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大型攝影活動,例如攝影節、攝影博覽會,一年之間有2~3次之多。可惜的是,每次都是短暫的曇花一現。這些獲得政府補助的大型攝影活動,需要我們更縝密的省思:是否提供給觀眾不同的攝影視野?是否留下具有分量的文件將來成為台灣攝影史料?
相較於台灣其他大型攝影活動的強調個人攝影家的天縱英才,「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著重於基礎工作,例如:史料整理、人才培育、文化扎根。這些工作需要長期時間的實行,於是進行了台灣前所未有的「馬拉松式」攝影節,宛如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例如:工作坊、駐村、展覽、交流、座談等等,都是持續長期的活動。
換言之,與其把攝影節搞得很像人聲鼎沸的超級市場,或者推廣幾十年前的歐美霸權主流但目前仍被崇拜的攝影藝術型態,不如把這來自人民公帑的經費,細水長流,提供「在地培力」的機會。如此的深思熟慮,確定了「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的文化教育調性。例如:攝影藝術創作人才的培養與交流、台南歷史文化的田調與檔案的蒐集建立。
於是在展覽與各種活動的現場,觀眾可以看到,台南攝影前輩的歷史研究、民眾參與的攝影工作坊、攝影者的同儕交流與專家建議、攝影藝術家的駐村與作品發表、法國合作的策展與教學、攝影藝術的專題座談⋯⋯
「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幾乎囊括了一個攝影機構可能具有的所有功能,彷彿執行了台南市文化局一年期間的所有攝影活動。立基於攝影藝術教育的理念,重視攝影人才培育與交流的機會,整理詮釋台南攝影歷史文化,其主要生產的效益,不是「立竿見影」的政績歌頌,而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文化遠見。 從另一角度觀察,幾個知名的國際攝影節,例如:中國連州攝影節、新加坡攝影節,法國阿爾勒攝影節,都是定調於「當代性」的攝影藝術的展覽與交流,探討與推動的是「當今議題、國際前端」的攝影藝術創意。來自世界各國的多樣作品,展現了當今國際攝影藝術的發展現況。
然而,相較而言,強調人才培育、文化深耕的「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主要將攝影當作是「文化認同」的培土工具,並且受限於台南身分與題材、場地以及預算問題,因此難以優先「國際前端」的「當代性」,似乎「在地性」與「當代性」成為兩難。
難道台灣並沒有眾多的「當今議題、國際前端」的攝影藝術作品,可以撐起一個大型攝影活動?尤其是強調在地文化特色的當代攝影藝術?似乎這個思維潛藏於「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的策劃理念,反映了對於當前台灣攝影問題的看法。
類似這種思維,曾經小小的潛在於2010年「國立台灣美術館」的「遊走前衛──韓國當代攝影展」。據說,當初韓國策展人提出的是兩國的聯展計畫,但是,台灣方面的某位攝影前輩,卻表示台灣沒有相當同樣程度的作品,否絕了兩國聯展提案。 令人疑惑的是,這麼多年以來,難道我們仍然提不出「當今議題、國際前端」的攝影藝術作品可以參與大型國際展覽?或許這只是策展偏好的問題?
或許追根究柢而言,因為長年以來,台灣缺乏培養與啟發學生思考能力與創意的人文教育/攝影藝術教育、更缺乏可以維持攝影人才生計的攝影市場。因此,操作一個大型的台灣當代攝影節,尤其聚焦於台南府城的「在地性」,首先面臨的就是台灣攝影的人才匱乏、作品不足的問題,這是需要誠實面對才能正視的多年沉痾。
「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的主要策劃之一,例如田野調查的學生工作坊,很容易令人聯想起緬甸的「仰光攝影節Yangon Photo Festival」。雖然「仰光攝影節」得到法國人協助,但亞洲邊陲小國緬甸的建構「文化主體」的意圖,使得「國際前端」這件事,相較之下畢竟不是最急迫之事。因此「仰光攝影節」主要活動之一,就是培訓來自緬甸各個民族的800多名青年男女的攝影課程,培養新一代的報導紀錄攝影師和相關的藝術家,以影像敘事緬甸面臨的社會文化和環境問題。
「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進行的是雄心壯志的「不可能任務」,面對許多困難問題:
- 並不是拍攝「台南」就是「文化認同」的攝影創作,否則台灣許多膨風的「台灣之美」之類的攝影展覽,都是「文化認同」?而是需要思考歷史文化脈絡的「藝術創意」-藝術概念與操作方法如何探討「文化認同」?
- 台南經驗與台灣經驗,到底有什麼差異?什麼是台南的「文化認同」?台南在地的「文化認同」或「想像共同體」如何被建構?如何「問題化」台南的「文化認同」?
- 強調「文化認同」是否銘刻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文化不是封閉排外的單質語意體系與意識形態系統,而是不斷流變的過程。對於台灣歷史與文化構成,如何產生新的理解方法?
- 「台南」不只是一個地理位置,而是歷史空間。如何開啓對於台南歷史文化的想像?如何重新閱讀台南歷史經驗與文化現象?對於過去歷史的探討,同時也是對於過去的重新理解,目的在於邁向未來的時間與歷史。
- 文化是複雜的層疊,與「異文化」的不斷相遇融合、分隔又相聯。攝影如何敘事被忽略的、文化混雜與交錯的在地生活經驗?
郵差李松樺的「差差工作日誌」,郵差的機車成為觀察者,深入台南民間街頭巷尾,以新鮮眼光感受台南庶民的生活百態。雖然單張畫面沒有超強的視覺性,但是多張集體的方式,再現了台南鄉間日常美學,顯示了台南斯土斯民的純樸與熱情。
張景泓的「交陪境──千歲爺繞境出巡空間的再想像」,紀錄2018年西港戊戌香科千歲出巡遶境路線。不但有實境地圖,還有空拍記錄善男信女跟隨千歲出巡繞境的實況,白天與夜間。彷彿從宇宙看到地球地面的虔誠信眾,行走於田地與房舍道路之間,繞境細節宛如抽象圖案。再以大大小小的圓形整合空拍圖,將台南的自然景觀,轉化成為鄉土的人文空間,也是轉化成為視覺概念的抽象圖像。
尋找台南府城的「在地性」,「接地氣的創意」就是必然要件。「鯤鯓顯影──台南國際攝影節」開發了台南在地的許多攝影題材,或許攝影可以是穿透於過去與當下之間的時間通道。這是台灣第一個「在地培力」的、攝影藝術教育導向的攝影節,也是罕見的從攝影節深思「台灣攝影價值」的藝術實踐。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