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需要下一座園區?竹科三期更名重啟紀事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6月2日,近千人擠爆新竹縣竹東鎮二重國小活動中心,有綁著「拼命」頭巾的老農,也有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公民團體,他們齊聚在此,為的就是爭議30年的「竹科三期」都市計畫案,可能再度重啟。「莫讓良田變回憶,莫讓好水灌水泥!」場外公民團體齊舉標語召開記者會,場內自救會也拉起布條,要求「立即解編,還地於民」。

位在工研院四周,這一片仍保有農業聚落型態的竹東土地,自1987年即被國科會相中作為「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預定地,完成用地變更後,從農地變成工業用地。但當時農民抗爭劇烈,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於1990年主動呈請國科會放棄辦理徵收,僅成功徵收新竹市轄金山面聚落的土地。乃至1995年,國科會諮詢小組決議解編土地使用分區,並於該年開始辦理「恢復原使用分區」的專案通盤檢討,但最後仍不了了之。

那是農民第一次擋下科學園區的開發案。而這30年間,竹科在竹苗一帶除了竹東,也相中了時任立委劉政鴻大力爭取的苗栗後龍灣寶設置「竹科四期」,1995年同樣遇到農民組織抗爭,於是轉往竹南、銅鑼設置;過去20年來,又有龍潭園區、宜蘭園區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相繼設立。在園區已四處另覓土地下,農民以為不用再擔心科學園區進駐竹東,沒想到6月2日這場說明會,又讓農民陷入農業聚落被工業區蠶食鯨吞的憤怒。

諷刺的是,1995年擋下竹科四期的後龍灣寶農民,2008年也同樣面對到已是縣長的劉政鴻重啟計畫;就在同一年,新竹縣長鄭永金自2002年主導重啟的竹科三期計畫,也於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不料受縣府委託進行開發的「廣昌資產管理公司」得標後,爆出創辦人李宗昌等不法侵佔公司財產3億元,判刑定讞後,2016年底縣政府與其解約,竹東農民再度逃過一劫。

辛苦擋下的開發案在多年後死灰復燃,對比兩地農民處境,竟是如此相似。而這次,竹東農民面對的是竹科三期的第二度死灰復燃。

當天場內,大批人潮聚集在服務台前,爭相詢問自家土地列入徵收範圍的情況;頭綁「拼命」頭巾的老農,聽著台上顧問公司經理充滿計畫書與數字的簡報,在台下頻頻搖頭,時而呵欠連連。各種意見者輪流上台發言,到了發言順位第9號的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發言時,迎向了居民憤怒的高峰,反對方全數蜂擁到官員台前,舉出預先準備的「官商勾結搶民地」、「假議題、真搶劫」白布條,高喊「立即解編、還地於民!」口號後便蜂擁離去,留下現場一片空盪。

場外也有支持方擺攤發送杯水、舉大聲公呼籲支持竹科三期,一問之下對方遞出名片,原來是「文明房屋仲介經紀有限公司執行長曾文欽」。「開發v.s.解編」的各方角力就此登場。

竹科管理局說「跟我們無關」,新竹縣政府為誰忙?

新竹縣政府在說明會簡報中,先說明「原規劃為科學園區之目的已不符合目前之土地需求」,因此將原本「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更名為「竹東鎮(工研院暨附近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然而在細部計畫書中,仍設立「未來亦將作為高科技產業發展之用」的「產業專用區」78.07公頃,佔計畫範圍面積18.97%。

「竹科周邊土地」變更為工業區的土地開發邏輯仍延續下來,然而,台灣真的還需要更多工業區嗎?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許增如受訪時表示,此次新竹縣政府在竹東的產業專用區規劃,「跟我們沒有關係,難為他們作保證」。她表示,竹科管理局目前仍在盤點園區用地,以「舊地更新改建」的方式,供給廠商更多產業用地;目前科學園區唯一的擴建規劃,僅有因應台積電設立研發中心,預計徵收位於新竹市寶山鄉的29公頃土地,與竹東這塊地無關。

至於佔竹科年營業額9成的「積體電路」與「光電產業」,目前是否有土地需求?許增如表示,以全球市場布局來看,需求還在成長的是半導體產業,但半導體產業的量產都已遷往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光電產業則較無擴廠與土地需求,而是往高附加價值與先進應用發展;「這兩個產業在竹科大概就這樣了,」她說。

但她也強調,科學園區的主力產業沒有需求,不代表其他新興產業不需要:「產業在新竹地區是蓬勃發展,很多廠商確實有土地上的需求。」尤其「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無污染且附加價值高,最近成長幅度反而比半導體及光電產業多,是有土地的需求。

不過,針對新興領域產業實際上有多少土地需求?許增如表示,由於竹科附近已無擴充用地,因此竹科管理局沒有做過調查,也沒有相關數據。

既有園區土地不夠因應產業需求?過時調查無法回答

根據竹科管理局統計,至2017年6月止,竹科管理局轄下6大園區,仍有75.6公頃土地可供出租。除新竹、竹南兩園區土地出租率達100%,銅鑼、宜蘭園區仍有閒置情況。距離竹科三期預定地40分鐘車程的銅鑼園區,閒置土地面積達33.15公頃,土地閒置率46.44%,實際進駐廠商僅有7家;距離竹科三期僅30分鐘車程的龍潭園區,雖然土地閒置率僅6.3%,然實際進駐廠商亦只有8家;宜蘭園區閒置情況最嚴重,閒置土地面積32.32公頃,土地閒置率竟高達95.56%,僅有3家廠商進駐。

竹科6大園區土地出租狀況
資料來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統計至2017年6月,7月12日發布

民間團體質疑,新竹縣政府是否有對產業用地需求做過詳盡調查,以避免劃設後卻淪為「蚊子園區」;如果沒有,應先行解編,未來若有產業需求,也應回到國土計畫架構下,細部盤點天然資源、評估檢討合適區域發展定位後再新訂都市計畫。

然而,翻開細部計畫書,新竹縣政府針對廠商意願的調查分析卻沿用2002年所做的舊資料,當時尚無鄰近的銅鑼科學園區,發出682份問卷僅回收198份,其中112家廠商表達有意願投資設廠;對比於16年後的今天,產業真實需求為何,有擴廠需求、投資意願高的產業別為何,該份報告並無重新調查。

弔詭的是,計畫書亦盤整新竹市產業用地情況,承認新竹縣內工業及非都市土地丁種建築用地
指在非都市土地編定供工廠及有關工業設施建築使用之土地。依「製定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圖及編定各種使用地作業須知編定原則表」規定,丁種建築用地除會出現在工業區外,亦可能出現在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鄉村區、森林區、山坡地保育區、風景區、特定專用區。
使用率偏低,工業區閒置率達62.33%,丁建閒置率47.87%,尚未利用土地面積合計達438.78公頃。

是否真有廠商向新竹縣政府表達缺地需求?還是這次都市計畫變更是另有目的?在截稿前我們兩週內三度約訪新竹縣政府,新竹縣政府都以「行程已滿」為由表達不便受訪。

國家政策以釋出既有閒置土地為主

然而,即便廠商在新竹地區或有產業用地需求,國家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目前主要以釋出既有閒置園區用地為主。

2017年11月,行政部宣布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的3項措施,包含「公有土地優惠釋出」806公頃、「政府開發之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589公頃及「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519公頃,前兩者皆是針對既有未使用園區土地,配合立法院於2017年11月與2018年5月分別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科學園區設置條例》兩大修正草案,建立「強制拍賣」機制,未來出租或售出卻閒置
經濟部對「閒置」定義為「取得產業用地之使用權或所有權後逾3年未建廠或雖建廠,未見主要機械設備者」。
的產業用地,在公告通知、罰緩、協商等程序後仍未提出改善計畫者,將可逕行強制拍賣。

由此可見,從行政院、科技部到竹科管理局,目前政策上皆是以釋出既有未使用園區土地為主。雖然行政院相關措施中仍包含「輔導地方政府新設園區」項目,但在目前釋出資訊中,12處新設園區並未涵括新竹縣府這次欲劃設的產業專用區;依政院政策,若達成預期目標,不包含竹東三期在內,預計到2022年時,即可提供「1,442公頃」產業用地,已可滿足經濟部預估屆時的「1,266公頃」產業需求。

切割破碎規劃,恐破壞農業整體環境
竹科三期的重點土地使用計畫示意圖
資料來源/擬定竹東鎮(工研院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書(2018/5);疊圖重製/竹東產銷班

回到這次新竹縣政府的細部計畫內容,可以看出土地使用現況,除「雜林」(28.46%)外最大宗為「農業使用」(27.27%),佔比超過四分之一,共123.8公頃;然在都市計畫變更後,土地主要規劃為3種用途:「住宅區」、「產業專用區」與「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其中住宅區佔最大宗,佔比21.8%共80.75公頃,產專區其次,佔比21.08%共78.07公頃。

這次主要計畫相較2008年「第686次都委會審議折衷方案」的變動,可以看出縣政府刻意將抗爭較劇烈的「竹東鎮雜糧產銷班」與「二重埔自救會」成員集中分布的兩片土地,劃出區段徵收範圍並劃設為「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同時也將有「炒地皮」質疑的「住宅區」縮減57公頃;不過在「產業專用區」部分,則從50提升到79公頃,強化了當初「竹科三期」供給竹科產業用地需求的發展思維。

不過,相較於解編工業區回歸「農業區」,自救會與產銷班對於縣府號稱「保留既有農耕與農村景觀」的「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仍抱持質疑。產銷班成員許又仁擔憂,這種土地使用分區,實際上放寬了「農地農用」的法律要件,解除農舍限制並容許蓋觀光工廠。

更令許又仁擔心的是,這次都市計畫中雖尚未納入「二重交流道」,卻已預留「綠地」作為交流道後續規劃之用,計畫書中也載明「配合二重交流道預設規劃位置,預留聯絡道路系統之腹地」。事實上,新竹縣政府已於2013年發包進行可行性研究,未來若開闢,將穿過大片產銷班農民土地,整個客家農業休閒專區也將被開腸剖肚。因此,許又仁認為計畫書中針對「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是為「保留既有農耕與農村景觀」的宣稱,根本只是幌子。

自救會農民更在乎的,是整體農業環境的「完整性」。「這邊割一塊、那邊割一塊,左邊是工廠、右邊是農地,環境會好嗎?」自救會會長呂政權說,這是祖先留下的百年基業、好山好水,子子孫孫吃這裡的米長大;如今縣政府在中間畫了一小塊地,說是要保留作為農業樂活園區,「但真正大環境要好,是要將整個農業聚落──包含山、水、地、木、林──完整保存下來;中間留一塊綠地,左邊是工業區,右邊是住宅區,就會變成像大安森林公園那樣,給人笑而已!」

他更質問負責規劃的顧問公司,「這是他們的土地嗎?不是啊!拿別人家的土地在那邊拉啊割啊,分配他們的利益;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他們卻是利益共同體!」他希望農民這次團結起來,要求真正解編自1990年國科會就已決定解編的工業用地,回歸既有農業區,全面保留農地。

擔憂新竹「母親河」受污染

如果完整農業聚落包含山、水、地、木、林,那最令居民擔憂的,是水污染的問題,尤其是供應大新竹地區民生用水的「母親河」:頭前溪。

整個新竹供水系統,無論民生用水或科學園區的產業用水,均是由新竹第一大河頭前溪以「分段取水」的方式供應,包含寶山一號水庫、二號水庫與隆恩堰、湳雅兩取水口。

許又仁解釋,新竹市民喝的水,約3成仰賴頭前溪中游的隆恩堰、下游的湳雅取水口直接取溪水淨化供應;然而,此次計畫範圍卻位在頭前溪上游南岸,一旦上游產專區的工廠污染水源,將影響下游取水,進而影響20萬新竹市民飲用水安全。

不僅如此,寶一水庫作為離槽水庫,其水源來自頭前溪上游的上坪溪,藉由上坪攔河堰截水後,直接仰賴計畫範圍內的竹東大圳作為引水道,才得以引水至水庫內蓄水。因此,若竹東大圳受到工業污染,主要民生用水供應來源的寶一水庫也將受影響。

其次,竹東大圳的一部分水體也深入田區,是竹東農民灌溉用水的唯一來源,灌溉農地面積達800公頃。一旦竹東大圳受到污染,不僅影響寶一水庫,也將影響竹東與下游農民生計。

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2016年新竹地區每日平均用水量56.4萬噸,尚屬供需平衡,預計2031年供水需求將達67.7萬噸,即便前瞻計畫推動「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工程」自石門水庫每日支援20萬噸,然水利署預估屆時仍有5.7萬噸缺口。

許又仁強調,一旦任何水源受到汙染,就會需要其他水源來填補,牽一髮而動全身。然今年石門水庫乾旱,蓄水量一度僅剩27天,是否有餘裕支援大新竹地區用水,還是個問號;反觀目前頭前溪尚無缺水危機,顯示頭前溪蘊含的水資源重要性。

許又仁解釋,目前產業專用區規劃引進高科技產業,許多產業製程都有毒性化學物質。以半導體製程中常見化學溶液氫氟酸為例,因為會穿透皮膚、肌肉腐蝕結締組織,俗稱「化骨水」,屬於環保署列管毒性化學物質,規定要密閉容器包裝儲存,完全不能排放;但前一陣子的敬鵬大火,就發生了救火消防用水夾帶工廠內貯存的毒性化學物質排入下水道,進而污染河川。萬一,將來此產業園區發生類似的工業災害,損失的不只是財產人命,還會讓大新竹地區用水受到衝擊。

過去3年土地交易頻繁,交易點位都被劃為住宅區?
竹科三期都計變更前後比較
資料來源/擬定竹東鎮(工研院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書(2018/5)

依本次公展細部計畫書,計畫範圍內約五分之一土地將要規劃為住宅區,甚至大於規劃為產業專用區的比例;相較現況為住宅使用的土地約34公頃,都市計畫變更後住宅區將暴增2.6倍達80.75公頃。

許又仁與協助產銷班「六香田」品牌經營的郭苡莘,將新竹縣政府公展書圖的土地使用分區逐一描圖並重新填色,再與不同圖資套疊,結果發現近3年實價登錄查詢系統顯示土地交易密集的區域,「恰好」都在都市計畫書圖中被劃設為住宅區,甚至有三級陡坡亦被劃設,顯示計畫性的圈地炒作正在進行;相較之下,產銷班70多位農民所位於的東南角土地,則僅有一筆交易紀錄,格局方正完整,顯示農民十分團結反開發。礙於《個資法》問題,他們無法一一得知每筆交易的買方為誰,但地方盛傳,除了政界藍綠均霑外,還有半導體大廠老闆也出手投資。

許又仁質疑,如果此次都市計畫是為產業需求著想,為何將都市計畫範圍內最平坦的土地都劃設為住宅區,反而將產業專用區劃設在增加建廠困難的山坡地上?

呂政權也無奈說道,如今很多園區變成蚊子館,產業外流;但1987年政府已經先以「園區三期」名目,將竹東大片土地劃設為工業用地,作為園區預定地,結果竹科不要了,但財團與政客已經進場投資炒作,縣政府不願放手,所以才有了這次公展。

呂政權說,在前面拉布條抗爭的都是七老八十、真正有在耕種的老農民,但說明會現場同時也出現很多明顯非當地人的生面孔,以及建設公司的代表,令他擔憂是在都市計畫公告之後才去投資土地的投機客。

近三年計畫範圍內土地交易示意圖
資料來源/擬定竹東鎮(工研院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書(2018/5)、實價登錄查詢系統;疊圖重製/竹東產銷班

沿著本次計畫範圍北緣,台68線快速道路以南近幾年豪宅林立,光明路沿街可見新建的大型建案,單以新竹地區最大建商「昌益建設」為例,就有2013年落成的環球市727戶、2014年落成的環宇市588戶與刻正施工中的星都心759戶等建案相繼推出,廣告上皆標示出「竹科三期(預)」字樣,儼然已是造鎮規模;與周邊眾多尚未開發的農地相比顯得突兀。

民間有更前瞻永續的想像

許又仁是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博士、產銷班第一班班員,同時也是元沛農坊創辦人,經營品牌「元沛農坊」推廣循環農業,這次主動協助竹東農民抗爭。他笑稱:「這是第一個有公民科學家參與抗爭的土徵案。」

因協助解決竹東產銷班過剩稻殼問題,許又仁進而認識班長莊正燈,彼此「無毒農業」理念契合,進而加入為產銷班一員。他推廣循環農業,以「光合菌」保持植物健康,認為做好前期預防性照顧,不用農藥也能種出健康且可量產的農作。他也推廣「好食設計」,認為從產地到餐桌,料理好吃就能減少廚餘浪費。他強調農業是「逆天」行業,本身就會侵害環境,因此要思考如何在過程中盡量友善土地,乃至發展出具國際出口規格的台灣農產品,推動農業正向發展。

許又仁認為,在區域發展定位上,竹東淺山生態豐富,產銷班就曾醫治過受傷的鼬獾、穿山甲、山羌等,代表食物鏈完整;在水質水量保護區範圍內,更應思考低度破壞、與環境共存的產業發展型態,做里山倡議與無毒農業最適合,「全世界都看見淺山生態旅遊的潛能,新竹縣政府卻當作垃圾,服務建商炒地皮,這不正是最應該被遏止的事情嗎?」

冠軍米產銷班長的心願

僅隔著一條中興路與高聳豪宅建案對望,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水田,人稱「阿燈」的莊正燈佇立在田裡,因為發現了紅冠水雉的蛋與一條黑眉錦蛇,吆喝著要大家放下手邊工作,趕緊來看。諷刺的是,阿燈種的米,2011年才獲農委會選為「建國百年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如今農地周邊卻要蓋起工廠與高樓,還有竹東交流道緊接在後。

「我是用挑戰的心態玩農業,」莊正燈指著田間一桶桶泛出紅色光澤、正在陽光下曝曬培養的光合菌說,「以前務農的哪裡用這些?統統都是實驗。」他說自己不喜歡墨守成規,想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即使一次實驗可能就換得3、4年血本無歸,但他把以前從事紡織業賺的錢全都投入,笑稱就像現在年輕人愛打電動,他也是用「打大魔王」的心情一次次實驗。

談到當初改作從慣行轉種有機的初衷,他說是因為父母有次突然生病,在尋找病因的過程中,讓他懷疑「病從口入」;加上有次買南部的地瓜餵雞,結果雞全部死光,讓他意識到土地污染的嚴重性,開始屏棄慣行農法改作有機。

對於這裡的農業,莊正燈很有自信:「農業可以很豐富,我心想把整個二、三重埔地區打造成『生態有機村』。如果農地規劃得好,休閒、觀光不管什麼都會有人來。」他不是隨口說說,這幾年清大、交大不少學生來打工換宿,甚至有外國人來台環島特別慕名而來。講到這裡,阿燈臉上又泛起堅定自信的微笑,不管是過去榮獲「十大好米」,還是現在面對都市計畫開發,「對我而言沒什麼,每天還是這樣在工作啊!」

前文建會副主委、任內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陳其南,2000年時針對竹科三期成功徵收的新竹市金山面聚落寫下:「科學園區第三期已經像推土機一般肆無忌憚地輾過了大部分金山面的傳統聚落和田園,計畫中的高速鐵路代表了現代資本與科技的利劍,筆直地穿刺過金山面的土地、自然與生態。這一個無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正在淹沒台灣的自然、人文與過去。」竹科三期規劃至今30年,如今這股潮流再度席捲竹東,準備筆直穿刺過這片過去他們未能奪取的土地、自然與生態。

北面有建商圈地,西面有園區擴張,阿燈在年輕一輩郭苡莘、許又仁的協助下,伸出鋤頭悍然阻擋開發的怪手。他們現在對於農業的堅持,以及過去30年來竹東農民共同抵抗所匯聚的張力,將會決定竹東未來的樣貌,是園區與住宅的擴張,還是農業價值的存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