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Reporter
真的假的?有了政黨票,小黨還是難出頭?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隨著2020年大選投票日逼近,我們手上的選票除了可以決定下一屆總統以及區域立委,還有一張「政黨票」,你知道政黨票設計的意義是什麼?台灣制度又碰到什麼瓶頸?

什麼是政黨票?

2008年開始,我國選制從原本每區域可選出一位以上的「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NTV)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single-district two-votes system),即每個選區只有一名最高票當選者,國會總席次從225席減半成113席,其中73席是區域選民直接投票選出的區域立委;6席原住民立委由「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兩選區得票前三者當選;剩下的34席不分區立委,則是由政黨提名後,依政黨票得票比例分配名額。

立委減半後,區域立委只有最高票者能當選,使得有人脈或資源者較容易當選,其他競爭對手即使僅差一票也輸,「贏者全拿」,壓縮小黨生存的空間,難以真正反映其他理念。由選黨、不選人的政黨票分配產生不分區立委制度設計的用意就在於,彌補在主流民意沒有辦法呈現、卻仍重要的議題,如環境、社福等。因此不分區立委的組成不一定要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更能凸顯不同領域的專業形象。

對小黨而言,參選不分區的目標有2個門檻需要突破:一是得票達5%才能獲得2席名額進入國會,少於5%則一席都無,另外,得票率達到3%門檻,才能獲得關乎小黨生計的政黨補助款。

國會改制後,上屆僅2小黨拿到不分區席次

今年是「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制的第四屆選舉,我們的國會,有因為不分區立委的制度設計而更多元嗎?

答案可能是有限的,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政黨票需達到5%的得票門檻才有席次,回顧上一屆2016立委選戰,所有小黨的政黨票加起來多達29.03%,但僅有親民黨、時代力量兩個小黨突破5%,分別以6.5%和6.1%得票率獲得3席與2席不分區席次,導致有多達近六分之一的民意無法表達。

今年小黨參與不分區立委選舉創新高

政黨票門檻、不分區比例受限,加上區域立委名額減半,等同「贏者全拿」的種種因素,使得台灣的選舉制度不利小黨生存,形成兩黨對決的態勢。儘管如此,此次2020年大選仍有19個政黨,共提出217位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名單,創下歷史新高,甚至還舉辦有史以來第一場政黨不分區立委辯論式政見會。

小黨前仆後繼參與選戰,主要聚焦在政黨票,除了因在兩黨競爭的區域選舉幾無勝算,將主力擺在形象清新的不分區候選人,訴諸選民的理念認同,2017年制定的《政黨法》中,將政黨補助款門檻從3.5%下修為3%,也是實際誘因,政黨票得票率若能達到3%、每票每年即可獲50元補助款、4年共200元,以親民黨為例,過去4年每年獲3,974萬餘元補助款。實際的金錢補助,也是小黨維繫存續的關鍵。

平平是政黨票,德國、日本和台灣為何計算方式不同?
我國政黨票的計算方式仿照日本採用「並立制」
得票比例乘不分區席次。
,不分區人數比例受限在固定的34席;而歐洲國家如德國,雖也是一票投人、一票投黨,但其政黨票計算方式採用「聯立制」
得票比例乘總席次,扣除區域當選人後其餘為不分區席次。
,國會議員席次完全以政黨的得票比例來分配,不像台灣不分區立委只佔大約三分之一。聯立制的用意是凸顯政黨理念,減少意見的對立,廣納多元。

但不利小黨生存,就是不利民主發展嗎?若國會小黨林立,雖能多元並陳,但可能導致無一黨得半數席次,在內閣制的歐洲國家常需組聯合政府,不易形成共識、進而影響國家施政績效,甚至使過度極端的政黨進入國會的現象;另一方面,有利大黨的選制,雖壓抑了多元性,但較有可能在相對保守的體制中,推動國家的重大議題。每種制度訂定的背後,都是一種選擇。

諮詢專家/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彥圖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