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道在哪裡?沿山公路的平埔族群認同之旅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有「沿山公路」之稱的185縣道,北起屏東縣高樹鄉大津,南至枋寮鄉,全長近70公里。從起點驅車南下,沿路蓊鬱叢林,偶爾可見的鳳梨田增添熱帶風情,這條路段經常出現在媒體的旅遊版面而為人所知,不過沿山公路更具歷史意義的是見證了屏東馬卡道族的遷移。

沿山公路途經的屏東萬巒鄉位於北大武山腳下,鄉境內座落東邊的是排灣部落、西側是客家村、東南邊則是閩南村。近山鄰近的加匏朗、赤山、萬金等村,在1935年日治時期人口統計中,有近2,000位「熟番」。60歲的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聖母聖殿天主堂附近,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操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話。35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活了30年,發現難以接受的事實⋯⋯
Fill 1
原住民,平埔族,馬卡道,屏東,正名,轉型正義,夜祭
潘謙銘成長階段多隨父親的工作在高雄移動生活,近30歲才回到萬金村,之後擔任天主教堂神父秘書一職。(攝影/林聰勝)

潘謙銘成長階段多隨父親的工作在高雄移動生活,近30歲才回到萬金村,之後擔任天主教堂神父秘書一職。1992年,因尋找教會文獻資料,在圖書館翻閱一本戴炎輝撰寫的《清代台灣之鄉治》。在這本37 年前出版的著作中,他看見許多熟識的鄉里人事物,但談論的內容卻是他未曾知曉的,感到既困惑又訝異。

《清》書中一篇附錄的標題寫的是〈赤山地方的平埔族〉,白紙黑字的記載讓潘謙銘不得不正視自己可能擁有「平埔」血緣的事實。日後,他向姑婆問起家族遷移歷程,「內埔老埤、杜君英庄,」姑婆突然放低音量說:「⋯⋯咱就『番仔』。」日治時期家族戶籍謄本中的「熟」字註記,也是鐵錚錚的事實。

「從前我看不起客家人、山地人、在地仔;『在地仔』說話腔調、生活習慣都和市內人不一樣,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平埔人。」

潘謙銘坦言,「當時心境難以回轉,30幾年來沾沾自喜是優秀的漢人,一夕之間變成了自己口中的『細姨仔囝』。」「優秀」兩字對應的是身分認同後,沉重的自省和頓悟。潘謙銘正視過往的倨傲,他想做些什麼化解社會對平埔族群的刻板印象和歧視,同時回過頭來認識母文化。

「我開始找耆老,越老的我越找。」潘謙銘一面田野調查,一面對應古書,才發現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早已對屏東平埔族下過功夫研究。

馬卡道(Makatao)族名最早是在日治時期由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定名,屬於平埔族群一支,200多年前馬卡道未大舉遷移前,由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孕育而成的屏東平原,曾經是他們安居的樂土。

如今馬卡道族人大多散居於沿山地區、恆春半島和東部地區。其中沿山地區至今仍有舉辦傳統祭儀的部落包括高樹鄉泰山村的加蚋埔、內埔鄉老埤村、萬巒鄉佳和村的加匏朗,居住在萬巒鄉萬金村的潘謙銘就有不少來自這些地方的親戚。

1990年代「平埔熱」興起後,越來越多文史工作者與學者進入屏東區域,潘謙銘和他們搭上線,也和族親串聯。1995年高雄文藝季的「馬卡道夜祭」活動上,潘謙銘和馬卡道族人第一次在官方舞台上呼喊自己的名。

潘謙銘說,其實在地人更常說自己是來自哪個地方(地名)或是來自哪個部落,「比如你問我是什麼人,我會說是萬金人,不會說是馬卡道人。」如今走在文化復振道路上,屏東的加蚋埔、老埤、加匏朗三部落達成共識,還是使用「馬卡道族」名號,但各部落自主運作。

在部落格還未出現的1998年,潘謙銘已將採集到的見聞放上自行架設的網站,行文間國、台語交錯,編排也不見得理出系統,卻是實踐 「我要讓人肯定、認同平埔」的第一步。如今網站雖然已經撤除(潘謙銘網站存檔連結),裡頭的一句話潘謙銘至今仍記得牢牢:「輕視是來自驕傲和無知。」他認為一個人的驕傲難以動搖,但可以透過文字、活動、語言相互認識、尊重,進而消弭偏見。

當了村長後,開始學習怎樣當馬卡道人
Fill 1
原住民,平埔族,馬卡道,屏東,正名,轉型正義,夜祭
住在內埔鄉中林村的潘安全當了村長後,才開始學習怎樣當馬卡道人。(攝影/林聰勝)

另一位與潘謙銘相仿時間投入文化復振行動的耆老,是住在內埔鄉中林村的潘安全,今年73歲。唸初中時,他不明白有些人為何衝著他黝黑的臉龐叫「平埔仔、平埔仔」。回家後他拿著肥皂使勁搓著皮膚,看著像白了些才罷手。

農事專業的潘安全在1969年考進國家農耕隊,前往非洲象牙海岸指導當地人農事技術。1972年任職內埔鄉農會,因業務得知,中林村民在50年代因苦於灌溉水源缺乏,61戶農家籌資貸款建造水井。不料挖井失敗,村民無法償還龐大債款,土地更遭查封,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潘安全居中與糧食局(今農糧署)交涉,陷入20多年愁雲慘霧的村人最後只需歸還母金,結束夢魘。

1994年他當選中林村村長,期間與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合作村史調查,自此開始真正接觸平埔事務。

80、90年代的原住民運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扮演了重要角色,身為教徒的潘安全從教會系統中結識許多原住民牧師,聽聞如凱達格蘭族潘水土、巴宰族李君章等平埔牧師的生命記事,這讓背景相仿的潘安全頗有感觸,促使他追溯本族文化和參與平埔議題,日後平埔族群正名運動公聽會、街頭行動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

潘謙銘、潘安全等耆老心繫文化復振20餘年,陸續有屏東馬卡道族研究報告發表,甚至部分部落恢復舉辦傳統祭儀,但始終無法連成一氣成立推動組織。

潘安全說:「馬卡道族的文化困境是『很想做,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是經濟問題,大家為了生活要工作。」他表示,族人必須先解決生計問題;此外,事務推動上也要花時間和村落不同派系溝通,光憑幾位有心人士投入是孤掌難鳴,目前夥伴群只能在農事、工作外和時間賽跑,一點一滴找回流失的文化。

老一輩的仗已打完,該年輕人上場了
Fill 1
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回來尋根,透過祭典、網路串聯,透過族人生命故事、踏查行程傳承馬卡道文化。(攝影/林聰勝)
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回來尋根,透過祭典、網路串聯,透過族人生命故事、踏查行程傳承馬卡道文化。(攝影/林聰勝)

令耆老們欣慰的是,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回來尋根,透過祭典、網路串聯。2015年5月,「平埔族群──馬卡道(Makatao)」網路社團成立,成為不同世代、地方分享馬卡道族事物的交流平台。

去年第四季,屏東縣文化處透過族人生命故事、踏查行程,並且結合11月內埔老埤、12月高樹加蚋埔、今年2月萬巒加匏朗等部落的祭典儀式,擴大向外界介紹少為人知的沿山馬卡道文化帶,並以「馬卡道Makatao在哪裡?」為系列活動命名。

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過去在學期間勤跑山地部落實踐社會學專業,也曾將原住民身分認同、迫害等議題融入文學作品。他表示,這些經歷讓他同理原住民當代處境。籌備活動期間,吳錦發頻頻拜訪各部落,也贊同學者簡炯仁的「馬卡道文化廊道」構想,打算將沿山公路(185縣道)上各個部落點串聯成線。

去年11月下旬,潘安全和族親們復辦50年不見的內埔老埤夜祭,他坦言:「年紀大了,心裡一直很不願意做,但沒做心裡又放心不下。」後來他轉念,並在加蚋埔、加匏朗等部落族親協助下,內埔牛角灣古令埔上的古調再次被傳唱。

今年2月萬巒鄉加匏朗部落祭典,由主乩、仙女帶領一行人前往附近民間信仰先帝廟邀請眾神同歡,回到仙姑祖廟(加匏朗部落祭拜祖靈的公廟)後,眾人接著趒戲。(編按:「趒戲」指馬卡道祭儀,參與者圍圈歌舞;「趒」音ㄊㄧㄠˊ,閩南語字彙,意思是因高興而雀躍。潘謙銘為了要精確描述牽曲時的姿態,從字典找出「趒」字,以往學者多稱「跳戲」。)

馬卡道年度幾場盛事,就在農曆年後第一輪滿月夜晚,東港溪畔的仙姑祖廟送花(送神)、金紙化為灰燼後,畫下句點。

「老一輩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我們的仗已經打完了,接下來要換年輕人。」潘謙銘認為社會風氣開放,年輕人沒有包袱,比較不會像老一輩抗拒認同;潘安全則提到,年輕夥伴擁有原住民運動經驗、網路串聯等能力,更有人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積極拜訪沿山公路各個部落。他相信透過世代間的合作,未來馬卡道族文化復振會更有進展和活力。

只有爭取復名,才能被記憶
Fill 1
原住民,平埔族,馬卡道,屏東,正名,轉型正義,夜祭
認同與復名的過程相當漫長,更多族人選擇否認身分,甚至一生中沒有機會意識自己的身分。(攝影/林聰勝)

馬卡道青年陳以箴,大學時參與學運社團、出入各種倡議場合。

在21歲以前她認為自己是漢人,白浪(原住民對平地人的稱呼)身分讓她覺得始終和原民社會隔著一道牆,「平埔朋友認為,為什麼大部分的原住民族不能理解我們400年來的處境?平埔處境其實就是原住民未來面對文化消失的困境;對我的一些原住民夥伴來說,平埔族群是陌生的,甚至有些人認為是平埔族群自己選擇的身分、歷史,是他們選擇要被慢慢漢化的。」

大學畢業前一年,陳以箴發現外曾祖父來自高樹鄉的加蚋埔部落,自己是馬卡道族後裔,身分轉折讓她有更深切的思考:「參與過原住民族運動再回到平埔身分裡,我想跟兩邊溝通。」她和幾位夥伴策畫生命敘事書寫與攝影計畫──「沒有名字的人」,希望社會大眾從閱讀平埔青年的告白中,可以多一分理解,同時化解族群間的不愉快。

她認為,獲得官方承認、爭取平埔族群復名是轉型正義的一部分。「唯有被承認是原住民族,才有可能受到法律保障,才有足夠資源傳承文化。在目前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否定你做為原住民族的事實。」她同意族群認定必須由國家機制審核是荒謬的,但是她坦言這是被統治的現實:「唯有爭取復名才能被記憶。⋯⋯沒有這股追逐復名的風氣在攪動的話,那麼平埔族群就會隨著大環境而逐漸遺忘在漢人的世界裡面。」

然而,認同與復名的過程相當漫長,更多族人選擇否認身分,甚至一生中沒有機會意識自己的身分。陳以箴認同身分後,對於母系親屬沒有族群記憶感到驚訝且憤怒,她在原民台節目上演講時感嘆:

「看似我們是自由的人,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可是對這群人(某些馬卡道族)而言,這個選項在他們有意識前就被去除了。」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已承諾要向原住民道歉,但她會呼喊平埔族群的名嗎?

聚集在東港溪畔的馬卡道、巴宰、噶哈巫、西拉雅族等平埔族親,正等著國家的具體行動,期待新政府領導者履行原住民族政策──「尊重平埔族群自我認同權,歸還民族身分及完整民族權利。」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