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詐騙時代來襲
飆股時代:我們為何踏入那些無所不在的投資陷阱
通膨來襲萬物飆漲,各種投資標的風行,卻也替犯罪者創造了詐欺的空間。(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黃金策略」、「複利計畫」、「強勢飆股」、「虛擬貨幣」⋯⋯這些看起來誘人的投資宣傳方案,像從天而降的一紙古老藏寶圖,在疫情之下大量地透過社群平台、通訊軟體、傳統簡訊,發送到許多人的手機裡,暗示只要跟著指示就能獲得財富。

近兩年來,宣稱只要小額投資國內外股票、外匯期貨、黃金和虛擬貨幣就能賺到下一桶金;又或是聲稱突破博弈網站漏洞、實踐被動收入等話術,更是誘引無數人逐利。一旦你跟著前往圖紙上的洞穴,那裡往往沒有財富,而是賠上時間、金錢和感情。詐騙集團利用財富自由設下陷阱,已讓洞裡人滿為患。

根據刑事局統計,投資詐騙案件去年(2020)1~8月的受理數字僅為1,399件,今年(2021)同期為2,994件,增幅高達9成,創下史上新高。此外,案件數激增也帶動犯罪金額明顯增長,去年1~8月投資詐騙導致的財物損失為8億多元,今年同期已上升至12億元。

巨額損失背後,是兩種主要犯罪類型。刑事局分析,其一是透過交友軟體和社群網站隨機搭訕,與被害人建立感情或友情後行騙;其二是利用簡訊和通訊軟體大量發送「飆股訊息」,將被害人誘騙進私人群組後施詐。兩者手法不太相似,但都是設下投資詐騙的局。

懶人經濟學:實戰LINE群帶你上天堂?
「投資就是想過過看不一樣的生活。」
說這話的是阿龍(化名),他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大學畢業後就北漂,落腳在台北市一處舊公寓套房裡。出社會5年來,他和大多數台北市民一樣,每天從租屋處通勤40分鐘去公司,他的薪資中等,約42000元,是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的中位數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08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08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

「歡迎加入股民內線社團,內有每日多支飆股免費推薦,提供你2021最大的上升獲利機會。想要一起財富增值,只要添加以下LINE帳號。」

阿龍是在今年5月收到這樣的簡訊,在點擊連結後,他進入「施氏飆股必勝班」的LINE群組,裡頭由一位號稱股票名師的「施昇輝」領軍,投資團隊協作。每天「施昇輝」都會貼出訊息:「思維決定成敗,要靈活運用市場借來的小資金博取大收益,才能飛上枝頭變鳳凰。」

這樣簡單一席話,對阿龍來說有如醍醐灌頂。他讀過電視新聞報導,台股來到史上高點,也Google過施昇輝的大名,於是決定拿出錢來試試水溫。今年6月,阿龍押寶在老師指示的航運三雄上,隨著漲停紅燈亮起,他第一次體驗到投資獲利的滋味。

原以為錢滾錢就是這麼信手捻來,豈料一個月後,航運股便從高點陸續崩跌超過6成,阿龍來不及收手,只能認賠殺出。之後,他憤恨不平地向群組丟出質疑:「老師給的建議是不是有問題?」這個LINE帳號給了一個冷靜的回覆:建議學員現在不要碰航運股,可以改投東聯1710,或是鎖定在獲利更高的標的──EIA黃金市場。

當複雜字眼出現在眼前,阿龍愣了一下。老師一步步解說後,他才覺得黃金市場或許真的大有可為,只是沒想到從加進LINE群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步往投資詐騙陷阱的第一步:「拉入」。

那些瘋狂拉入的飆股陷阱
Fill 1
詐騙、打詐、刑事局、記者會
在近期刑事局所破獲的案件中,有大量的投資詐騙集團,利用虛假的平台誘騙民眾進入騙局。(攝影/林彥廷)

以偵辦詐欺案件為主要任務,刑事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簡稱打詐中心)發現在過去一年多來,類似的騙局一再重複上演,幾已形成固定套路,因此他們將投資詐騙分解為三步手法,分別是「拉入」、「洗腦」和「完詐」

如同阿龍的經歷,打詐中心警務正嚴浤元解釋,「拉入」指的是詐騙集團會隨機打電話、發簡訊,或透過社群網站和通訊軟體傳送訊息,提供飆股好康、期貨證券、虛擬貨幣和其他金融通貨等可以高額獲利的投資訊息,吸引民眾主動加入群組。過去一年,拉入的手段更隨著科技工具的引進而自動化,讓進入投資詐騙陷阱的人越愈來愈多。

犯罪樣態呈現在今年10月一場「全國同步打擊詐欺專案行動」記者會上,由警政署署長林家欽帶著刑事局負責偵辦網路犯罪和詐欺的轄下5個單位
刑事局偵查第七大隊、刑事局偵查第八大隊、刑事局偵查第九大隊、刑事局電偵大隊、刑事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
,向台灣社會說明,近期出現大量架設假網站、巧立投資名目和廣發飆股推薦簡訊的假投資集團性詐欺案,由於被害人數和財損金額都有明顯增長,此種犯罪類型已經成為重點查緝項目。
不同於以往案件發布僅以個案為主,在這場由警政署長親自督軍的記者會會場還展出3個月以來的掃蕩成果,包含數不清的銀行帳本、手機與電腦主機,以及「貓池」
「貓池」是一種通信設備,它能同時讀取128張電話卡,並將傳統電話訊號轉化為網絡訊號,瞬間虛構出數百台手機的存在,且只要透過軟體便可以輕易操控,被用作申辦與認證各種通訊軟體與社群平台的帳號。
、「SIM卡多插槽」、「人頭電話卡」等設備。現場警方告訴我們,這些設備全是詐騙現場查獲的工具,詐騙集團用它們瞬間虛構出數百台手機,申辦與認證各種通訊軟體與社群平台的帳號,然後大量發送飆股投資訊息誘騙民眾上當,有如阿龍走入陷阱的過程。
當其他「學員」紛紛獲利、效忠,吹散最後一絲疑惑

開啟黃金交易市場的大門後,阿龍像是進入了一個異世界。他不了解什麼是貴金屬交易,不清楚何謂EIA,群組裡經常會出現很多複雜的投資概念和組合,老師琅琅上口,但他難以理解機會是怎麼產生的。

「EIA數據顯示美國當週原油庫存數量,對原油及原油提煉品有較大影響,而原油與美元、黃金價格相輔相成。請各位準備好黃金帳戶,把握好今晚行情,預計能有50%~80%的收益空間,」老師這麼解釋。

短短幾句話並沒有一掃他的疑惑。但幾個小時內,群組裡的其他學員紛紛將股票清倉轉投黃金,多單儘速買進。戰果在隔天早上9點由學員親自展示,有人喜孜孜地報告獲利110%,也有人再次宣示對老師效忠,此生都要向老師靠攏。

沒跟上這波操作,阿龍說自己當時有些懊悔,很快他就被老師點名,紀律和野心不夠,要他先上指定平台註冊和儲值,儘快參與投資。深怕趕不上眾人賺錢的腳步,也怕被踢出群組,在確認平台真實存在後,阿龍放下戒心,再度拿出10萬元積蓄投入他一無所知的黃金交易裡。

開始的幾天內,投資平台上的黃金價格果真跟著老師的預測上揚,他馬上出場,10萬元跟著翻了一倍。當錢進入銀行帳戶那刻,他說自己也跟著膜拜起老師來。只是阿龍沒發現前期的蠅頭小利,正使他落入投資詐騙的第二步陷阱裡。

洗腦催化,「蠅頭小利」威力大
Fill 1
詐騙、飆股、貓池
詐騙集團使用人頭電話卡及違法架設的「貓池(大量簡訊發送機)」設備,能夠一次虛擬出數十支手機和假帳號。(攝影/林彥廷)

「第二個階段,我們稱之為『洗腦』。當民眾進入群組後,會發現有幾百人的規模,也會看到其他人常常貼對帳單說自己跟著老師獲利幾百倍,但實際上群組裡有9成9都是詐騙共犯,對帳單是假造的,平台也是假的,」嚴浤元如此解釋。

要說服被害人一步步進入圈套,投資初期的蠅頭小利還具有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

刑事局偵九大隊是網路犯罪的專責單位,他們也是最常面對詐欺案件的警察。服務於第二隊的偵查員黃中珉在近年來偵辦多起投資詐騙案,他發現類似犯罪裡,被害人都可以在初期操作時獲利,透過這樣的手法,施詐者會試圖說服法院:因為有輸有贏,這是真的投資;對受害方來說,則是試圖闡明一項事實:高於水準的投資報酬率真實存在。

「當你贏了,詐騙集團就會跟你說,小錢都賺到了,賺大錢不是更好?」

黃中珉說,不斷利用貪婪的心態鼓吹加碼,也是這類騙局裡被害人愈陷愈深的原因。

165全民防騙網每週都會按照民眾報案資料公布各種假投資、假博弈網站的名稱和網址,就是為了避免讓不知情的人再度踏入陷阱──大眾有意投資前,可以先上網確認是不是已被公布的詐騙網站。

不過詐騙集團所提供的蠅頭小利,卻時常對上述的防詐手段形成打擊。

「但我們很常接到抱怨電話,民眾對165公布的網站很不滿,因為他們說自己投資的錢真的有拿回來,怎麼會說人家是詐騙?」任職於165反詐騙中心的警務正黃泰詠無奈地說。

站在防詐立場,除了提醒民眾多加注意外別無他法,黃泰詠指出,投資騙局裡每個人投入的時間不一樣,早期投入有賺到獲利,時間拉長後發現自己錢拿不回來開始慌張、報案的案例所在多有。

而這些資金或獲利從何而來?刑事局偵九大隊第二隊隊長羅聰興解釋,詐騙集團所使用的網站並非是真的投資平台,他們會去買已經開發好的模板網站代替,只是貼皮偽裝成實際存在的投資平台。在那個假平台裡,一切數據都可以操控,贏多贏少任憑詐騙集團決定。至於錢的部分,則是像傳統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一種非法性質的金融詐騙手法,最著名的案例源自於1920年的美國,查爾斯・龐氏(Charles Ponzi)成立一間空殼公司進行投資,並許諾在3個月內支付40%的利潤回報給投資者。為了誘使更多人上當,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成功地在7個月內吸引了3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1年之久才被戳破。
一樣,挖東牆補西牆,拿後期投資者的本金來支付前期投資者的利息或獲利。
窮途末路裡的完詐一擊:「保證金繳了嗎?」

高報酬的投資騙局裡,交易買賣在虛假的平台裡進行,結果受到鼓吹和操控,幾項要素加總,完備了《刑法》詐欺罪的構成要件。然而趕在司法到來之前,「保證金」是一個騙局末端最常見的手段,它讓被害人從此血本無歸。

焦點重新回到阿龍身上。今年7月,從黃金交易中獲得100%的獲利後,他便對老師言聽計從,一方面拿錢投資台股當中的飆股,一方面則繼續在黃金市場裡遨遊,把出社會以來積攢的80萬元積蓄全部挪做投資,計劃好在30歲存到300萬,買下人生第一間房。

在黃金投資平台上的獲利數字節節高升的同時,阿龍從沒動過提錢的念頭,直到9月開始看房需要訂金,他第一次想從平台領錢,卻遭到拒絕。

回憶那段痛苦的過程,阿龍說,當時客服告訴他,系統維修需要3天時間,恰當的提領日期是下一週才開始;到了下週又是另一個下週,時間不斷往後延。一日,對方突然告知他的帳號涉及內線交易被凍結,需要繳交20萬保證金才能恢復運作,阿龍跟家人商借了事;但凍結並未解開,客服反而要求他繳納與帳戶同等金額的保證金。

「那是200多萬,我嚇傻了,怎麼可能繳的出來。到處找人想辦法,最後是朋友陪我去報案,」阿龍說。

在那一刻他才發現,原來在LINE上跟他相處許久的老師並不是真正的股市投資者施昇輝。警方告訴他,這個「施昇輝」只是另一個被詐騙集團冒用的名人,用來騙取受害人信任,一開始群組裡的其他學員都是假的,黃金平台也只是貼皮網站,用不實的數字營造出投資獲利假象。

騙術裡,受害的不只是阿龍這樣的投資者,連施昇輝本人也深受其擾。今年5月,施昇輝就撰文指出,他莫名被捲入一起「港股詐騙案」,還去警局協助作證,證明名字遭到詐騙集團冒用。而像他一樣被冒名的投資理財專家還有夏韻芬等人。

時至今日,即便他們怎麼報警、怎麼對外公開說明自己並未開設任何LINE帳號教人理財投資、告訴外界以他們為名字的群組是詐騙,但情況未曾緩解。為此,施昇輝提醒,若有人「保證」投資年報酬率超過5%都不該相信,因為沒有人會無條件幫你賺錢;為避免更多人受騙,他也建議券商能多設置一道提醒機制,讓每一筆交易送出前能再次經過確認。

無數像阿龍一樣的年輕人深陷在騙局裡無可自拔。在分析投資詐騙的歷程時,打詐中心警務正嚴浤元以「完詐」階段來形容騙局的收尾。

他解釋,被害人歷經前端各種話術洗禮,會覺得自己真的賺到獲利,當他們準備把錢領出來時,就會遇到各種挫折;詐騙方會端出各種理由,像是平台系統錯誤、金額不達出金標準、被網站查獲涉及不法交易,要求證明身分等。最終,只有繳納「保證金」一途,號稱繳得愈多才愈可能儘速把賺到的錢贖回。

不過繳出去的錢,通常保證不了什麼。不是從此與投資老師失去聯繫、帳號被凍結、就是整個平台憑空消失,留下被害人在原地一臉錯愕。

同樣的套路裡,詐騙集團總是想盡辦法要人掏錢,一勞永逸的解方在投資詐騙裡並不存在;被害人得面對施詐方接踵而來的質疑,若沒有放棄獲利的打算,就會不斷地在騙局裡遭受凌遲。

另一種經典投資詐騙類型:港股詐騙案

這類案發在香港股市、被害人在台灣、而詐騙集團人在中國的犯案模式,是近兩年來徹底利用國境障礙與金融知識所形塑、超級精密的跨境投資詐騙。

詐騙集團會請被害人使用合法合規的券商進行交易,實質上是真的買進港股,但這些港股多半是創新板的股票,冷門、業績差、或是即將下市,因此價格在1港元以下,被稱為「仙股」(penny stock)。

實際上,這些便宜的「仙股」背後,多半是股權集中的狀態,在外流通股數少,股東集中在5人以下,特別容易操作股價漲跌,也特別容易借殼上市。在香港恆生指數沒有管制漲跌幅限制的情況下,一天跌幅80、90%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散戶大量進場,股價上升,詐騙者馬上就賣出既有部位,導致股價快速下跌,散戶慘賠。

為何投資詐騙盛行?低利率政策是遠因,疫情又推波助瀾

面對詐騙,阿龍最後果斷選擇斷尾求生,他說是花錢買教訓,並不期待司法能為他做些什麼。然而像他一樣的青年,為何會選擇用高槓桿的方式,將積蓄投注一個個陌生的金錢遊戲裡?

根據央行多位前後任理事所合寫的《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一書裡提到,台灣的利率長期維持在接近0%的水準,極低的利率是台灣貨幣政策的主軸,為社會帶來諸多深遠的影響,例如可能的高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此外,低利率讓大量資金湧向房地產,房產又集中在特定世代,世代間的財富分配不平等和相對剝奪感一再強化。

除了營造社會衝突的氛圍外,該書作者群也指出,低利率正促成金融業鋌而走險。許多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不再是貸款利息,而是「利息外收入」,這來源多半是理專透過承作基金、公司債等風險較高的金融商品來獲利。

低利率政策帶動一股追逐高風險理財商品的風氣,投資的熱潮更襲捲到年輕人身上。今年政治大學就與台灣期貨交易所合作開設「年輕人需具備的期貨知識」
這是政大首次開設投資相關課程。最終這門課程吸引財政、經濟、傳播學院等系逾500名學生熱烈選課,僅正式錄取120名。
通識課,這是期交所第一次與大專校院合作,修課的學生不只是財金相關科系,也有其他學院學生。
無論是股票、期貨或是虛擬貨幣等市場,不少年輕人像阿龍一下衝進去,即便疫情衝擊,整體社會的投資態度也並沒有變得猶疑,反而更堅定地勇往直前(註)
根據國泰金控在今年10月公布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指出,光是投資台股意願一項,就出現連續第17個月為正數,這是自2010年3月啟動調查以來所持續的最長期間。
。黃泰詠就觀察到,疫情期間詐騙數量激增,是因為各階層的工作與生活都受到影響,而投資詐騙恰好提供人們一個不會「坐以待斃」的方式。
虛擬跨境犯罪查緝難度高,警方科技專家:「好像用破洞的漁網撈魚」
Fill 1
投資詐騙、林建隆、刑事局
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期待政策能為趕緊補上科技犯罪的漏洞。(攝影/林彥廷)

從「拉入」、「洗腦」到「完詐」三個階段犯罪的橫行,刑事局動用科技作為反制手段,為每一宗投資詐騙留下證據。

執行這項工作的是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該中心編制30位具有資通訊領域專長的數位鑑識人員專門應付相關案件。在各種案發現場,他們會帶著筆記型電腦和USB,按照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所頒布的準則進行數位鑑識,例如利用軟體破解加密手機、電腦,復原遭破壞硬碟裡的數據資料等,目的在於蒐集、檢驗及分析科技犯罪中的數位跡證,因為它們特別容易遭到刪除與竄改。

投資詐騙便是該中心業務的重中之重。過去10年,數位鑑識人員大約每4天會出勤一次;但現在他們每天都出勤,並配合全副武裝的除暴特勤隊到場破門攻堅。以往,攻堅只發生在擄人勒贖、槍砲、毒品等需要立即控制場面的重大犯罪上;如今,詐騙案件也需要武力介入,因為犯罪發生在網路上,犯罪者會第一時間毀損留存在數位裝置裡的紀錄和工具,這讓追查變得困難。

同時具有資安與刑事專長的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告訴我們,現階段投資詐騙納入了像VPN等虛擬私人網路,讓犯罪者得以輕易隱身在網路之中;對比過往犯罪追查,若知道犯罪者在特定國家,可以跟當地執法單位合作,但虛擬的跨境犯罪在國境間跳來跳去,查緝難度大增。

即便台灣曾有民間單位
如區塊鏈新創公司XREX就利用自身的技術和經驗掀翻詐騙集團底牌,詳情請見文末番外篇。
先一步抓住跨境詐騙集團的尾巴,但應對詐騙浪潮來襲,仍是獨木難支。面對這種困境,林建隆認為,司法單位畢竟只是最末段的處理機制,若管制與政策未能先建立起來,就好像在用破洞的網撈魚一樣。在現階段沒有專責單位能夠對應問題下,未來橫跨科技、金融、資安等專業的數位發展部成立,或許才有可能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進行管制和修法。
應對新時代的詐騙,政府能怎麼做?提升層級有用嗎?

只是現階段並沒有專責的部門,金流和資訊流的跨境行為造成追查斷點,又該如何應對投資詐騙的浪潮?

身為前線執法人員,檢警的態度相當明確,希望擬定更宏大的管制策略,而非單純「追查犯罪」。

當犯罪牽涉金融投資行為,金管會目前的做法是以辦理宣導預防活動和多次發布新聞稿為主,若涉及詐欺,交由檢調機關偵辦;若涉及洗錢,交由司法機關認定處理。一旦投資詐騙的處理兜了個圈回到司法機關,機制是這麼運作的:165反詐騙專線負責處理詐騙報案,除了將被通報的詐騙網站公布、提醒民眾不要受騙外,也將報案資訊統整成犯罪分析報告,交由打詐中心和外勤單位來偵辦。

只是這樣的系統依舊是緊跟在犯罪足跡之後。

嚴浤元指出,「站在警方角度,畢竟是抓嫌犯、維護被害人權益,我們比較希望層級拉高、法制面先完善,畢竟維護社會治安不是單方面努力就能達到。」

回應這項訴求,前金管會主委、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在今年9月27日的質詢裡,建議將樣態豐富的投資詐騙交由行政院治安會報處理。在接受《報導者》採訪時,他進一步說明這個想法,「簡訊加LINE投資國內股票、投資香港股票,還有投資虛擬貨幣,這三種詐騙最近真的太多了,連我都收到訊息。但這些詐騙其實涉及的單位很複雜,因為行為上可能是集體炒股、可能是詐騙、也可能涉及洗錢,在具體態樣不只上面三種情況下,現階段就是權責不清。到底是該金管會、智財局還是刑事局來管,都不清楚,尤其是虛擬貨幣,金管會也不管。」

在投資詐騙愈來愈普及的狀態下,曾銘宗的想法,是由行政院治安會報來討論,一來治安會報的召集人是行政院院長,宣示政府重視詐騙的處理;二來層級高,有機會跨部會討論具體的掃蕩措施。再不然先由一位專責政委召集相關主管機關,才可能彰顯效果。

但距離曾銘宗的提議已經2個月過去了,詐騙的浪潮仍不斷沖擊島上的人民,愈接近年關,愈多的投資訊息被傳送到民眾的手機上。

應對即將到來的數位浪潮,實踐國家數位轉型、強化國家科技發展等目標,總統蔡英文宣示將由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預計在2022年第一季掛牌成立數位發展部。只是當詐騙劇碼一再反覆上演,這個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的專業單位,是否能提出解方?台灣社會還在等一個答案。

【番外篇】科技為首,他們如何掀翻詐騙集團底牌?

XREX是資安背景出身的區塊鏈新創公司,其資安團隊過去曾替美國前十大銀行維護網路安全,2020年開始他們轉作虛擬貨幣的交易所,目標瞄準龐大的印度市場。創辦人黃耀文告訴我們,一次警報讓他抓到詐騙集團的尾巴。

「會抓到詐騙,是因為當時客戶正好要把幣轉到另一個平台上。錢一動,我們使用的防洗錢模組就響了,很快偵測到對方是高風險的對象,因為曾多次涉及不法金流的轉移,」黃耀文回憶。

察覺犯罪跡象後,XREX沒有停下來,再將資料回報給其他業者後,他們找到整個網站的後台,取得對方的密碼跟系統權限,才發現龐大的虛擬貨幣投資詐騙集團,正赤裸裸地躺在眼前。

後台裡,他們察覺這個位處奈及利亞的詐騙集團,委外製作了30多個長相各異、機制相同的比特幣投資平台,以20美元作為獎勵金,引誘受害者註冊會員,再推銷不同等級、投報率超高的投資方案,資金從1,000美元到50,000美元不等。當受害者獲得一定報酬要申請提幣時,詐騙集團便會操作客服系統,要求客戶必需再充值獲利的10%到20%,或是先支付交易手續費等才能兌現,手法與台灣受害者遇到的狀況如出一徹。

此外,XREX資安團隊也發現,該集團還會利用客戶的註冊資料,再去其他交易所註冊洗錢用的人頭戶和錢包,使得受害者不但被騙,更可能幫助洗錢。自2017年該集團成立至今,全球超過1,000人受害,共騙取約新台幣1億元的比特幣,後台頁面上所有提幣申請的狀態都是「等待處理中」。

為防止更多人受騙,XREX一舉將詐騙集團的手法、位置與網域等資訊全部公開。長期鎖定全球駭客與犯罪組織動向,XREX也發現自2013年起,過往利用電子郵件進行釣魚或入侵企業的投機分子,都走向比特幣相關的犯罪:一種是入侵交易所,另一種則是詐騙。

應對新型態的詐騙模式,黃耀文建議台灣政府可運用科技工具來面對,因為反過來運用區塊鏈記錄所有交易的特性,詐騙其實是有跡可循、有辦法去追蹤的。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