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新聞專題:急診室裡的「炸彈」

圖解台灣急診室

急診變「擠診」?急診壅塞4大關鍵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今年(2022)4月,台灣爆發Omicron疫情以來,短短2個月,急診室的就醫數量比起過去同一個時間,就多了近37.5萬件。其中,最大型的醫學中心急診案件數更增加了6.6%。但大醫院急診室不只在疫情期間大爆炸,一直以來,這些醫院的急診室都被擠得水泄不通,台灣平均每4位急診病人,就有1位去醫學中心。

為什麼台灣大醫院的急診會變成「擠診」?我們採訪專家,整理出4個關鍵「壅塞原因」為你解答。

關鍵1:品牌迷思,四分之一病人擠在醫學中心
Fill 1
急診變「擠診」?急診壅塞四大關鍵_兒童版_關鍵字1_鄭涵文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2021年,全台灣有近600萬人次曾到急診報到,愈大型的醫院病人愈多、也愈塞,關鍵之一就是民眾有「大醫院品牌迷思」,無論病情和傷勢嚴重程度,都想去大醫院。

從上面的統計表可以看出,每年至少都有約150萬至200萬人次到大型的醫學中心急診就醫,平均每4個急診病人,就有1個是在醫學中心

不過2020、2021年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倒是有個特殊的例外現象:醫學中心的急診總人次有稍稍下降的趨勢。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方震中解釋:「這是因為疫情剛開始,大家害怕去醫院反而被感染,不敢來醫院啦!」造成急診人流暫時變少的短期現象。但到了今年,大醫院急診室人潮又回來了。4月底、5月初,Omicron疫情爆發後,急診又多了PCR採檢的工作,再加上確診民眾也大增,大醫院的急診室不僅又進入紅色警戒,連急診室外面都大排長龍。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2年1~5月全國的急診就醫總人次,和2021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4.3%,多了約37.5萬人次的總量。有些醫院的急診人流甚至是平日的10倍,有的每天要處理超過1,000位病患、有的平均每2分鐘就湧入1個病人。

關鍵2:輕症也來,每10個病人有1個並不「緊急」
Fill 1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除了大醫院品牌迷思,很多人會因為「急診」裡有個「急」字,就認定只要掛急診,就能「馬上看到醫師」,這是最大的誤解了。

在急診世界裡,「急的標準」是「愈嚴重的病患愈急」。醫護人員所受的訓練,是為了處理情況最緊急、嚴重、即刻有生命危險的患者。先來看看5級怎麼分: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就醫模式:小病去小醫院、大病去大醫院。不過台灣醫學中心裡的真實情況卻不是如此,急診室裡每10個病人中,就有1個其實並不太需要看急診的病人在排隊。

從下面這張圖表我們能看出,急診的檢傷分類佔比當中,為數最多的是第三級病人,約有6至7成。但「較不緊急」的第四、五級,也占了約有1成左右。不過通常急診的醫護人力要優先處理最緊急的第一、二級患者,所以病人總數一多,就會有很多病人得排隊很久才能看到醫師。例如中午掛急診的第四級病患,還可能要等到晚上8點才看到診,急診就是這樣變「擠診」了。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補充,今年疫情又再度升溫,醫學中心的急診案件中,1月到5月檢傷分類第五級「非緊急」的急診案件數更高達約54,200件,明顯比2021年同期的9,900件多出了44,300件左右,就是因疫情而赴急診就醫、篩檢的人暴增的緣故。

關鍵3:找不到病床,醫院分床制度不夠透明
Fill 1
急診變「擠診」?急診壅塞四大關鍵_兒童版_關鍵字3_鄭涵文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一般來說,醫護人員做好病患初步處理後,病人狀況穩定下來,就要「住院」、「轉診」或「出院」,因為急診室應該是要一直迎接「緊急」的病人進來的地方,但台灣急診室有個普遍的困境,就是新的急診病人一直進來、穩定的病人卻找不到病房轉出去,就像水龍頭一直開、但水又漏不掉,最後池子的水就是滿出來。

這個急診病人「輸出(output)」的難題,一直都是急診壅塞最難解的困境。台灣急診醫學會常務理事、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許建清說:

「急診的訓練,讓我們不擔心(前面輸入input)處理大量傷患,打仗不擔心前面有多少敵人,中間的throughput(急診處理)效率也很好,⋯⋯但我們會擔心後援不足、後頭沒有病床(把病人送出去)啊!」

在「​​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中,「住院」的指標,就代表該醫院有多少人「正在等床」,很多大醫院每天等待病床的人數破百十分常見。許建清說,這個網站資料是每家醫院急診部主管每天監看的重點。因為急診醫師每天都在替病人「找病床」。

醫學中心等床時間,可能從好幾個小時起跳、長則數天。「急診暫留48小時以上比率」就是一個醫院病人要在急診停留多久才能找到病床的指標,平均來說,在急診室超過48小時就「不太合理」,等於把「急診變住院」了。

但醫學中心如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台中榮總、新光醫院、高雄長庚、台北榮總、成大醫院等的急診暫留率,都超過近6年全國平均值的2%,尤其台大醫院,6年間有5年都是全台之冠,暫留率高達7%左右,醫護人員得非常辛苦地安排病人們急診之後的「出路」,方震中最近還遇到在急診等住院等了兩週,最後在急診痊癒回家,都還沒有機會住進病房裡。

等不到床有好幾個原因:有可能醫院護理師等照顧人力不足,無法開那麼多張病床承接正在等住院的病人;再來是醫院的分床制度不夠透明。另外,疫情還增加了「醫護人員確診感染」的不確定因素,一旦醫護人員確診,照顧人力更吃緊,能釋出照顧病人的病床當然也變少了。

關鍵4:寧願苦等,僅1成病人願轉中小醫院
Fill 1
急診變「擠診」?急診壅塞四大關鍵_兒童版_關鍵字4_鄭涵文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大醫院病床供不應求,如果中小醫院有病床,但病人往往也不願意轉過去。

急診的醫護人員會建議一些狀況比較不嚴重的病患,轉診到其他中、小型醫院住院、接受照護,卻常被拒絕,因為多數民眾對中小型醫院沒有信心,寧願待在大醫院等,也不願意轉移到其他醫院。方震中說,醫師建議轉診的病患當中,通常只有1成的患者真的願意轉院。

他甚至碰過有名病患,在一家中型醫院自己辦出院,又重新跑去台大醫院掛急診,因為病人覺得中型醫院醫護人員看起來太少,讓人不放心,寧願待在醫師、護理師很多的台大醫院,多等一下也沒關係,讓台大醫師們哭笑不得。

要改善急診壅塞的問題,還是需要調整現在的醫療體系,包括健保制度讓急重症給付更合理、衛生單位和醫院的病床調度也應該更公開透明,讓最緊急的病人可以獲得最優先的治療,制度上應該引導民眾小病去小醫院、大病去大醫院,落實醫療分級民眾也要學會「聰明就醫」,如果狀況不嚴重,盡量先去診所、一般門診就醫,若病況比較穩定,也要盡量相信醫療人員的判斷,轉診到最適合的地方後續醫治,急診資源必須要靠政府、醫院和民眾一起維護。

誰幫我們完成了這篇文章?

文字、設計/鄭涵文 曾任記者寫很多字,現下更專心畫畫。平生無大志,喜用圖像化繁為簡、嘰嘰喳喳說故事。成就感來自觀者看圖後的會心一笑。

文字/陳麗婷 踏入媒體圈10多年,採訪帶著我看見不同人的人生百態。

設計/吳政達 平面設計師,擅長用設計解決疑難雜症。喜歡看著有趣的事情在眼前發生,夢想是開一間24小時的早餐店。

核稿/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責任編輯/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想看更多深度兒少新聞報導,請至《少年報導者》官網

索引
關鍵1:品牌迷思,四分之一病人擠在醫學中心
關鍵2:輕症也來,每10個病人有1個並不「緊急」
關鍵3:找不到病床,醫院分床制度不夠透明
關鍵4:寧願苦等,僅1成病人願轉中小醫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