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林珮甄/守護一塊泡水的田庄──記錄成龍濕地居民與水共生的日子
(攝影/林珮甄)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位在台灣西南沿海的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自古以來脫離不了淹水的命運,先天地理上本為潟湖陸化,加上後天環境上發生地層下陷,當颱風來襲,引發海水倒灌,成龍村產生了哪些變化?如今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成龍村首當其衝,海平面以下140公分的生活是什麼模樣?同時,台灣鄉村人口外流嚴重,農漁村趨於超高齡化,仍然居住於成龍村的村民,和家鄉的關係又是如何?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在成龍村老屋裡展示的歷史照片,下方呈現1986年韋恩颱風相關報導,其路徑詭譎,三進三出台灣的怪颱,也是少數從中部登陸的颱風,導致慘重災情;上方則為成龍村在韋恩颱風前後的航照圖,左圖為1976年時大部分土地都是農田,右圖為2008年時整片土地都成了一塊塊的魚塭。(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村和牛挑灣溪在地理和歷史上有著緊密的關係。成龍舊稱為「牛尿港」,意指牛挑灣溪具有航運功能,作為牛車停留、轉運處,而牛過溪時在此會撒尿而得名。國民政府遷台後因認為「牛尿港」不雅,且村內有如龍形的「七星崙」(具風水地理的7座砂丘),加上望子成龍之期盼,改稱「成龍」。(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位於牛挑灣溪河道裡的廢棄建築,滄海桑田。(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泡水的墳墓,新生的草澤。(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遺留在成龍濕地裡的路燈,成了鳥兒的巢。(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經過30幾年,過去因泡水而所謂沒有用的土地,如今成為水鳥的天堂及環境藝術的創作謬思,被賦予新生後的成龍濕地,也在社區居民、觀樹教育基金會和政府單位的努力之下,於2019年劃定為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濕地生態豐富,觀測累計多達120種鳥類,也是保育類黑面琵鷺的度冬棲息地,且近年數量逐年增加。(攝影/林珮甄)

緊鄰成龍村的成龍濕地,是一個非典型濕地,並非一般想像位於海邊天然的潮間帶,而是後天因災害所形成的內陸濕地。

時光倒流30多年前,成龍濕地原為一片田園,村民賴以為生種植稻米、甘蔗、地瓜、花生等作物,然而1986年的韋恩颱風引發海水倒灌,成龍村旁的牛挑灣溪潰堤,海水淹沒了農田,成龍村的環境連同命運驟然改變。因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成龍村低於平均高潮位約140公分,距離最高潮位甚至多達200公分,然而地下水不僅用於養殖業,更廣泛供應農業、工業以及民生用水。

泡水或鹽化的土地無法耕種,只能開挖成魚塭改以養殖。透過潮汐漲退,海水混合牛挑灣溪的淡水,順著排水溝引入魚塭,半淡鹹水的鹹度合適養殖文蛤,並且混養白蝦和虱目魚,魚塭自然形成一生態圈。除了一級產業之外,隨著養殖業蓬勃發展,亦延伸出水產加工品,例如烏魚子。村民自此與水共生,鹽分存在於風裡、土裡和手裡。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冬季是烏魚成熟並洄游至台灣繁衍的時期,從彰化到高雄都有漁民捕撈或養殖烏魚,年節也是烏魚子需求量最高的時候,雲林口湖沿海村莊四處可見製作烏魚子的身影。圖為烏魚取卵的工作現場。(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處理烏魚的好手分工合作形成流暢的動線,剖腹、取卵、取肫(胃囊),動作迅速俐落。(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烏魚子作工繁複且專業,首先須用鹽醃漬,排列在木板上堆疊,透過重量將水分壓出並塑形,水洗後再日曬乾燥,須經常翻轉使日曬均勻,經過數天過後才能製成橘紅透亮的烏魚子。(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文蛤收成通常從凌晨3點開始,為了保持文蛤活體新鮮,一籃籃的文蛤從魚塭裡吊掛上岸邊,現場直接進行分級篩選後,直接交給盤商。文蛤收穫機的原理是運用強力水柱將文蛤從土裡沖起來至網袋收集,一人在前控制膠筏方位,另一人在後負責將網袋中的文蛤裝到塑膠籃中。(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文蛤篩選機,現代自動化的機械會上下震動,使文蛤滾動至不同大小的網格,直接過篩分級為各種規格,節省許多人工,也讓工作流程更加迅速便利。(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即使成龍村的魚塭普遍不大,大多在1甲以內,但還是需要出動許多人力各司其職。尤其是牽涉生產者一年的心血結晶,自己的家人也會來到現場幫忙或看顧。(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養殖魚塭的日常工作,其實就是居民的生活重心,每天早晚巡視魚塭,撒飼料,檢視池水和生物狀況,如有藻類須撈起,避免魚塭優養化,養護水質,文蛤魚蝦才能健康生長。(攝影/林珮甄)

每當老一輩村民談起過去的生活,無論是在田裡耕作,到外傘頂洲捕魚苗,還是淹水時魚塭的魚蝦付諸流水,不禁眉頭緊皺,但又以驕傲的語氣說,那個年代誰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都是埋頭苦做,為了養家活口。那份聽天由命卻充滿韌性的精神,深植於台灣這塊土地。面對環境變遷,怨天尤人無濟於事,成龍村民只能順應自然,不斷改變與學習,與泡水的土地共生。

外在的環境愈艱難,內在的信仰愈強大。台灣沿海地區普遍信奉王爺和媽祖,成龍村也不例外,大廟安龍宮主祀池府千歲、李府千歲和柴府元帥。唯獨柴府元帥是在地特有的神明,源於牛挑灣溪漂來的一塊大樟木,「村民發現皆處毫光燦爛,瑞彩奪目,疑為天神下降⋯⋯村民感此神靈,決定雕一神像奉祀⋯⋯保國祐民,神威顯赫,迄今受萬民膜拜,香火鼎盛不絕」。然而,隨著社會變遷,成龍村人口逐年減少,也面臨社區超高齡化的狀況,大部分的日子裡村莊安安靜靜,而最為熱鬧的時候就是廟會,村民不分年齡、性別、背景,聚集於廟埕祭祀,齊心祈求風調雨順,魚塭豐收賺大錢,家中大大小小健康平安。宗教信仰顯現台灣人民敬天畏地之道,也是成龍村民的心靈寄託。

有些居民可能早在數十年前台灣社會工商業化時期搬遷到都市求職,下一代子女對於父母或祖父母的故鄉和家族也許不甚了解或親近,逐漸演變為小家庭的結構型態,展開了全新的個人獨立生活;有些居民則是留在故鄉繼續依靠土地維生,或是開創新的事業,這裡是他們的根,而那份歸屬感和認同感並不會因外在的環境或社會變遷而抹滅。

成龍濕地,即使是一塊曾經受傷的土地,仍有一群居民默默耕耘與守護,如同前人也沒有放棄在這裡生活的希望。願成龍濕地,生生不息,願生活於此的人們,薪火相傳。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村的日常生活,下午長輩常在家門口聚集聊天,夏日乘涼,冬日曬太陽,或者代替子女照顧孫子或曾孫。(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村安龍宮池府王爺誕辰,廟方請布袋戲來酬謝神明的庇佑,戲台前聚集一群大小朋友,等待撿拾灑下的平安糖,沾福氣保平安。(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村安龍宮恭迎五年千歲,全村村民共襄盛舉,扛轎繞境,許多村民誠心趴跪成列,準備「鑽轎腳」,願消災解厄並帶來福氣。(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成龍村安龍宮池府王爺誕辰,乩童起乩後,以毛筆在金紙上寫下神明指示,由「桌頭」翻譯傳話,檀香繚繞,眾人聚精會神聆聽天語。(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口湖沿海地帶,水患並非一日之寒,早在100多年前曾發生嚴重水難,數千人因此罹難,為了祭祀拔度亡魂,衍生且傳承至今的傳統祭儀「牽水狀」,後來也被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至今村民仍重視此文化,即使移居外地,也會返鄉參與一年一度的盛會。(攝影/林珮甄)
Fill 1
林珮甄、成龍溼地、海平面
牽水狀儀式之一,於港口外海施放水燈,招引水中亡魂接受普渡超昇,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度脫輪迴苦海。水燈猶如泡水的房子,熊熊燃燒於大海之中,將悲愴化為灰燼,祈福求安。(攝影/林珮甄)
【攝影工作坊心得】透過攝影,穿梭在觀者與作者之間

長達半年的初階和進階課程,持續接收新知和交流討論,週末往返於彰化、雲林、台中、台北之間,在成龍村遊走、觀察、拍照以及與村民對話,整理照片和編輯作品,如此這般循環了十幾週,參雜無數個空白和徬徨的時刻,並再次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作品產生一步步的推進和突破。於是,我從一個相機新手慢慢走進紀實攝影的世界。

​要不是有同學的陪伴和老師的指導,可能難以完成這次的專題,尤其中間還經歷了生病的低潮,幾乎停下了腳步。無論是每次課程的對內發表或是最終的對外成果發表,能夠不斷看見同學精采的作品和進展,以及每個人深刻的心路歷程,那個雕琢故事的過程,讓人感動不已。特別感謝專案執行人志偉持續地「煽風點火」,讓這個工作坊能夠不斷凝聚許多對攝影有興趣的夥伴。我在學習紀實攝影的歷程中,逐漸釋懷了一直以來對於創作的疑惑,並得以追求對創作的渴望。

從8年前認識成龍村,直至今日我都還在探索和了解這塊土地的故事,而從一開始我就懷抱著為這個地方記錄以及述說故事的初衷。慶幸的是,經過多年的醞釀,終於產出了一個小小的成果,而這個果實苦澀中帶點甜美。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好像重新認識了成龍村,嘗試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許多習以為常的人事物,跳脫舊有慣性的思維,挖掘過去未曾想過的觀點,十分珍惜在人生的轉捩點中能夠轉化上一階段的經歷為跨出下一步的養分。

​因此,完成這次工作坊的作品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即使我仍在學習的路上。我期許自己,這個屬於成龍村的影像紀錄將持續進行下去。願我發現,一個專題在長期的經營下,會有什麼樣深刻的轉變和意義存在。透過攝影,不斷穿梭在客觀和主觀之間、出戲和入戲之間、觀者和作者之間,以及你和我之間,重新去看見許多原本看不見的。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