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新聞專題:與Omicron共存時代

兒童疫苗Q&A

疫苗提醒聯絡簿──打COVID-19疫苗,我該擔心嗎?
(插畫/鄭涵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中心德目】防疫

【今日功課】了解兒童COVID-19疫苗

【內容說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今年(2022)開始,台灣兒童感染個案快速增加,0~9歲以及10~19歲,今年1月1日到5月3日為止,分別佔全台灣確診總人數的10%左右,新北市一名2歲小朋友更不幸因為病情嚴重、治療無效而死亡。

為了讓同學們有多一層防護,在疫苗接種評估專家、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下,5月開始,6~11歲兒童也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之前大家看到爸爸、媽媽和阿公、阿媽在討論要不要打疫苗,現在,要輪到你們了。大家一起了解疫苗的原理、打或不打會面對的問題,並與父母或身邊信任的大人一起討論。

【授課老師】今天來替大家上這堂課的是兩位醫學專家,分別是台大醫學系黃韻如教授,以及台大小兒部蔡宜蓉醫師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專家頭像
(插畫/鄭涵文)
  • 台大醫學系黃韻如教授:人稱Ruby老師,暱稱永媽,對,就是阿永的媽媽。是一位有源源不絕瘋狂點子的醫師科學家,是婦產科醫師,也是做癌症研究的科學家,還在大學開了一堂月經課喔!在COVID-19期間,寫了不少給大人看的文章,分享國際防疫的經驗,現在也來跟孩子們聊聊喔!
  • 台大小兒部蔡宜蓉醫師:大小朋友們都叫我宜蓉醫師。是資深小兒科醫師,專門幫小朋友處理腎臟方面的問題,一起陪伴大小朋友共同對抗疾病度過難關。
問題1:疫苗為什麼能給我們保護?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1
(插畫/鄭涵文)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打疫苗的目的是什麼?大家從出生開始,每個人都會有一本健康手冊,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從小嬰兒時期開始所接種的疫苗。因為疫苗是從這些會讓我們生病的病毒或細菌裡面,找出一些長得很像讓我們生病的病毒或細菌,但是又不會讓我們生病的物質,製作成疫苗,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預防針」

疫苗的設計原理,是把病毒和細菌某些重要的特徵打入身體,當作假的敵人,來訓練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預先認識它們,例如產生抗體,讓我們的身體透過這樣的「練習」來記住壞人的長相,然後產生保護力。當真的敵人入侵,也就是病毒感染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免疫大軍就會記起當時的情況,開始作用產生保護力,來對抗這些入侵的病毒細菌壞蛋。

問題2:COVID-19疫苗是怎麼做的?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2
(插畫/鄭涵文)

COVID-19疫苗也是一樣的原理。COVID-19病毒上面有一個像皇冠的物質叫做棘蛋白(Spike Protein),疫苗就是利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的身體產生這個棘蛋白,而形成保護力。例如同學們可能馬上要接種的莫德納疫苗或輝瑞BNT疫苗是屬於mRNA疫苗,它是利用病毒的mRNA打到身體裡,讓我們的細胞產生COVID-19的棘蛋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認識COVID-19病毒。

COVID-19疫苗有很多不同的製造方式,有時候會用沒有毒性的另一種病毒當「載體」,就像是為COVID-19病毒的遺傳物質建造一個進入我們身體細胞的「特殊的交通工具」,把它們送進我們的身體裡面,讓棘蛋白產生,就可以訓練我們身體的免疫大軍,大家聽過的AZ疫苗,就是用腺病毒當載體。

也可能有同學會問:「是不是直接把這棘蛋白打到身體就好了呢?」沒錯,還有一種疫苗就是直接將棘蛋白重新組合,叫做「重組蛋白」疫苗(像是台灣國產疫苗高端,就是用這類技術),讓它作為身體免疫大軍訓練的對象,產生足夠的保護力。

問題3:這個疫苗不是做給大人打的嗎?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3
(插畫/鄭涵文)

決定疫苗要做給什麼樣的人打,要看看讓我們生病的這些病毒或細菌會常常發生在哪一個年齡層的人身上。例如,小朋友常常會得到腸病毒,大人比較不會,所以腸病毒的疫苗是做給小孩使用的,大人不需要。

這次COVID-19的病毒感染,大人、小孩都可能被傳染的,所以需要有疫苗來保護大家。疫苗被核准可以大規模施打前,都會做「臨床試驗」,找一群健康的人作為第一批打疫苗的自願參與者,看看疫苗安不安全,也看看打了疫苗的人是不是不被病毒感染。COVID-19疫苗一開始是做大人的臨床試驗,證明對大人有保護力、不會被病毒感染,以及就算得到COVID-19也不會生嚴重的病。但是打在大人身上安全有效,不見得打在小孩身上也會安全有效,所以也必須要做小朋友的臨床試驗。

在今年1月,一個國際醫學報告中,由2,285名5至11歲兒童所參加的臨床試驗,針對第一次感染COVID-19的小朋友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1,450名有完成施打第二劑疫苗的小朋友,只有3人感染COVID-19;而736名打到安慰劑(通常是生理食鹽水或維他命調成的,不是真的疫苗)的小朋友,則有16人感染COVID-19。這表示,COVID-19疫苗有90.7%的效果能夠保護小朋友們不會產生有症狀的感染,所以現在除了大人版的疫苗,也才有小孩版的疫苗。

由於小朋友的免疫系統還在發育,一次打跟爸爸、媽媽一樣成人劑量的疫苗,免疫系統會招架不住。就像是一下子出現太多要來訓練免疫細胞的假壞蛋,小朋友身體裡的免疫系統會超載,一時反應不過來(有沒有像是老師出了太多作業的時候呢?),所以小孩版打的疫苗劑量要減低。

問題4:幾歲的小孩才能打呢?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4
(插畫/鄭涵文)

目前COVID-19的疫苗,去年(2021)已經開放給12歲以上的大孩子接種,今年5月開始,6到11歲的同學也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不過,5歲以下的小小孩,COVID-19疫苗的許可國外廠商還在申請中,所以還沒有疫苗可以打。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護5歲以下的弟弟、妹妹們。

台灣目前兒童疫苗施打的對象和方式
  • 12~17歲

接種劑量與成人相同(每劑100微克),打完第一劑後間隔12週以上可打第二劑,兩劑的基礎劑都打完、也沒有不舒服的人,5個月後可打追加的第三劑,第三劑的劑量減半。輝瑞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都可以打,兩種品牌也可以混打。

  • 6~11歲

接種劑量方面,莫德納疫苗為成人的一半(每劑50微克)、輝瑞BNT疫苗則為成人的三分之一(每劑10微克),打完第一劑後間隔12週以上可打第二劑,第三劑的追加劑還沒有開放打。這個年齡的小孩,台灣第一波是提供莫德納疫苗,不過政府也已採買到了輝瑞BNT兒童疫苗,預計5月中可以送到台灣。

問題5:不同品牌的保護力有不同嗎?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5
(插畫/鄭涵文)

目前在全世界使用於兒童與青少年的COVID-19疫苗,僅有剛剛上面提到的mRNA疫苗,它們的廠牌包括莫德納(Moderna)與輝瑞BNT(Pfizer-BioNTech)。輝瑞BNT比莫德納先完成兒童臨床實驗數據,因此比莫德納先取得美國的授權,現在使用的國家比較多,不過,這2支疫苗同樣都還是在「緊急授權」(EUA)下使用(就是已完成臨床試驗,初步效果和安全達到標準,雖然還沒有成為正式上巿的產品,但在疫情緊急狀況下先核准使用)。

目前全世界所進行的實驗中,在12至17歲的青少年保護效果比5至11歲好一點。輝瑞BNT對兒童最早的臨床試驗,可減少90.7%的感染,實際大規模接種後降到50、60%,效果有逐漸降低,但是可以降低感染後變成嚴重疾病的機率。​

針對最新流行的Omicron病毒保護力,還沒有大規模的研究數據。但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在3月底公開的研究,5至11歲兒童接種輝瑞BNT疫苗,感染Omicron的住院風險可降低約三分之二。在澳洲的臨床試驗報告中,打完第二劑莫德納後,6至12歲的兒童對於Omicron的保護效果比12至17歲的青少年族群稍微低一點,但是都還比大人的效果好一點。

問題6:打疫苗前可以做什麼準備減少不舒服?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6
(插畫/鄭涵文)

打預防針前一天,只要好好休息,放鬆心情就好。隔天記得吃早餐,不需要先服用特別的藥物來減少不舒服的情形發生。

如果剛好要打疫苗前有發燒或急性的疾病,例如感冒、急性腸胃炎或肺炎等,就等到病情穩定或身體恢復健康之後再來接種疫苗。

問題7:打完疫苗該注意什麼事?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7
(插畫/鄭涵文)

大部分同學在剛剛打完疫苗後,可能會有一點點輕微的不舒服,包括打針的地方會痛、頭痛、覺得比較累、精神不好等,也有少部分同學會有發燒或肌肉痠痛的現象,這些不舒服的比例,接受莫德納疫苗注射的同學會比接受輝瑞BNT疫苗高了2至3倍。不過這些情況並不會太嚴重,大多會在48小時內消失。

大家也要注意,在打完疫苗後如果發燒超過48小時,或有胸痛、呼吸困難或呼吸變得比較快或比較喘,運動時出現胸口悶悶不舒服,或者沒有力氣爬樓梯或走路、頭暈、心跳加速、全身皮膚上出現紅疹等,這些是比較嚴重的症狀。大約是每100萬個小朋友會有2至4人出現嚴重症狀,有這些嚴重反應要趕快跟爸爸、媽媽說,儘早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且告訴醫師相關症狀、出現的時間以及疫苗接種時間,讓醫師做診斷參考。如果這些情況為疑似疫苗接種後所產生的嚴重不良事件,可經由醫療院所或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至「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進行進一步的判斷與協助

問題8:大家都可以打疫苗嗎?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8
(插畫/鄭涵文)

有一些同學,可能因為本來就有特殊疾病,例如癌症、器官移植、自體免疫疾病等,長期使用抑制身體免疫力的藥物,這些藥物因為會抑制身體免疫能力的產生,所以如果在使用藥物期間又去打疫苗,可能沒有辦法達到施打疫苗的效果。但是,這些同學免疫力比較差,如果感染COVID-19病毒,又可能比較危險,需要有一定的保護力。這些同學在打疫苗前,應該要跟原來的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與用藥的計畫,不然本來的病情沒有獲得好好控制,也錯過施打疫苗的時機,反而變成容易感染COVID-19。

另外,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或是服用抗凝血藥物、曾經對其他藥物或疫苗過敏,或者有嚴重心臟病,像是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炎性心臟疾病、擴張型心肌病變、心臟衰竭或曾經接受心臟移植的同學,在接種疫苗前也要記得跟原本的醫師先討論,適不適合注射COVID-19疫苗。

問題9:政府可以強迫我們打疫苗嗎?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9
(插畫/鄭涵文)

在同學接種疫苗前,學校老師應該會先發疫苗接種意願書,上面會對同學們即將接種的疫苗詳細說明,包括疫苗的種類、打疫苗前與後該注意的事項、以及之後可能會有的不舒服狀況等。

所以當同學拿到意願書後,可以好好地跟爸爸、媽媽討論。有任何疑問,同學可以請大人協助諮詢醫師或者是醫療院所,覺得自己適合再接種,政府並不會強迫同學們接種疫苗。各方評估過後,在意願書上勾選出你們共同討論後的決定,並且請爸爸或媽媽簽好名字與日期,再繳回給學校老師。

問題10:如果沒有打疫苗,可以怎樣保護自己?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10
(插畫/鄭涵文)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施打COVID-19疫苗,不論在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一定要記得好好洗手、乖乖戴口罩,注意手部清潔。如果沒有洗手,千萬不要用髒的手去揉眼睛或鼻子,以免病毒壞蛋藉由接觸進到身體造成感染。

另外,也要小心自己有沒有受到感染,大部分的小朋友在受到COVID-19病毒感染時不見得有症狀。不過如果自己有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或喉嚨痛的症狀,在現在病毒大流行的期間,可能還是要小心是否是被COVID-19病毒感染。這時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先利用快篩在家裡進行檢查,如果有問題或有比較嚴重的症狀,像是發燒超過48小時、持續高燒(體溫超過39℃)且冒冷汗、呼吸困難或急促、活動力下降沒有精神、超過12小時沒有小便、或者一直持續嘔吐、頭痛或腹痛的現象,就必須趕快到醫療院所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因為目前小朋友大多數都還沒接種疫苗,所以政府對於小朋友們的保護方法,是以「匡列」的方式來減少小朋友之間的傳染。也就是說,當班上有同學或老師確定感染COVID-19時,為了減少因為接觸同學而被傳染的機會,就會需要讓有接觸的小朋友與老師暫時在家利用網路上課,等到可能的傳染期間過了,再回到學校上課。

問題11:打完疫苗我就不用害怕COVID-19了?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11
(插畫/鄭涵文)

打完疫苗之後我們面對COVID-19的病毒感染就多了保護力,的確不用害怕。不過從上面提到的臨床試驗結果,我們可以知道,打了疫苗不是百分之百不會被病毒感染。還是有少數打完兩劑疫苗的小朋友,可能有機會被病毒感染,我們稱為「突破性感染」

突破性感染是怎麼發生的呢?

這一次COVID-19的疫情,病毒經過了好幾波的基因突變,每一次的基因突變都讓病毒得到新的能力,例如更容易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這些基因突變,就像是不停變裝有新把戲的忍者一樣,所以用原型病毒製造的疫苗,訓練好我們的免疫系統,有可能辨認不出新的變裝病毒。當病毒的突變剛好躲過疫苗研發時的設計,我們身體對病毒的防衛就會降低。

或者,當我們打完疫苗過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免疫系統有點鬆懈了,讓病毒有機可趁,就好像是太久沒有練習對付忍者的招數,生疏了,也會出現突破性感染。

雖然病毒不斷突變,不過,我們的身體打過疫苗,免疫系統被訓練過,還是能保護我們的身體。打過疫苗的人,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後,大都不會引起太嚴重的症狀,可以保護我們不會生嚴重的病。這就像是有練習對付過忍者,就算遇到了變裝的忍者,比完全沒有看過忍者要來得不害怕!

問題12:大家都乖乖打疫苗,病毒就會消失了嗎?
Fill 1
兒童omicron疫苗提醒聯絡簿12
(插畫/鄭涵文)

我們都希望能有這麼一天,世界上的病毒都可以因為大家乖乖打疫苗而消失。不過,病毒能夠在生物界繼續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病毒為了要能夠在宿主(也就是被感染的生物)中存活,會發展出一套逃脫宿主免疫系統防衛的方法,例如病毒自己產生各式各樣的基因突變。對,就是大家聽過的適者生存的演化。

當夠多的人都打過疫苗或是被病毒感染過了之後,病毒有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可以感染的人了,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慢慢看到病毒在生物界不再那麼活躍,這樣的狀況我們稱作「群體免疫」。意思就是所有的人都對於病毒有了金鐘罩,所有的人有集合起來的免疫保護力。在這次的COVID-19疫情,我們還不知道會不會有「群體免疫」的那一天。如果有,那麼現在打的疫苗就可以保護我們很長的時間,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就會像預防流行性感冒一樣,一段時間就需要重新打一次疫苗。

當我收到COVID-19疫苗接種意願書,該怎麼做?

最近,大家都收到學校發給同學們的「莫德納 COVID-19 疫苗6至17歲接種評估暨意願書」了,律師吳俊達幫大家解說,拿到這張通知單後,同學們可以這樣做:

  1. 針對上面Ruby老師、宜蓉醫師的解釋,還有什麼不了解或不清楚的,再和身邊信任的長輩,老師、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等一起討論。
  2. 拿到意願書後,你們有7天的時間,可以仔細考慮,打疫苗和不打疫苗、對自己的好處和壞處,再做出決定。
  3. 意願書最後必須由監護人、法定代理人或關係人,和你一起簽名。一般父母就是你的監護人,若是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同學們,可以詢問老師或同住的長輩,找到可以代表你的監護人、法定代理人或關係人,你可以和他們一起討論後簽名哦。

另外,政府也已採購到了輝瑞BNT兒童疫苗,預計5月中會到達台灣,如果已簽了莫德納疫苗接種同意的人,衛福部表示,也可以取消,重新選擇。

※想看更多深度兒少新聞報導,請至《少年報導者》官網

索引
問題1:疫苗為什麼能給我們保護?
問題2:COVID-19疫苗是怎麼做的?
問題3:這個疫苗不是做給大人打的嗎?
問題4:幾歲的小孩才能打呢?
問題5:不同品牌的保護力有不同嗎?
問題6:打疫苗前可以做什麼準備減少不舒服?
問題7:打完疫苗該注意什麼事?
問題8:大家都可以打疫苗嗎?
問題9:政府可以強迫我們打疫苗嗎?
問題10:如果沒有打疫苗,可以怎樣保護自己?
問題11:打完疫苗我就不用害怕COVID-19了?
問題12:大家都乖乖打疫苗,病毒就會消失了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