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酒廠要到中國設廠?──金酒移地釀酒風波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在金門人渾然不知的情況下,金酒公司去年底將金酒釀造的核心原料送到中國遼寧「試釀」,中國媒體甚至報導金酒公司與中國酒廠洽談赴中設廠事宜。過了半年多,近日因縣議員陳滄江揭露此事件才曝光,金酒公司連忙澄清「絕無此事」,然因澄清內容頗多漏洞,讓金門人開始關注現任縣長陳福海在此事的角色。

5月底是金門縣議會總質詢的階段,在縣長陳福海進入議會備詢前的5月25日,縣議員陳滄江透過媒體揭露,金酒公司於2016年底派遣技術人員赴中國遼寧釀造金門高粱酒,機密配方恐外流的新聞,引起金門內部一片譁然,陳福海面臨突如其來的議題,命金酒公司迅速公開澄清。

金酒公司第一次出面澄清重點,強調該公司只是到中國進行「試釀」,並沒有要去設廠的打算,涉及釀酒的主要核心材料──「麥麴」,為該公司技術人員親自帶去,且麥麴的製作和各地方的環境差異有關,故沒有被複製的可能性,更沒有所謂配方外流的問題。但金酒公司第一時間的澄清,非但未能釋疑,反被外界發現「麥麴真的可以外流到金門以外地區!」金門人對此感到不可置信,更加關注其中不尋常之處。

記者針對此事深入調查,發現拿去試釀的麥麴,是從產酒品質較佳的金城廠(舊廠)產出,該廠基層生產班人員透露,去年年底該廠製麴班特別準備了兩棧板的麴粉,相關人員詢問這些麴粉要做什麼用?製作人員回應「要運去大陸的啦!」再深入問到,「運去大陸要做什麼用?」對方回說,「毋知啦!頂面交代ㄟ
閩南語:「不知道!上級交代的。」
,做就對啊!」

他說,麴粉就是廠內釀酒使用,所以絕對不會有「出貨」到廠外的情況,而去年年底的情況,雖然有些蹊蹺,「但人家說是上面的人交待的任務,我們就照辦,並沒有再去了解那麼多。」

陳滄江曾進一步要求金酒公司報告,帶去中國的麴粉數量與用途,金酒公司於6月12日函覆,「提領酒麴乙批共計1,600公斤,分別運往遼寧省鐵嶺市山雁王酒廠及朝陽市凌塔酒廠進行釀酒試驗,以上2廠各用麴800公斤。⋯⋯本案金酒技術人員全監控,酒麴並無剩餘。」

針對金酒公司的答覆,陳滄江在6月14日金酒公司專案報告會議質詢表示,根據資深製酒人員估算,用1,600公斤的麴粉,必須投料1萬6,000公斤的高粱料,經拌麴、蒸煮、發酵、出酒等製程,保守估計可釀出60度高粱酒3,200公升。如果用600cc裝瓶,可盛裝5,333瓶。

陳滄江質疑,金酒公司發言人吳伯揚對外說明金酒公司到東北試釀酒,只出酒60公升,和3,200公升差距如此之大,「東西到哪兒去了?還是金酒公司在說謊?」

面對陳滄江的質疑,金酒公司技術副總張國原澄清,60公升確實是錯的數據,至於陳滄江追問實際數量為何?張國原僅表示,「要回公司查成果報告!」陳滄江再追問,1,600公斤的麴粉出廠是如此重大的事情,「是誰核定出廠?出廠以後的相關程序為何?」金酒董事長黃景舜在議場也未正面答覆,只是不斷重複,「這種東西我們都是有按程序處理的!」不願回答最終出廠的核定人。

中國建廠報導,金酒公司否認

為什麼對釀酒數量斤斤計較?陳滄江說,這跟傳言多時的金酒投資設廠有關。他舉出中國媒體的報導,一份是「遼寧華新建設集團」網站上的新聞稿〈酒香浓郁映朝阳 喜贺金酒大陆首酿成功〉,內容寫道:

金酒試釀小組一行四人於2016年12月25日抵達朝陽,在淩塔酒廠的試驗場地,完全按照金酒釀造製程,成功完成了釀酒生產作業。經鑑定,試釀生產的高粱酒味道與本土生產的味道相似度在80%以上,醇度、酸度等各項指標也與本土產品非常接近。試驗的成功得到了試釀小組的肯定,試釀小組也表示將試驗成功的結果彙報到金酒公司,推動金酒東北分廠項目在朝陽落地建設。

該報導並附有朝陽廠區人員和金酒技術人員合照的照片。另一份是節錄自「華夏經緯網」2016年10月28日發佈的消息:

10月27日,白英部長、王建軍主任、徐亮副主任一行三人赴廈門就金門酒廠在鐵嶺昌圖建設酒廠項目進行進一步對接、洽談。中華金門海峽兩岸事務交流協會陳聰財、金門縣政府秘書黃世丞、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部門同志熱情的接待了鐵嶺考察團一行。洽談中,金門酒廠代表表示,前幾次已經先後來到鐵嶺國興酒業公司、鐵嶺聖母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昌圖縣古城酒廠以及遼寧山雁王酒業有限公司進行考察,⋯⋯不久將再次考察昌圖,達成實質性建廠合作協定。

對於陳滄江所舉的報導內容,金酒公司並未直接回應,而是以董事長黃景舜在議會答詢內容:「目前法令規定榖類產品赴外投資尚未開放,故金酒無法去東北建廠」作為對外說明的標準答案。面對追問,「如果法令開放了,金酒會去大陸建廠嗎?」金酒公司態度則是諱莫如深。

金門縣議員陳玉珍認為,「這個問題當然不是金酒能答的,這是縣府層級的決策事宜,是否要去大陸建廠的態度得從縣府的資料中了解。」她提出手中掌握的縣府資料說明,一份是由縣府「約聘秘書」黃世丞於2016年6月16日撰寫之「金門縣政府組團赴大陸廈門與遼寧省鐵嶺市研商書法暨旅遊交流活動業務對接」出國報告,一份是2016年10月20日,由縣長陳福海主持的「金門縣政府政策小組第六十五次會議」的會議紀錄。

陳玉珍表示,在黃世丞的出國報告中明列「金酒赴鐵嶺設廠之可行性」:

  1. 金酒公司設廠事宜囿於投資法規限制,待相關法令鬆綁後再行研議,惟近期可請金酒公司就鐵嶺環境因素,先行研擬金門高粱酒於鐵嶺市試釀計畫。
  2. 基於東北各省對白酒喜好與需求,鐵嶺方希望金酒公司研議於鐵嶺市設立營運點,藉此開創金酒於東北的廣大市場。

她說,從報告中可見,黃世丞該行就負有考察金酒赴鐵嶺設廠可行性的任務,只是基於法令的限制,無法直接建廠,卻帶回了以「試釀」作為無法立即建廠的替代方案。

陳玉珍進一步分析,黃世丞2016年6月份帶回因法令限制無法直接建廠的報告,但並未打消縣長執行東北建廠的想像,因此在10月20日的會議中,陳福海當著金酒所有列席的主管作出結論,「(二)為因應未來兩岸合作上更為緊密及市場的開拓,請金酒公司審慎評估於大陸東北設廠的可行性,並於一個月內提出。」

她指出,那份會議紀錄11月初發到金酒公司,但根據陸媒報導,在10月20日那場會議之後,不到一週的時間,金酒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管理階層代表,分別到了東北進行試釀、到廈門與東北的政府幹部接觸洽談,可見金酒釀酒技術開拔到中國遼寧,是一宗持續不斷的計畫。

試釀計劃曝光,金酒危機處理啟人疑竇

面對議會舉證歷歷的質詢,金門酒廠立刻啟動危機處理程序,連續2天召開記者會及發佈新聞稿定調「技術交流」,意在解釋2016年年底連續到東北的酒廠去進行試釀,是為了證明金酒的核心原料「很強」,在極地零下20度的寒冷環境也能釀出和金門在地品質相差無幾的酒;同時又讓參與試釀計劃的技術人員出面表示,這種交流經驗甚為難得。

揭發此案的議員陳滄江表示,對金門人來說,金酒公司就是金雞母,任何動作都應該有商業上的效益,但「技術交流」看不出來對金酒商業利益或是品牌效益有任何好處,反而是讓核心原料離開金門,徒增未來經營上的風險。

金酒公司則透過其工會成員在金門的網路社群中,貼出金門縣議會曾2次提案要求金酒評估中國設廠的歷史新聞,間接說明中國建廠評估的動機來自於議會,意欲撇清與縣府有關甚至是縣長主導的猜測。

但在6月14日議會專案報告會議中,陳滄江、陳玉珍連番質詢金酒公司「是誰決定要金酒公司去東北作建廠考察及試釀的?」之後,金酒公司技術副總張國原答覆指出,「是縣府政策小組決定的!」

陳滄江說,由於金酒急於切割縣長和縣府的決策責任,反而讓金門人更加懷疑這其中的蹊蹺,他更指出此項風波的重要人物,是曾在中國媒體相關報導中出現的陳聰財,和其任會長的「中華金門海峽兩岸事務交流協會」。

縣長椿腳參與公共事務,引人非議

陳聰財是誰?陳滄江表示,他是目前金門最大姓氏「潁川堂金門縣陳氏宗親會」現任理事長陳聰泉胞弟,任宗親會「大陸事務辦公室總幹事」之職,他個人還成立了「中華金門海峽兩岸事務交流協會」,並擔任會長。

曾經參與陳福海競選縣長團隊的核心人士表示,陳福海2014年選舉時,因其無黨派可依,便透過陳氏宗親會「提名」的方式出馬競選,其中全賴理事長陳聰泉和總幹事陳永明(
在陳福海當選縣長後,他先任金酒總經理,現轉任民政處處長。
)為其奔走和操盤。

該人士回憶指出,選舉期間陳聰泉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攏合陳氏家族的選票,也就是所謂「老陳」票,檯面上聚合及為陳福海站台的工作為陳聰泉負責,至於檯面下組織動員、傳統出遊和宴飲等選舉活動,則都是陳聰財來往於金廈之間運作。

陳滄江質疑,金酒到中國朝陽去試釀金酒,金酒人員到廈門開會,甚至「藍八縣」首長到北京參訪,陳聰財都坐在席間,但陳聰財既不是縣府的官員,更沒有任何的公職身份,只是用一個民間團體的身份,就可以參與這些重要的公共事務,金門有幾百個協會團體,怎麼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對於陳聰財和「中華金門海峽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的角色,陳滄江形容,他到過該協會廈門的辦公室參觀過,此次在華商網上金酒人員和鐵嶺市代表排排坐開會的那間會議室,就是該協會的會議室。他說,會議室內的兩邊都掛立著旗子,令人側目的是其中一邊立著3支金門縣政府公家單位才會放的縣旗,這協會的擺設儼然是可以代表金門縣政府的駐廈單位。

陳滄江也在6月14日質詢時,舉出陸媒報導的照片,以及他自己親自到廈門該協會辦公室拍攝照片為證,質疑陳聰財以及該協會在陳福海主政的縣府公共事務中,尤其是在這宗金酒試釀案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試釀案已對金門帶來傷害

在將近一週時間內,無論金酒或是縣政府無不極力「滅火」。事實上,金酒到中國設廠屢有傳聞,但金門人始終難以接受。

一位前縣府官員表示,金酒在中國的營銷一直不順,最重大的原因就是「山寨」問題,也就是仿冒品牌及山寨品牌量大價低,造成金酒的銷售狀況不佳,其嚴重情況是在中國大街上買不到真的金酒。

Fill 1
金酒公司。高粱
金酒在中國的營銷一直不順,最重大的原因就是「山寨」問題。圖為金門店家販賣的金門高粱。(攝影/王文彥)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是金酒若以原裝進口酒到中國銷售,必須課徵62%以上的稅率,讓真的金酒在價格上失去市場競爭力,但是品牌效應卻讓山寨金酒大賺其錢。

早在2010年時,金酒經營團隊就已發現這個問題,本欲採取強化品牌,弱化「MIK」(Made in Kinmen)的迷思,規劃在廈門成立灌裝、包裝廠,但釀酒依然保留在金門本地,酒基以農產半成品進入中國,金酒在中國的包裝標示為「MIC」(Made in China),如此可避免進口酒的稅率,但又能保證酒品是「金門高粱酒」的原汁原味。不過這計劃因團隊更迭,無疾而終。

縣議員陳玉珍強調,不論用什麼方法降低成本,都不能把金酒的核心生產地外移。這次移地試釀的事件,在她來看是犯了大錯。現在不論是否要去中國建廠,金酒的人就是去了東北試釀,媒體也報導了,按照中國人作生意的手法,一定會從這次試釀成果所留下的紀錄中摘取素材,形塑「金酒技術深植鐵嶺」、「朝陽獲金酒釀造傳承」等印象,成為其有心製售山寨金酒的行銷話術。金酒公司口中的「技術交流」,更將成為中國酒商口中的「技術傳承」。

她說,中國消費者不會在意麴粉是不是金酒作的,更不會在意金酒是不是真的到東北設廠,基於品牌認識和認同,只要中國這幾個酒廠拿出這些「技術交流」的文本和圖像,證明金酒釀製到過東北,就足夠釣出消費者口袋裡的人民幣。然而,金門和金酒卻是一毛都賺不到,更重要的是正版的金門高粱酒會更難賣,這不是傷害金門和金酒嗎?

一位縣府退休官員則表示,前縣長陳水在曾被傳出到廈門成立金廈露公司釀造金酒,以及販售金酒股條事件,導致陳水在的政治生涯終結。此次金酒移地試釀風波,是否會對陳福海下次選舉帶來不利的影響,已備受金門各界矚目。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