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級的購屋機會、是一條租金轉房貸的減壓之路、更是踏入夢幻國度的勝利投資選擇」──一棟台北市中心建案的文宣這樣寫著,它的產品是室內面積僅5坪、總價1,700萬的「小宅」。銷售人員指著建築模型上醒目的紅色「售」字,每一個紅字都代表一筆成交,整座樓幾乎被貼滿。
總價1,700萬買5坪,已經類似香港的「鳥籠」,台灣高房價下誕生的小宅,代表台灣要迎來如香港一樣的鳥籠時代嗎?
從政府統計數字來看,自2018年起,15坪以下房子已經躍升房市交易主流產品,交易占比年年攀高,小宅化確實是顯而易見的趨勢。台北市政府定義小宅,就是扣除公設之後實際使用面積(主建物+附屬建物)在15坪以下,過去的「三房兩廳」被「一房一廳」取代,甚至進化到「客廳兼主臥」。
高房價下,建商要控制總價降低購屋門檻,卻同時能拉抬單坪價格的產品就是「小宅」。加上政府去年(2023)8月「新青安」政策助攻,寬限期拉長到5年,確實讓建商文宣上的「租金轉房貸」話術擊中年輕人的需求──去年第3季,小宅交易量又爆發成長。
然而,住在如此壓迫狹窄的空間裡生活,是怎樣的體驗?育有一子的年輕夫婦告訴我們,「壓抑啊,我們也希望能找兩房或三房的,這樣他(小孩)真的要哭,至少還有一個角落讓他哭。」
空間狹小,讓他們得在外面尋找辦公室、住家以外的第三空間,自助洗衣、小倉庫⋯⋯生活圖像與長輩大不相同。
而購屋市場的小宅趨勢也影響到租屋市場。《報導者》爬梳591租屋平台5年400萬筆資料發現,小宅逐漸成為部分區域租屋市場的主產品,租金也是節節高升,而租金漲幅最猛的區域反而是台中、台南等地。
為了抑制高房價,今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限縮特定人的寬限期與貸款成數,但只見交易量縮小,不見價格有明顯下修。「第七波是什麼意思?代表前面已經有六波了,但房價有下來嗎?」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總監徐佳馨告訴《報導者》,她認為小宅化趨勢已經不可逆,台灣真的要準備迎接「小宅鳥籠」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