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篇《報導者》。」這可以說是我們的期許,也是對團隊的形容。除了讀者反應熱烈的10大關鍵字,我們也首次公開「報導者們」──從記者、攝影到工程師等全體團隊──內心深處最想推薦給大家的2018年心頭好。從這份30條私房名單,也許,我們會發現有共享的密碼;也許,我們可以突破彼此的同溫層,看見不同的世界。
推薦理由:在民主與自由的政治結構下,我們以為台灣媒體環境可以更獨立、更多元。但這些年,我們看到新聞內容被市場力量持續地淘洗,而台灣的言論也受到更強大的外來勢力滲透。我想推薦「金錢輿論」專題及「五星旗下的狂熱者」報導。前者能讓你了解帶風向的輿論究竟如何被生產與操作,後者則讓你窺見,中國如何透過在地協力組織介入台灣人民的日常。在這個真假難辨的時代裡,我們需要更冷靜的腦、謹慎的判斷。
推薦理由:剝削和階級是永恆的社會進化命題,要選擇台灣過去30年兩者抗爭的代表議題,RCA絕對是之一。三審判決的前一天,負責此議題的團隊七上八下的心跳至今仍清晰,與其說是擔心判決與我們的腹案相佐、更擔心遲了5千多天的正義不進反退。那些為台灣經濟奇蹟喪送掉的少女青春,那些為全球化而被犧牲掉的國家自尊,那些專業職醫、律師與底層勞工呼應的覺知歷程⋯⋯這場時代的文明接力賽,仍在半路上,我們,都要再接續下去。
推薦理由:做六輕專題讓我快去掉半條命(?)從此和台灣石化業結下不解之孽緣,不投給它就太矯情了。
推薦理由:在2018年底全面以公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之際,從官方宣導到媒體訊息,鋪天蓋地都是關於此疫苗的種種好處,其上市超過10年來在世界各地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爭議,在台灣卻少見公共層次的討論;這似乎反映了本地社會對於醫療及現代科技某種線性、理所當然的想像,人們傾向將距離日常生活遙遠的事物,全然信任地交由專業代言。這系列報導在此一現實環境中,益加凸顯「逆風而行」的勇氣,且善盡新聞報導的專業職責,呈現且辯證各方觀點,遠非「反疫苗」一詞就可把不同聲音者貼上簡化標籤,而是提醒著我們,在無所不在的「限制」面前該有的警醒與謙卑。
推薦理由:當你想到「戰爭」,或上網搜尋某一場戰役的維基百科時,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查詢什麼?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時,觀點必定截然不同。如這篇報導裡面寫,「印度建國史像一隻巨龍,吞掉了千千萬萬個女性受害者的記憶與故事」,其實所有戰爭都是一樣的吧,歷史不是由女人的手寫下的,每次我閱讀這個世界發生過的事情,都感覺有一半的人口不在那裡。也如同《背離親緣》「遭姦成孕」這個章節,作者提到,強姦被當成一種戰爭罪來重視,往往都是某個民族以大規模的強姦來達成種族清洗的目的時,而不是因為強姦本身有多麽不公義。當然,如今這個時代,相關受害者的證詞已經愈來多了,像《倖存的女孩》就道出了ISIS性奴的經歷,也許有人會覺得看完崩潰三天好像也不能幹嘛,我有時候也這樣想,但仔細思考,又覺得這些事情離我們並不遙遠,以「性」作為武器的邏輯舉世皆然,而如果想改變一個現象,從拓展自己的觀點開始吧,那可能會讓我們所有的決定都不再一樣。
推薦理由:「站在不同位置、面向不同命運,歷史上曾經交會的兩人,其後代在多年後的山上,沒有預期地,又站在同一片星空底下。」這兩篇文章不僅書寫了林懷民與高英傑半世紀的家族記憶,更是兩人摸索自身、摸索父親、摸索台灣這塊土地糾結紋理的過程。站在歷史不同位置的他們,於文章最後,以普通人的姿態擁抱了。
年末又被專題夾殺的時候,我常常對記者這份工作產生困惑,覺得對話與理解之艱難。讀完這篇文章時我幾乎掉淚,同時可以想像同事子午匍匐前進、多慮又小心翼翼的樣子。藉由報導改變社會總是個太雄偉的夢想,但這篇文章確實帶來公共對話的可能。希望我們都不善遺忘,弄破舊傷也能前行。
推薦理由:很多事情都跟華山草原殺人事件一樣,當有受害者出現時,我們總是急著尋找加害者,好像只要找到人來負責,就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社會或媒體在看待這些疑似加害者同伴的草民時,同樣也很自然地貼上所有方便且惡劣的標籤,雜交、吸毒、犯罪等。面對自己厭惡的東西,我們選擇的態度不是先嘗試暸解他,而是忽視或污衊他。對於草民們來說,整個社會都可以是加害者。
推薦理由:雖然縣市長選舉已經結束,當選的韓國瑜在選戰時的神話也逐漸被解構,然而當時間回到11月之前,韓流捲起的旋風讓許多不是身在高雄的民眾都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認為這些都只是空氣而已。這篇報導帶著讀者走進高雄的基層,反映出普羅大眾、主流媒體,甚至是網路聲量之下,沒有被看到的韓流本體,揭開面紗,讓人知道韓流的根基是什麼,而且造成這麼大迴響也其來有自。
推薦理由:台灣發生這麼令人悲痛的事故,不只是一個人的過錯,過程中有太多環節都鬆脫,而在這麼灰暗的時刻,依舊有來自內部正義的聲音,願意將真實提供出來,我所能做的,就只能竭盡所能幫忙敲響警鐘,也希望憾事別再重演。
推薦理由:土豆的生活,不外乎鋪校園PU跑道、上山搬菜、工地裡爬鷹架運水泥⋯⋯過程中沒有任何一任雇主為他申請過勞保。父親過世後,他就沒再繳過健保費,有次摔傷臂膀,就放著傷自行痊癒;也曾遇上噴農藥身體不適,大口灌牛奶,或自費到診所打解毒針。在農業、建築業及其餘急需勞動力的業別中,青年時常成為雇主僱用的對象,因為薪資低、動能十足,簡單來講就是免洗好用。
如果今天這樣的青年再年輕一點呢?他們真能承擔起所有職場上的高風險嗎?若沒有走上逞兇鬥狠這條不歸路,由衛福部主導、在多起隨機殺人案件後建構的「社會安全網」,是否也能替這些年輕的勞動者打開一張免於職災的網絡?在黑工、童工等名詞之外,報導從記錄主角土豆的日常開始,一路到後續社會資源的引介。時至今日,無數的「土豆們」依舊只能專注在下一餐的著落,如何給他們一個更好的明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推薦理由:單親爸爸與藍領,社會中的兩個沉默族群,藍領尚有勞工團體代為發聲,卻少見單親爸爸支持團體。報導藉由女兒、外籍配偶、學者、法官的眼睛,從家庭、婚配與時代剖面,探究這群在全球後工業化及產業轉型過程中被拋出原有產業鏈的中低階藍領男性,讓他們失婚、失業、自我封閉的原因,不再被「無能」、「擺爛」、「不負責任」等標籤簡化。或許撕下標籤,他們就是位長於父權社會,父親地位與形象再三受挫,卻又努力隱藏脆弱的──爸爸。
推薦理由: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接觸過家屬、看過躺在醫院裡沒有人照護的老人,就能感受「全責照護」的重要。照顧責任往往是壓垮人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問題並非無解,而是社會願意投入多少的代價?
推薦理由:要親身經歷才知道住院看護不是大家都負擔得起,若住院者需要專業護理照顧或長期住院,家屬得選擇是否放棄工作專心照顧。被隱藏的不只醫療費用,還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因而危及家庭和諧及生活。
推薦理由:隨著人口的高齡化及少子化,照護壓力問題不斷浮上檯面,然而通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了解箇中艱辛,卻早已是人人不可漠視的嚴肅議題。「病床旁的照護危機」專題,從家屬、專業照護者、醫院的角度,勾勒出令人無力的照護黑洞。
推薦理由:地方媽媽們站出來!從親子共學團到公共議題參與,「歐巴桑」們對台灣社會的耐心和理念值得關注和期待。
推薦理由:「無辜的人被判有罪,沒有人是自由人。」或許不少人都聽過這句話,但究竟冤案本身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而無辜的人又為何會被判有罪?這篇文章從不同角色切入,帶我去看,在層層的司法環節底下,錯誤是怎麼累積、怎麼發生的。
推薦理由:身為一個在台北生活十幾年的租屋族,一直對於「好房難尋」很有感,在大都市,好的租屋居住品質似乎是種奢求。因為自己的租屋處遇到火警,才開始好好探究租屋市場的問題。此專題用數據以及個案切入,試圖了解不同世代租屋族所面臨的困境,他們的困境不僅僅是個案,可能是每一個租屋族現在、將來可能要面臨的狀況。
推薦理由: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淺灰色螢幕背景冒出了朵朵愛心,文中主角們從對自己性別和穿著打扮的懷疑、嘗試到最後堅定的自我認同,給了我滿滿的正能量。
推薦理由:「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別把他人忘掉,尤其是外婆,如果外婆走了,我就是這棵樹上最後一片葉子了。」──〈括弧裡的或然率〉
節錄了泰國作家的作品片段(最喜歡的),即便我們在地理上那麼近,但對於東南亞文學幾乎無所知悉,實在好可惜啊。除了閱讀文字,不妨戴上耳機,讓他們親自為你朗讀一段吧!
推薦理由:有數據、有專家,是很扎實的一篇2018九合一選情陸戰與空戰分析。對《報導者》來說,這樣以圖走文的版型也是一個新的嘗試。
推薦理由:用影像帶你走進屏東牡丹看山路風景,也看偏鄉醫師的心路。
推薦理由:在時事新聞的背後,揭露台鐵「隱形工時」、乘務旅費津貼的不合理規範,以及《勞基法》落實在勞動場域中最幽微難解之處。
推薦理由:過往的金馬得獎作品不必然成為票房保障,現在觀眾的興趣卻愈來愈濃厚,2017年的《大佛普拉斯》、《血觀音》等國片便是很好例證。過往我們對於電影產業的產製流程,電影從發想到成型的總體過程總是感覺神祕,「金馬55幕前幕後」專題卻令我們與電影產生更多鏈結。不只探討電影這具軀體,更加入了旁軸與軀幹,劇本中情緒的張力、乍現的靈光,攝影對光影、環境、畫面質地的敏感性,燈光的選擇,自然光抑或是道具光?透過幕前,與幕後交互觀察,電影才能被完整的詮釋。
推薦理由:安樂死在台灣好像成了一個大家都會討論、卻沒什麼實質行動的議題。江盛醫師經歷過家屬照護到離世的過程,我也感同身受,因此想推薦這篇。
推薦理由:「在你人生中最珍貴的時間裡,錢把你買了做勞動力,安那其最反對這個。」前香港傳奇樂團「黑鳥樂隊」主唱郭達年,自青年時期「Drop out」離開體制後,從來就沒有再回頭。如今要邁入65歲的郭達年,依然用他所信仰的方式在創作。
在自己20幾歲時,也曾著迷於安那其主義與龐克DIY思想,但與大多數人一樣,毫無意外地走進體制裡。因此每讀一次這篇報導,就像召喚青春記憶,自己「沒種」那樣活著而有人依舊是,而覺得安慰、敬佩與充滿力量。
推薦理由:在這個男人之前,流亡藏人的經驗鮮少被講述、被傳誦。他爬上一座座高塔向獨裁者抗議吶喊,他不停遊走四方,吟誦故事及書寫詩歌,為了認懂自己和社群的生命。這樣一種流亡者的姿態,隨著那風一般的勇氣,太值得如今仍流亡在認同之間的你我,好好認識與記憶。
推薦理由:做為一個時常逼自己不可以厭世的社群經營者,對這篇超、有、感。
網路造就了許多「這件事情很簡單」的假象,按讚比閱讀簡單、批評比討論簡單,伸手比搜尋簡單。當我偶爾厭倦、偶爾懷疑的時候,這篇給予了慰藉,希望也能帶給你一些力量。
最後,推薦不想視野被演算法決定的讀者,歡迎使用我們的「文章推播功能」。
推薦理由:從受訪的法官口中說出 :「法官常常沒有去看卷證」這樣的事實, 我們一般小老百姓又怎能期待法律保護人民、法官主持公道? 希望部分法官們也走出內心的象牙塔,讀一讀這篇文章,促進更多內部改革。
推薦理由:國球不可承受之重!直面國族光榮與幽微人性的拉鋸拔河!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