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震盪──斷層下的台灣啟示錄

以震殤寫就家史──古墓尋根、論文祭祖的傳家故事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地震,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數百年來,地震摧毀島嶼上一個又一個家園,讓世代台灣人「尋家」之路,既破碎又強韌。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因地震串起的私屬家族故事。

59歲的知名餅店老闆張桂碧、73歲的退休媒體人曾應鐘,家族與家鄉分別於87年前「421大地震」和23年前「921大地震」中頹圮。卻也因地震,讓他們凝視家族過往風華與傷痕,離鄉遊子重新找到「家」的意義,迸發傳承責任與想望。張桂碧和曾應鐘的故事,便是台灣這個「地震之島」的庶民家庭寫照。

Ⅰ.22位家人罹難:后里賢坂張家祖墓的故事
張桂碧,59歲,台中聯翔餅店老闆,台灣百大家族之一的后里張圻招家族後代。張家於1935年4月21日的新竹台中大地震
又名后里大地震、清水大地震、屯子腳大地震、墩仔腳大地震或421大地震。
,失去22名親人。
Fill 1
地震、家族、台中、后里、張桂碧
張桂碧拿著家族四合院於1935年421大地震後夷為平地的照片,站在阿公重建後的古厝留影。(攝影/林彥廷)
祖先捐地蓋公墓,讓421大地震千名罹難者安眠

跟張桂碧碰面的那天,天色向晚。我們搭上他的車,駛進蜿蜒小路,來到台中后里區第一公墓(見首圖)。

台中后里區第一公墓,是張家先輩捐贈給日治政府、面積有十多甲的一塊地。「后里震災死了一千多人,要葬哪裡?(祖先)就捐這整片山,成了公墓。」夕陽餘暉灑落張家族人墓碑上,張桂碧一邊除去清明後長出的雜草,一邊告訴我們這塊公墓地的歷史。

1935年4月21日,當時的「新竹州」和「台中州」(今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一帶,發生芮氏規模7.1的新竹台中大地震(後稱421大地震)。當時人民大多居住傳統的「土角厝」,耐震能力不佳;加上地震發生時間在清晨,許多人仍在睡夢中,因此造成3千多人死亡,1萬多人輕重傷。而張桂碧家族,包括他曾伯祖父在內共有22名家人遇難,他的祖父張喬蔭、當年3歲的父親張漢鄒則幸運生還。

Fill 1
徐宗懋圖文館製作的《彩色台灣歷史大觀》書中有提及張家歷史。此頁的收錄照片為張桂碧父親張漢鄒(左,當年3歲)於震後倒塌的四合院(右)中倖存。(攝影/林彥廷)
徐宗懋圖文館製作的《彩色台灣歷史大觀》書中有提及張家歷史。此頁的收錄照片為張桂碧父親張漢鄒(左,當年3歲)於震後倒塌的四合院(右)中倖存。(攝影/林彥廷)

公墓中,張家祖墳共分成三區,兩處為張桂碧高祖輩之墓,一處為其曾伯祖父等6名地震罹難族人的合葬墓。張桂碧表示,墓區中的雕刻、裝飾品,許多都被「盜」走了,但在他心中最有價值的,是一塊刻著震災哀悼文的石碑。石碑上題字的人,是和祖父張喬蔭同樣在日治時期詩社的成員傅錫祺

從未與早逝祖父接觸過的張桂碧,原先也不了解這塊石碑代表的意義。直到2000年,他協助父親張漢鄒提出「內埔庄役場」的古蹟保存計畫,才驚覺家族在地方的重要性,且與后里有著深厚連結。為了保護祖墳區及具有文化意義的碑文不被破壞,張桂碧繼而推動古墓群的文資認定;2007年,「后里賢坂張家祖墓」被台中市政府認列為市定古蹟。

Fill 1
張家於台中后里區第一公墓的祖墳區,421大地震罹難者集中葬於正中間。(攝影/林彥廷)
張家於台中后里區第一公墓的祖墳區,421大地震罹難者集中葬於正中間。(攝影/林彥廷)
祖父家訓:後世人永遠不要忘記天災的可怕

除了跟父親奔走保存歷史建物時的感觸,祖父留下的祖厝及相冊,也是張桂碧踏上尋根之路的重要推力。

離開公墓區,我們走進張家四合院。四合院原先佔地2,500坪,卻遭421大地震一夕摧毀。張喬蔭為倖存同輩中的「大房」,號召族人一同重建,最後卻只有他所屬的「東廂房」重建成功。歷經因地震失去親人的痛,張喬蔭在建築結構、建材規劃上格外用心;「我阿公重建跟原本風格不太一樣的洋房,以檜木為原料,花了10甲農地才蓋成。他改變過去的土角厝結構,改用中空結構的木條,再塗上珪藻土,非常安全,是阿公以極大愛心的出發點蓋起的。」張喬蔭這份對家人的愛,橫跨了87年,依然守護著孫輩。

受訪時,張桂碧帶我們走了古宅一圈。木製家具受悉心維護而散發光澤,牆面鑲嵌現代少見的鐵製花紋窗框,而後院,則有一塊高約1公尺的「地震紀念碑」,上頭刻字字跡與張桂碧桌上老照片的鉛筆字跡一樣。「這是阿公1935年地震後,很痛心而留下的紀念碑,希望後世永遠不要忘記天災可怕,要做好防災工作,」張桂碧說。

祖父張喬蔭過世時,父親張漢鄒只有10歲,張桂碧根本從未見過祖父,張家的風華與先輩的風範和教訓,在張桂碧成長過程中早已斷裂,一度也可能就此消失於張家後代記憶裡。

張桂碧大學就讀理工領域,進入職場後忙於創業、經商,雖然父親長年擔任地方首長,但作為離鄉遊子及所學使然,他對家鄉及家族歷史並沒有太多興趣及認識。直到中年,事業稍有成就,生活較能放慢腳步,一次陪同父親參與地方事務時,他才重新回望自己與家族的連結。張桂碧有些遺憾地說,一直知道祖父留下許多老相冊,但親友往來借閱之下,最後只剩下3本。「照片會說話,」張桂碧透過翻閱老照片、照片旁祖父的註記,同時查資料、詢問地方友人、專家學者,慢慢將家族經歷的過往拼湊起來。

「我有責任把被遺忘的,保留下來」

421大地震至今屆滿87週年,每年后里區都會在「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前舉辦震災法會。張家是地方大家族,又失去多位親人,因此長年擔任法會中的遺族代表。張桂碧告訴我們,今年是他接棒父親、大哥之後,參與的第5年;而除了祭祀儀式,鄰里間在421大地震後,每年也固定在元宵節前後聚餐,「可能地震那時候大家互助,也覺得說人事無常,鄰里要加強聯繫,遠親不如近鄰啦!」

一本舊相冊開啟了他凝望先祖的情懷,張桂碧由記錄自己家族、進而為時代留存印象。他翻攝家中的老照片,在超過8萬名成員的「老照片俱樂部」Facebook社團與網友分享,勾喚懷舊共鳴,甚至還有遠方親戚跨海留言相認。

離開張家祖厝前,我們把3本相冊逐一翻閱,有張照片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一個小孩子帶著迷惘的眼神,坐在瓦礫堆的小板凳上,這個孩子就是張桂碧的父親。張桂碧說,他正在學習修復、數位化老照片,希望將家族故事更完整地保存下來。

我們問張桂碧,現在會跟自己的子女說家鄉或家族的故事嗎?他笑回,自己也年輕過,知道年少時總是沒興趣,但他會持續整理資料、照片、保留祖厝,希望孩子或孫子未來想了解自己家族經歷時,不會像他和祖父一樣有斷層。

「其實我生活重心也已經不在后里,但陪著爸爸奔走保留庄役場的過程,才發現家族和后里的淵源那麼深,參與公共建設啦、開鑿水圳啦,都是我不知道的事情。我覺得我有責任把大家不知道的、被遺忘的,保留下來。」

「例如這棟房子若沒保留,誰也不知道這裡曾有房子。雖然不是富麗堂皇,但也滿漂亮、舒服的,而且是阿公給我們的愛。」

Ⅱ.〈震後餘生記〉:一位媒體老兵的故事

曾應鐘,73歲,《中央日報》退休記者,從事新聞業30多年。1999年9月21日大地震時,正好夜宿南投國姓老家,在震落的梁柱下逃過一劫。

Fill 1
地震、南投、國姓、曾應鐘、曾思庭
曾應鐘(左)與孫女庭庭(右)於南投縣國姓鄉出生地合影。(攝影/林彥廷)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老師曾表示,「台灣大約30年就可能出現一次大規模災害,也就是,一個台灣人一生至少會經歷2次大地震。」相信許多人記憶中最深刻的地震經驗,就是1999年的921大地震。

今年23歲,剛大學畢業的庭庭,921地震時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從小聽長輩回憶地震帶來的驚恐與害怕;終於在成年之後,透過阿公修復的老照片,重新認識這場天搖地動。她以阿公的老照片發表在網路論壇上,引起討論。

「去年921的時候,他(阿公)就發了一些照片到他的Facebook。我就跟他說,那你電腦裡面有其他的照片嗎?他就說有啊,然後就開資料夾給我看。我選了幾張後,就問他這是什麼呀,然後才發那篇文。」我們在網路論壇上看見庭庭的文章,20幾張照片中,有因地震擠壓隆起的柏油路、位移而變得光禿禿的山峰、斷裂的橋梁,以及牆壁被震裂的、他們位於南投國姓的老家。

曾應鐘的國姓老家牆壁,在921大地震裡震裂(左圖);與修復後的現況對比(右圖)。(攝影/林彥廷)

我們透過庭庭,聯繫上拍攝這些照片的人,庭庭的阿公曾應鐘。

曾應鐘22歲投入新聞工作,在家鄉擔任《中央日報》報社的營業處主任。當年他既要送報,又要採訪、拍照、寫稿、沖洗照片,全都完成後,再將新聞稿傳真回公司。他說,當時一張照片就要傳10幾分鐘。37歲時,他被報社調派到台南當特派員,也因此將南投國姓的房子借給叔叔一家居住,自己和妻子在台南新營定居。

921大地震那天,50歲的曾應鐘剛退休不久,趁空回南投探望父親,也約幾個朋友到家裡聊天直到深夜,「我洗過澡就躺在床上,就聽到『橫』的聲音,突然間土地撕裂的那種聲音。我弟弟他們睡在2樓,那時候好像是楞住了,我說快點,快點,快點跑到外面去。」曾應鐘回憶那晚,逃生之餘,因為無法得知震央及災況,手機也打不通,他十分憂心台南家人的安危,「報紙上常常說白河大地震已經超過30年,應該又是地震的時候了,所以第一個想法是,會不會是台南發生大地震?」

天一亮,曾應鐘便踏上回家的路。只是伴隨顛簸路況及碎裂的大地映入眼簾,他心中想著的,除了心愛的家人,還有一生的志業。

用報導撫慰故鄉傷痕,雖然退休還是搶著發稿

「那時候我一方面想著,要不要幫報社寫稿子?因為我退休了。但看到那種畫面,我想說報社當下也沒有記者在這裡啊!就算有記者,要怎麼去發稿子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想,應該幫報社再發發稿子。我一邊看著比較嚴重(的災況),就快點拍照片,一邊開車,一邊拍照。」曾應鐘談起一念之間的決定。他也將這篇〈現場目擊者 震後餘生記〉報導從報紙上剪下,留存至今。

地震後的修復相當漫長,除了重建建築,更艱難的是修復人心。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補助中部災區做地方報導,希望透過在地故事重振、凝聚民眾士氣。才由記者崗位退下的曾應鐘,又加入《國姓報導》團隊,長達一年時間,他開車數小時往返台南和南投,背著好幾公斤的攝影器材,走訪國姓當地耆老,用文字和影像,撫慰故鄉南投震災後的傷痕。

Fill 1
地震、南投、國姓、曾應鐘
南港溪及北港溪支流在南投國姓鄉柑子林橋附近匯集,即稱烏溪(俗稱大肚溪)。這裡是曾應鐘出生、度過童年之地。(攝影/林彥廷)
也是那段時間,他時常在午夜夢迴回到在山間、溪邊玩耍的童年,清晨醒來後,就寫下兒時記憶與爬梳家族在地方開拓的歷史。「晚上做夢的時候,夢到那邊有桂竹,前面有溪流可以釣魚。那時候釣魚很好玩,根本沒有魚鉤,用大頭針和水泥包裝紙上面的棉線,就把桂竹砍下來去釣魚,就想到那些往事,」曾應鐘邊回憶,孫女庭庭邊點頭附和,「我們比較沒辦法體驗到真的很大自然的感覺,小時候的娛樂就玩電腦,摩爾莊園
一款虛擬互動社區遊戲。
之類的。」

歷經大震,曾應鐘對人生有新的領悟,58歲那年重新拾起書本,考上嘉義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鑽研生死學。國姓居民們及曾家的家族史,就是他的碩士論文研究資料。曾應鐘說,自己也是在書寫論文時,才理解國姓客家人的遷徙史,以及家族的根源,這也才知道家族先輩當年從廣東大埔縣銀灘村,來到台灣台中石岡拓墾,再從石岡搬到國姓租賃土地、耕作的歷程。

「希望她(庭庭)能夠對這些我們經歷過的生活,多一點了解。所以我鼓勵妳看看阿公寫的那些東西,我還在的時候,妳可以問問我們,等到我們走了,就像現在很多東西我們問不到了。」

拿著生死學論文祭祖:「你們的辛苦,我都寫下了」

曾應鐘提到,當年退休後本想偶爾回來住國姓老家,卻因為叔叔和堂弟一家還借住著,空間不夠而作罷。沒想到,921地震後堂弟決定搬走,雖然透天厝的三樓牆壁和天花板被震垮,要花不少錢修繕,但他卻終於能「回家」了。

採訪那天,我們約在曾應鐘老家。他熱心又驕傲地向我們介紹國姓出產的咖啡、鄰居栽種的水蜜桃、埔里特有的刺蔥料理,充分表達出對故鄉的濃濃情感。我們除了跟著他的記憶,回到23年前劇烈斷層活動重創台灣的那晚,也忍不住好奇,37歲離開故鄉,至今在台南生活的歲月,已經比在南投時間還長,他為何還對國姓如此有感情?願意為國姓投注這麼多的心力和時間?

「因為有這一塊土地孕育我成長,讓我經歷了很多苦難來磨練我自己。我今天能夠站起來,是因為這塊土地、這些經歷,所以我沒有辦法忘懷這個地方。」

「當時我完成論文的那天,我就直接把那本論文,從嘉義帶回到我祖父的墳墓。我跟我祖父說,你們辛苦的歷程,我都幫他寫在裡面。所以,這個故鄉的情懷是一種無法忘懷的東西。」

(您也可以收聽Podcast版專訪:老照片、記者魂與記憶之屋:因為地震,他們重新找到了家的意義
索引
Ⅰ.22位家人罹難:后里賢坂張家祖墓的故事
Ⅱ.〈震後餘生記〉:一位媒體老兵的故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