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 國際週報》

今年第212次槍擊悲劇:21死的德州小學喋血能鬆動美國「槍械政爭」嗎?
2022年5月24日,德州尤瓦迪鎮洛伯小學槍擊事件發生後,民眾在市民中心外悲傷地相擁。(攝影/Marco Bello/REUTERS/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槍枝暴力頻傳的美國社會,24日再度發生死傷慘重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一名18歲的槍手到德州小鎮尤瓦迪,帶著步槍襲擊了正在上課的洛伯小學。兇手對小學生們不斷開火,並與趕來的大批警力爆發校內槍戰,雙方在教室間武裝對峙45分鐘,槍手最後被警方當場擊斃。截至當地時間24日深夜11點為止,洛伯小學槍擊事件已知至少21人死亡(不含兇手),其中19名死者都是7~10歲的小學生──全案不僅已成德州史上死者最多的校園犯罪,更是在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學院(33死)與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28死)之後,美國史上第三慘重的校園槍擊事件。

連續爆發水牛城爾灣台灣長老教會槍擊案後,如今槍手攻擊小學校園,這些地點與受害對象是一般人容易到達,而在場的人沒有防備的「軟目標」(soft target),連續事件更加引發美國社會集體的憤怒與悲慟。困擾美國數十年的槍枝暴力犯罪為何在疫情下變得更嚴重?這次事件足以撼動美國僵持多年,民間想推動的「購槍背景審查」的法案嗎?

尤瓦迪(Uvalde)的悲劇傳開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嚴正發出沉痛譴責,要求美國參議院痛定思痛,重新考慮被故意卡關將近10年的槍枝管制修法;就連NBA金州勇士隊的王牌教練科爾(Steve Kerr) ,也以「面對不斷重演的槍擊悲劇,籃球賽根本不是重點」為引,在球賽記者會拍桌大吼,直接點名參議院共和黨團就是縱容槍枝暴力失控的「可悲」共犯。

科爾教頭悲憤咆哮的那一句「我們受夠了!」引發了美國社會的強烈共鳴──為什麼輿論怒火特別針對共和黨?科爾高喊的「全面購槍背景審查」(Universal Background Check)又是什麼?困擾美國數十年的槍枝暴力犯罪,是否變得更加嚴重?

兩把步槍與大量彈匣:洛伯小學暑假來臨前的校園喋血
Fill 1
槍擊事件發生後,洛伯小學的孩子們在執法人員護衛下登上校車。(攝影/Marco Bello/REUTERS/達志影像)
槍擊事件發生後,洛伯小學的孩子們在執法人員護衛下登上校車。(攝影/Marco Bello/REUTERS/達志影像)

槍擊事件發生在德州南部、距離墨西哥邊境只有130公里的小鎮尤瓦迪。該地只有16,000居民,主要以拉丁裔社群為主,城市發展雖不富裕,但卻以樸實平靜、鄰里互動緊密而著稱。鎮上的洛伯小學(Robb Elementary School),負責學區內二到四年級生(7~10歲)的小學教育,全校500多名學生多為拉丁裔,其中80%來自於經濟弱勢家庭。在原本的學期規劃中,本週四其實是洛伯小學的最後一天上課。沒想到在暑假來臨前的最後48小時,期待夏天的老師與小朋友們卻無端遭遇槍擊事件。

2022年5月24日上午11點32分,德州警方收到了來自洛伯小學的緊急報案:一名年輕男性正手持步槍,衝入校園內掃射教室,逐間開火攻擊學生。獲報後,地方警局隨即通報大規模槍擊事件,並請求駐點在附近的聯邦武力美國邊境巡邏隊出動,並在長達45分鐘的室內攻堅後,激烈槍戰擊斃槍手。

德州警方表示,犯案的兇手是18歲的本地青年薩爾瓦多.拉莫斯(Salvador Ramos),他在5月16日──也就是案發8天前──才剛度過成年門檻的18歲生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他平常在鎮上的溫蒂漢堡(Wendy's)負責日班工作,少與其他同事互動;地方親友對《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表示,拉莫斯從就很內向害羞,在求學過程中也屢遭霸凌。但在已知資料中,拉莫斯個人經歷並無特殊狀況,除了媽媽是老師、同祖母一起生活、直到近兩年因不明原因從高中輟學外,拉莫斯與地方社區並沒有太多互動,亦不曾就讀過洛伯小學。

事發當天上午,拉莫斯在不明原因狀況下,在家中向同住的66歲祖母開槍(註)
一開始傳祖母當場身亡,但根據警方與家屬的說法,她被送醫急救撿回一命,但具體傷勢不明。
。隨後他就帶著一把手槍、兩把AR-15半自動步槍,以及將近300發子彈的大量彈匣,開著自家的灰色皮卡車往鎮上逃亡。

拉莫斯開的車,在上午11點半左右撞上了在洛伯小學校門口的人行道。當時的車禍聲響,吸引了附近的葬儀社店家出來幫忙,沒想到下了車的拉莫斯卻直接向路人開火。接著他就帶上重裝火力,直接殺入不設防的小學校園。

警方表示,在襲擊校園的過程中,雖有兩名警察趕到現場,但個人火力強大、且穿梭在小學生中開火的危險狀況,卻讓第一批到場的警察沒辦法壓制槍手。一直到邊境巡邏隊派出上百特警緊急出動,槍手才終於被包圍擊斃。

但在不到一小時的行兇過程裡,拉莫斯的攻擊行動至少造成21人死亡──包括19名學童,2名在校老師──這是自2012年康乃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學之後,又一起針對兒童的槍擊慘案,也是美國史上死傷第三嚴重的重大校園槍擊事件。

「我們受夠了!」美國144天裡的第212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Fill 1
2022年5月24日,金州勇士隊主教練科爾(左2)與全場球員及觀眾在NBA季後賽西區決賽第四場比賽之前,為尤瓦迪槍擊事件的受害者默哀。(攝影/Tom Pennington/Getty Images)
2022年5月24日,金州勇士隊主教練科爾(左2)與全場球員及觀眾在NBA季後賽西區決賽第四場比賽之前,為尤瓦迪槍擊事件的受害者默哀。(攝影/Tom Pennington/Getty Images)

根據美國倡議組織「槍枝暴力檔案」(Gun Violence Archieve)的統計,造成21死的德州小學槍擊事件,已是2022開年至今的144天內,美國發生的第212起大規模槍擊案事件(mass shooting)

儘管對於槍枝暴力氾濫的美國社會而言,類似的新聞早已成了讓輿論麻木的血色日常,但洛伯小學的悲劇仍引爆了極為強烈、高聲量的民間憤怒。因為兇手這次殺害的,大多是10歲以下、無反抗能力的無辜小學生,明顯超過美國社會的道德紅線。其次則是10天之前,紐約州的水牛城才發生10死的種族仇恨攻擊;加上後來遇襲的南加州台灣教會,光是過去10天裡,美國就連續發生了14起重大槍擊事件,過於密集與高度相似的悲劇輪播,才讓社會的悲憤怒火忍無可忍。

「今天不談籃球,有事的不是我的球隊⋯⋯任何與籃球有關的問題,現在都不重要了。」槍擊案發生當晚,NBA籃球名帥科爾,正帶著金州勇士隊來到德州達拉斯的客場比賽。但在賽前記者會上,一向和氣的科爾卻突然拒絕回答任何比賽問題,反而主動、卻情緒非常激動地要求所有現場記者去關注不斷發生的槍擊暴力。

「當我們還在這裡熱身練球的同一時間,400英里外,有14個小朋友、還有1名老師一起被殺死(註)
在科爾記者會後,洛伯小學槍擊案的死亡總數才更新為21死 。
──光是過去10天裡,我們就目睹了黑人長者在水牛城的超市裡被殺死,我們又看到上教堂的亞裔民眾在南加州的教會裡遇害,然後現在,我們還得見證小學生們在自己的學校裡被謀殺⋯⋯」接著,科爾就憤怒地拍桌怒吼
「我們到底要毫無反應忍到什麼時候?我受夠了!我厭倦了每次事情發生後,我都只能在這邊向那些痛苦的家庭哀悼致意;我很厭倦每次都要聽藉口,抱歉;我很厭倦每次悲劇後,我們能作的都只有默哀──夠了沒?」
「在美國國會,現在有50個聯邦參議員拒絕表決〈H.R.8法案〉、也就是擴大購槍背景審查的修法,這東西幾年前眾議院就過關,但卻紋風不動地被凍結在參議院超過兩年,這些議員故意不處理本案,難道不是只顧自己的權勢利益⋯⋯90%美國民眾不分黨派地支持全面購槍背景審查,但這50名參議員全無動於衷,他們竟敢獨斷地把美國人當成人質?我受夠了,這太可悲了!」

科爾教頭的憤怒馬上瘋傳網路,擲地有聲引發美國社會的悲憤共鳴,甚至比總統拜登隨後的緊急演說更具輿論震撼力。但這不僅因科爾本人的體壇威望或公眾影響力,而更是他情緒激動的發言中,明白點出了美國槍枝管制議題的痛點「購槍背景審查」,與長年被拉成政黨對決的槍械政爭。

參議院故意擺爛?「全面購槍背景審查」的政治對抗
Fill 1
2009年6月17日,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一家槍枝商店貨架上,展示著各式半自動槍枝。(攝影/Gilles Mingasson/Getty Images)
2009年6月17日,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一家槍枝商店貨架上,展示著各式半自動槍枝。(攝影/Gilles Mingasson/Getty Images)

科爾口中的〈H.R.8法案〉指的是美國國會眾議院早就通過的〈跨黨派購槍背景審查法案〉,其修法草案雖在2019、2021年兩度通過眾議院表決,但之後就一直卡在聯邦參議院裡,遭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等同黨參議員故意杯葛,藉由參議院冗長辯論( Senete Fillbuster)無限期凍結,讓〈H.R.8法案〉無法進入表決程序而不斷陷入流標循環。

在美國的持槍權論戰裡,「購槍背景審查」一直是最被討論、也最陷爭議的萬年問題──根據過去30多年大規模槍擊事件的經驗,管制派主張應限制並提高「高風險對象」(例如:未成年者、重大前科犯、身心不穩定者、曾涉及武裝暴力者)持有與採購槍械的門檻,避免可能造成危險的人持有致命武器;除此之外,立法者也希望建立消費端的審查程序,提早建立預警機制(例如大量採購子彈、大容量彈夾,或重複採購半自動步槍),從源頭偵測風險的機率。

但提高購槍背景審查一事,卻引發美國政壇的傳統擁槍派──特別是遊說團體「全美步槍協會」(NRA)──的全力反對。反對派主張,美國人民的持槍權利來自於〈憲法第二修正案〉,審查購槍行為有可能導致此一權利的平等性以及人民的隱私權,遭到政府侵犯;同時,購槍審查的成本程序,動輒高達數百美金,這一方面可能剝奪經濟弱勢的持槍機會,另一方面也更逼使槍枝買賣走入地下化,進而因黑市交易導致更危險、變成懲罰多數守法公民的負面結果。

在正反雙方的僵持不下裡,目前美國聯邦法律規定的購槍背景審查程序,僅限縮針對持有「聯邦賣槍執照」的實體槍舖,一般私營槍店則由各州自行規範。而目前的聯邦審核,也留下了很大的管制破口,因為聯邦規則只限定實體店面遵守,例如跨州網路購槍,以及短期槍械博覽會裡購買等等,都不在聯邦購槍背景審查的要求範圍內。

〈H.R.8法案〉的制定,正是要補足聯邦法規對於網路購槍與槍械博覽會的審查缺口。但以NRA為首的利益團體,卻全力抵制該法通過──因為於現實利益上,聯邦加強約束會大幅增加槍械市場的交易成本;於政治現實上,NRA的終極主張又更希望槍械市場能全面自由化,任何程度的政府管制,都會被擁槍派視作對〈憲法第二修正案〉的「自由」威脅。

美國槍枝數據檔案

根據跨國NGO輕兵器調查(Small Arms Survey)2018年公布的數據報告:美國是世界上「民眾持槍數」與「民眾擁槍比例」最高的國家。

美國民間槍械總數約3億9,300萬把──在全世界民間持槍總數最高的25個國家中,美國是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出3億2,200萬把。甚至,光是美國一國持有民間槍械,就比剩下的24國總和(3億6,200萬)還多。

若換算成民眾擁槍比例,平均每100個美國人可配得120.5把槍──此一比例仍是世界第一。但就連因10年內戰而排名第二的葉門,每百人也只有52.8把槍。排名第五的鄰國加拿大,每百人則只有34.7把槍。

今日公祭明天忘記?美國人憤怒的「追思和禱吿」
Fill 1
尤瓦迪槍擊事件後,當日傍晚社區居民聚集在城市廣場祈禱。(攝影/Jordan Vonderhaar/Getty Images)
尤瓦迪槍擊事件後,當日傍晚社區居民聚集在城市廣場祈禱。(攝影/Jordan Vonderhaar/Getty Images)

美國國會對購槍背景審查的兩黨對抗,雖然社會輿論極為疲憊與厭煩,但除了針對麥康諾與共和黨參院黨團的道德譴責外,另一個「難堪巧合」的公關危機,卻也讓刀尖浪頭上的共和黨人更顯尷尬──因為一向擁槍的NRA,即將在5月27日、也就是洛伯小學槍擊案的兩天後,同於德州的休士頓,舉辦「NRA年度大會暨槍械博覽會」

根據NRA的議程安排,這次的年度大會不僅要推出一系列的槍械促銷與最新展示,現場還將再度以「守護憲法第二修正案」與美國擁槍文化主題,準備一系列的名人論壇。受邀來賓不僅有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德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以及影響力仍極受爭議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尤瓦迪悲劇發生後,州長阿博特雖然親自指揮善後,參議員克魯茲也透過社群網路表達譴責與哀悼,但兩人都還沒有確定取消NRA的活動,也沒有針對槍枝管制問題、特別是參議院對法案杯葛問題的明確表態。因此在政壇輿論與美國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針對克魯茲等共和黨領袖的批評,嘲諷每次槍擊案之後,擁槍派政治人物都只會公開傳達「思念與禱告」(Thouhgts & Prayers)卻全無實質作為,最後都是兩手一攤、等待下一次槍擊事件爆發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槍枝暴力雖是美國社會的傳統痼疾,但在COVID-19疫情的兩年間,美國槍械問題的失控,進入一個相當駭人的極端狀態──從疫情初期的封鎖開始,全美各地都出現了槍械搶購潮,無論是長短槍枝還是彈藥囤積,都開出了「末日商機」般的銷售長紅;同時,美國聯盟調查局(FBI)亦在23日公布了去年度的〈濫射槍手事件報告〉(Active Shooter Incidents Report 2021)

在2021年度,全美一共出現了61起重大槍擊事件
FBI犯罪定義的「Active Shooter」特指在人口稠密區、或以大量殺傷、隨機殺傷為目的的持槍殺人事件。
,造成103人死亡、130人受傷。事件數與2020年相比,上升了52%;若與2019年疫情前相比,更飆升了203%。

在FBI的統計中,2017~2019間的年度重大槍擊案總數,大約都維持在30起左右,一直到2020以後才有顯著提升。唯2021年直接翻倍的趨勢,卻證明美國槍枝暴力的問題,確實正在顯著惡化。

根據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的報告,2010~2020年間,美國民用槍械生產量,每一年都在「翻一倍」成長。由於聯邦政府無法有效估算實際的槍械銷售數字(小型零售與網路轉移目前很難追蹤),因此生產端的數字也被視為美國民眾持槍需求的持續增加。但民間持槍數字增加的同時,卻也出現更多、更嚴重的重大槍擊事件,這也再度引發美國正反意見的極端對立。

以拜登與民主黨的立場來說,當前持續惡化的槍枝暴力與持槍犯罪,皆證明了美國的槍枝管制已經到不容放任的歷史最低谷;但NRA與擁搶保守派的意見,卻反稱拜登政府的說法是因果倒置,強調人民持槍增多是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是施政不力導致治安惡化,民眾才會恐懼自保大舉持槍。

「警察不可能馬上趕到每一個現場。(為了防範下一次大規模校園槍擊案)我們應該考慮更強化對學校老師、行政人員的持槍訓練。」尤瓦迪槍擊案後,德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Ken Paxton)也對保守派媒體《極限新聞》(Newsmax)再度強調「武裝校園」的重要性。

無論是水牛城的超市、南加州的台灣教會、還是教育10歲小朋友的小學校園,在每一次槍擊事件發生之前,都沒想像過這些地方會遭致如此巨大且亳無人際相關的仇恨攻擊。這些「軟目標」的濫殺能給立法者壓力通過「購槍背景審查」,可能是一條漫漫長路,在美國長久的擁槍文化以及NRA強大的遊說團體下,這仍是最痛的難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