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昨日(8日)下午4點於總統府登場,賴清德總統首先致詞時強調:「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是跨黨派共同目標」,會議進行到晚上8點左右結束,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轉述,當天會議達成下列兩項共識:
第一項的共識是,每個能源選項在不同層面都遭遇不同的挑戰,並且要在發展與永續,變遷與調適間取得平衡,確實挑戰嚴峻。但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是最大公約數,因此,大家都有共同而區別的責任,必須政府部門、民間企業、公民社會共同面對重重挑戰。
第二項共識是,曹世綸委員(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在會中的倡議,獲得委員大力呼應,總統也在結論做了裁示,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對於各種能源選項,政府應充分揭露資訊、釐清事實,建立共同且真實的資訊平台,以弭平資訊落差,避免社會分裂,讓台灣社會進一步理性討論,促進對永續未來達成社會共識。
至於各界關切的核能議題,張惇涵指出,會中各種能源選項討論很多元,但並未就核能存續議題進入實質討論。
根據總統府公布的會中發言紀錄,賴清德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後裁示指出: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核能議題,『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而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過立法院三讀,刪除了《電業法》關於2025的年限規定。 在能源政策上,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第一,我們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我們要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我們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 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賴清德最後在會議總結時強調,會中有非常多元的討論,討論也非常深入,或許媒體跟外界會猜測,已經到8點,「我們是不是在裡面吵起來?」但在他看來,氣氛不激烈,也不激動,反而是很積極。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簡稱氣候變遷委員會)由總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分別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3人擔任,顧問由李遠哲和簡又新擔任,另外委員有政府部門8人、產業代表6人、公民代表6人、學者專家4人,總計24人。該委員會將每季開會一次並報告相關進度,委員在會議中有建議權,最終決策權仍掌握在行政部門手上。
賴清德首先致詞表示,這次會議從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開始討論,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有愈來愈多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他也以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抗旱和防水災的應變中心,接連甚至同時開設的次數,就至少19次之多,指出百年大旱與暴雨風災,「愈來愈是夾雜而至」。
賴清德說,極端氣候造成的極端降雨或是高溫熱浪等災害,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艱鉅的挑戰。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我們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
「這陣子各界對於核能的議題,也有很多的討論。」賴清德指出,台灣供電穩定不僅僅是社會關心的議題,更是國際供應鏈關切的焦點。20幾年前,他當立委時跟許多跨黨派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非核家園」入法,「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是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
賴清德希望,透過這個委員會能夠讓大家知道,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氣候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有不同立場,也是民主的常態和價值所在。
環境部長兼氣候變遷委員會執行祕書彭啟明於專題報告指出,今年(2024)上半年全世界已經有127起重大天災,其中就包含台灣4月發生的花蓮大地震。過去5年台灣遇到嚴重乾旱、今年又遇到凱米颱風帶來的極端暴雨,極端氣候將會成為日常,全球氣溫跟工業革命前相比已經升溫超過1.5°C,正在邁向2°C,萬一全球減碳失敗,甚至可能走向升溫4°C,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冰面積縮小,海洋酸化等情形加劇。
環境部和國科會上個月提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彭啟明引用報告指出,若升溫趨勢不減,台灣最快在2065年就會沒有冬天,夏天將會長達半年;台灣目前平均每年會有3.5個颱風侵襲,將來颱風侵台數量可能減少,但風速、降雨量會增強,西半部淹水風險更高、山坡地災害也將加重;隨著升溫、都市熱島效應增強,民眾的心血管疾病和重度憂鬱症會隨之增加,對高齡族群影響最大。
暖化也會對空品造成影響,彭啟明指出,暖化造成秋冬季節空氣流動降速、擴散不易,空氣汙染變更嚴重,過去減煤的成果可能會因此反轉;水稻和玉米產量也會因為暖化估計減少10%到18%;台灣森林植被同樣也會發生面積縮減。
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在報告中,先盤點過去8年能源轉型的成果:首先是穩定供電,備轉容量率低於6%天數從最高峰104天降到去年0天;其次則是減汙減碳,台電的電力碳排係數已從每度電0.554kg的碳排減少到0.494kg,未來將以2035年減少到每度0.3kg為目標。
然而今年7月中,經濟部發布《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後,預估未來電力需求成長2.79%,引發業界關心未來電力是否足夠?對此,曾文生指出,過去15年(2008~2023),台灣用電每年平均成長1.06%,但未來十年(2024~2033)因為AI及半導體產業的用電成長,預估每年將成長2.79%,台電也依此需求準備未來用電,讓電力供應的夜尖峰負載同步成長2.8%,由2023年的3,615萬瓩,增加到2033年的4,766萬瓩。
曾文生強調,台電對未來用電成長預估有所本,首先,2024年到2027年這幾年,半導體產業主要用電增加在兩個地方──新竹與高雄,2028年則主要是台中,「因為我們的半導體產業,一定要有科學園區的開闢,才會有用電的增加,所以根據園區開闢的狀況,去追蹤用電成長,做明確的估算。」至於AI產業用電需求,則依據業者用電計畫均化,以及AI伺服器內銷量推估。未來5年(2024~2028),AI加半導體合計將增加407萬瓩用電,約占全國用電負載成長的8成,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AI產業、四分之三來自半導體。
面對未來的用電成長,曾文生表示,2023~2026年間,台電已經核定新建的天然氣機組,會在2026年前陸續完工(簡報上也標示著「趕工中」),今年也開始啟動大林電廠、通霄電廠的招標。另外,加速替代燃煤機組,包括台中電廠、協和電廠,都已經在進行環評。未來替代燃煤跟燃油機組的相關計畫,也都在進行中。
曾文生說,根據台電計算,隨著部分老舊機組除役及用電持續成長,供電壓力最大將是未來幾年,尤其2024~2027年的夜間尖峰備用容量,大約只有302到399萬瓩,備用容量率大約只有8%~10%,若扣掉機組故障或是大修時段,備用容量約只有200萬瓩左右,「相對來講,是有一點點緊澀的狀況。」
不過,曾文生也強調,為了要穩定供電、因應特殊狀況,台電會調度已經停役轉為緊急備用的機組,其中包含高雄大林電廠的天然氣機組及基隆協和電廠的燃油機組,作為緊急備用電源。
但新增電廠的速度卻跟不上用電需求的成長速度,「我們當前加速電源的開發,還是有很大的困難。」曾文生表示,目前在興闢電廠上遇到內外挑戰:
在淨零碳排的壓力下,全球都在搶燃氣機組,每年新增容量已由3,000萬瓩(30GW)增加至4,700萬瓩(47GW),成長6成,台灣要跟全世界一起競爭天然氣機組,各國燃氣機組建置皆面臨預算增加及工期延長。
至於國內部分,曾文生指出,疫後國內營造市場需求大增,技術人力如電焊工、配管工出現缺工情況,再者環評時間冗長,其中協和四接已審查近7年,台中五接也審查6年,且即使通過環評,用地取得及執照審查都困難重重,在在導致台電新建電廠的時間存在變數。
他表示,穩定供電、電網均衡很重要,但過程仍遭遇許多阻礙,目前要興建的14個變電所用地,有5所已遭遇困難,另外有4所變電所的建照、水保等施工許可遭遇困難;要興建142座電塔用地取得,也有20座遭遇抗議。
目前北東電網特別不足,在核二除役,協和電廠也少了一半的機組後,目前北東電網的供需缺口已達363萬瓩,未來隨著協和電廠三號、四號機組除役,只剩下花蓮的和平電廠,屆時缺口將擴大到470萬瓩。而且隨著這幾年雷擊強度與頻率增加,已超過台電既有避雷設施的抵抗能力,花蓮和平電廠今年就有兩度因為雷擊而停止供電,還有一次因為地震而停止供電,顯見北東電網的脆弱性及協和改建的急迫性。
曾文生強調,台電的責任是把電生產出來,穩定送到每一個客戶手上,但電力無法憑空產生,要有電塔、電纜、變電站,社會必須要正視,要投資興建這些設備。
台電的電網韌性改善計畫原訂要費時10年,到2032年才完成,但在今日會中賴清德也裁示,必須要加速進行,目標是提前在2028年優先完成關鍵的區域,以及與民生相關的關鍵工程。
不過,曾文生指出,即使電網韌性提升,北東電網仍面臨電源不足的問題,協和電廠轉為燃氣的計畫相當重要。會中經濟部長郭智輝則強調,經濟部會提供穩定能源,特別是地熱的部分未來會更積極討論。
在兩項報告結束後即進入閉門會議,外界關切近期倡議核能的李遠哲及童子賢是否在會中提及核能議題,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在會後記者會中轉述指出,童子賢表達想跟大家談談理想與現實的感受,並舉綠色和平組織的數據提到,過去兩個月全球大企業在綠能使用上,和碩是台灣的第一名,使用了19%的綠電,雖然童子賢主張請大家審慎思考核電對減緩氣候變遷的貢獻,但不應該被誤解為反對綠電,因為企業在購買綠電時,確實遇到很多辛苦的挑戰。
據張惇涵轉述,童子賢最後也表示,理想跟現實是有差距,不管氫能、潮汐、太陽能等,只要是不排碳的發電,每一度他都覺得很珍貴,都應該要鼓勵。他感慨,在追求2050年脫碳的標準之際,才會呼籲讓核二、核三持續發電,也認為台灣土地狹小,不需要原地打轉。針對會中許多委員提到的,基於弭平資訊的落差,政府應該建構釐清事實的平台,童子賢也表達認同。
此外,張惇涵也補充指出,李遠哲在會中的發言滿簡短,沒提到核能。但李遠哲表示,台灣在2030年要碳排減半,難度非常高,如果這樣的目標,稍微延後兩年到2032年,他認為是有機會努力的,並建議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設定清楚每一年度的目標、努力執行。
會中多位委員也提醒,新增電力需求,應該討論國土的承受力,也要讓產業多負擔一些綠能的責任,例如,鼓勵社區型、公民電廠,作為產業的企業責任。另一方面,用電成長需要藉由節能或是新科技來一定程度的抑制,才能保護國土、邁向永續發展。
會後記者會中有記者提問,是否可能讓核三廠轉為緊急備用機組,以解決供電問題?對此,曾文生解答,由於核電機組受《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的限制,無法作為緊急備用機組使用,其他如火力發電機組才可以。他也說,核電廠的特性與火力發電廠不一樣,一旦啟動了就不容易停下來,並不適合作為可能頻繁升降載的緊急備用電源。
曾文生也指出,雖然台電報告中沒有提到2035年的用電配比,而引起在野立委的批評,但他透露,台電是以3成以上的再生能源,即超過6成的天然氣發電與少部分的燃煤發電,訂出2035年的電力碳排係數目標為每度電0.3kg,並沒有將核能納入估算。
彭啟明則澄清,歐盟從來都沒有把核能視為綠電,而是把核能放入永續分類指南中,但也有規範核廢料必須要處理好,「台灣舊有的核一到核四都不符合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必須要是新一代核電才符合。」
不過,若要將新的核電納入二次能源轉型,將違反《環境基本法》第23條的非核家園目標。彭啟明說,身為環境部長必須要遵守《環境基本法》,20幾年前制定非核家園有當時的時空背景,不會知道未來的核融合或核能新技術,但現在淨零碳排的壓力真的很大,難度宛如是當年的登月計畫,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核廢料能處理、社會有共識,政策應該可以調整。
彭啟明也談到,在會議中賴清德有裁示未來在預算編列上,應該要有四分之一的預算是投入在永續相關的工作上。
委員之一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會後受訪表示,加強氣候變遷的「調適」是這次會議的重要共識之一。過去在淨零減碳上投入相當多預算,但調適部分一直都沒有清楚的方向跟預算編列。按照《氣候變遷因應法》,其實今年10月前各縣市政府就應該要提出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但從初稿看來,各縣市政府並沒有掌握到在地關鍵風險、缺乏實質調適措施。他也發現,有些中央部會尚未有明確的調適政策方向,但彭啟明報告的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已經清楚點出各項缺口,希望能作為後續調適政策的基礎事實參考並定期檢討。
趙家緯強調,他參與過多個與淨零、碳費、公正轉型相關的中央會議,也擔任多個委員會的委員,過去的會議層級頂多只有到部會的次長層級,有些甚至層級更低,「今天氣候變遷委員會是第一次層級最高(各部會首長)也最全面的會議。」
昨天會議有一項正式臨時提案,由公民團體代表趙家緯、李根政、陳惠萍和黃品涵4位委員提出,建議行政院建立資訊平台,釐清有關核電相關資訊,提供外界高品質的公共討論。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會後受訪指出,他們之所以會提出此案,是因為擔心會前針對核電廠延役的討論相當多,卻又有很多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第一場會議並沒有直接針對核電廠延役一事進行討論,而是對於建立資訊平台有共識,對此他相當肯定。他認為,核能涉及高度專業知識,若沒有建立在務實的科學數據上,任意做出核電延役的決策都相當危險。他也主張核電延役不應透過公投解決,「台灣歷經兩次核電公投,並沒有促進社會理解⋯⋯第一次公投後我去跟公務人員演講,竟然還有人聽完之後說『糟了,我投錯了,我以為核電發電占比有70%、80%』。」
今日會議結束後,預計三個月後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表示,在會議結束後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會議紀錄,並經過每一位委員的確認後,在一個月內對外公布閉門會議的內容。彭啟明則提到,下一次會議可能會聚焦在綠領人才及綠色金融的議題,其他具體議題還要討論。
氣候變遷委員會正式登場前,外界即針對總統賴清德所設的3個委員會定位有所質疑,包括委員會目的為何、與行政院權責不清、法律定位不明等。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指出,歷任總統設立的委員會都沒有法律依據、不是法定機關,但像蔡英文任內設立的委員會,比如年金改革、原住民轉型正義、司法改革等,「由國家元首來推動,會覺得有它的正當性,整體來講都是歷史共業的重大議題。」
而賴清德所設的3個委員會,蘇子喬認為,「議題不能說不重要,但都是行政院的主管部會可以管的,且屬於日常政務運作的議題。因此會被質疑,這些議題是否一定得以總統高度才能實現。」
長期關心環境正義、永續轉型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認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權責究竟有沒有破壞行政院跟總統府之間的分工,確實得更清楚釐清,尤其針對氣候變遷、能源等議題,行政院下至少有3個比較重要的委員會,包括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會,「坦白講,我想行政院永續會是跟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比較重疊,或被大家認為(兩者)分工比較有疑慮。」
邱花妹同時也是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會的委員,她指出,委員會通常都是諮詢性質較多,大家提出來的問題是否有被管考、落實十分重要,最終成效如何更有待關注。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全球都在與時間賽跑,「我們能不能做出更好的分工,然後把資源放在對的地方?然後一起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這個才是台灣現在極大的挑戰。」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