。
在我參與體驗導覽的過程中,並非是策展人高高在上的輸出知識,而是藉由在地原住民,跟我介紹藝術裝置與自己文化。在體驗過程中,我體會到有別於「現代好野」的另一種「原始好野」世界觀。舉凡不強調視覺中心為主的知識理論分析;更加以身體、觸覺與其他感知建立跟自然的關係,或是跟自然共存、尊重自然不過度開採自然的態度等。這都在在脫離「現代好野」將自然客體化,交給人類主體不斷開發利用的框架,而更強調「主客交織」的肉身實踐。
關於肉身實踐,不能不提瑪籟.瑪卡卡如萬的〈移動中的部落〉,她極為巧妙地探討著文化遷移與藤編技術的關係。她仿效背包客,背著鍋牛殼形般的大型藤簍(自己手做的)到各部落壯遊。此外,她還做了一個〈部落圖騰住〉的裝置,相較於一般形式化的「觀光圖騰柱」,〈部落圖騰住〉更多雜合許多現成物(長草的雨鞋、跟斧頭綁一起的手套、套在塑膠椅上的花布等),她將各部落會用到的生活物件跟傳統故事搓揉成混雜的「圖騰住」,不停於傳統原真性的讚頌,而是以幽默方式將原住民常民的生活轉化到神聖的圖騰柱上。要言之,這作品挑戰一般人對原住民保有原真性迷思(往往奇觀式地觀光化),讓我們看到日常中往往被忽略的塑膠雜物如何成為紀念碑的一部分。
但我們只能以反奇觀的形式批判奇觀嗎?蔡佳吟與黃啟軒的〈海景第一排〉可堪稱本藝術季最奇觀的作品。因為藝術家直接把乾淨的白床放置在田中央,這種私人的床與公共空間的田也充滿了衝突與矛盾,這種「錯置」也讓許多觀者不解。然而,他們其實是用床的形式批判土地的私有化,原本大家共享的土地與風景,往往被資本家買下並開發成濱海的飯店或民宿,而大家離原有的土地也愈來愈遠,看海景也變成特殊人士的權利。藝術家則透過白床來重新公共地佔有土地,讓大家都可以在床上看到海景第一排的風景。
然而,這白床乍看仍是有奇觀化的問題。不過藝術家事實上還透過新社部落的民眾參與,邀請大家在純白的棉被上編織自己的故事,觀眾假如細看棉被上的圖,更會有聽人訴說故事的感覺(許多跟親密愛人的故事)。這讓作品變得更連結在地社群,而不只是淪為床的拍照打卡,觀者也得花更多時間近距離閱讀圖,而不只是遠遠拍張照。在我看來,這更多是運用奇觀來反奇觀,以及透過細節來讓人意識到消費局限的問題。
上述3組作品都充滿了批判性與內在張力,同時對大地藝術季的同質化提出反省,讓我們以更複雜的角度對待作品。其他7組作品當然也連結在地社群、回返勞動的身體過程、復甦傳統技藝等。但關於傳統技藝,我更有印象的是旅行中最後那頓令人難忘的中餐,在港口部落的杰敏船長,重新帶領我們以不同方式感知環境,他訴說著乘載著集體歷史的大樹、年齡與階級的關係、傳統儀式與禁忌等,而他也跟族人們一起到海裡游泳抓魚,現抓現煮地跟我們分享。
食用時,鮮抓的魚跟米飯被平鋪在野外的地上,而我們也得用雙手(媽媽給的「筷子」)直接抓起魚肉來吃。由於很親近野地,所以這些鋪在地上的食物馬上就招惹螞蟻與蒼蠅,螞蟻穿梭在飯當中,大家自然地抓起來食用,我發現在這場合,他們並不排斥這些往往被文明視為不衛生的「雜物」,而我也意識到心中文明禁忌的局限。
這種肉身跟自然共融的身體實踐,也解構了一直以來我們深信不疑的文明理性、主客分離的疏離狀態以及現代好野的價值觀。他們以肉身實踐讓我們反思貨幣交換系統的限制,提供另一種跟自然共生共存的富足可能,這套方法也喚回被資本異化的身體,挑戰這單一價值取向且隨時可能被自然反撲的世界,進而提供另一種跟眾生交織共振的宇宙觀。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