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

余志偉/晃忽擺盪30年,林聰勝的《旗津記憶》
1993,渡輪航線。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人生無太多三十年,老來徒呼負負,荒蕪年歲一直一直來⋯⋯」
林聰勝,《旗津記憶》作者序
Fill 1
旗津記憶
2004,旗後砲台。
Fill 1
旗津記憶
1997,旗後。
Fill 1
旗津記憶
2020,海水浴場。
Fill 1
旗津記憶
2019,海水浴場。
Fill 1
旗津記憶
2021,海水浴場。
Fill 1
旗津記憶
2021,海岸線。

一位背對海洋的點菸少年,半身坐於渡船頭,遠方是旗津,亦是記憶的起點初心。

一張黑白靜照定住了洋流、鹹濕和鹽味,置放在黑底布感的精裝封面,英文一句「memory of cijin」在右下方,銀色。書背則填上中文書名《旗津記憶》和作者「林聰勝」,封底全黑無字,簡要低調,捧在手裡深感份量。翻開藍色扉頁是向海的預告,再翻是白、灰,墨色漸濃的黑,以白色細線勾勒出旗津輪廓,和晃忽擺盪的記憶;右邊兩個白色大字,請觀者「登島」。翻頁,「一九九三.渡輪航線」,點菸少年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林聰勝曾經是攝影記者,1993年還在台北報社服務之際,只要返回高雄老家便會到旗津拍照,農曆過年期間更是天天報到。2003年後他到高雄任職,跑得更勤,這一跑就是30年。旗津開發的早,古時分區「旗後」和 「中州」兩大聚落,漁獲航運、通商繁華,南端與大林蒲、紅毛港相連。1967年闢建第二港口,切斷連結,紅毛港遷村,孤懸於高雄港外,風光褪去,成為歷史的蜃樓,在地人的喘息之所,觀光客的逐樂之地。

海洋、渡船與島中之島,有1871年英人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鏡頭下的秀麗風光,也有1983年侯孝賢電影中的抑鬱黏膩,1993年開始的《旗津記憶》則抓住了旗津翻新前的末代身影—— 一種苦中作樂和不知未來何方的無奈、游離,窒息未必,生命仍展現了韌性,有時還有生猛的草根野性和自在。

不論哪一種,林聰勝都投以注目的眼光,專心得看著,靜靜得拍著。我們已沒有心性,用30年來好好端看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謝謝這些影像,給一個遺失記憶的人們,看見回不去的時光。

Fill 1
旗津記憶
2013,烏松。
Fill 1
旗津記憶
1995,烏松。
Fill 1
旗津記憶
2006,貝殼館。
Fill 1
旗津記憶
2003,中洲。
Fill 1
旗津記憶
2002,海岸線。
Fill 1
旗津記憶
1993,大汕頭。
Fill 1
旗津記憶
2003,渡船頭。
Fill 1
旗津記憶
2019,中州福興宮。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