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記者的路上,永遠是新手。字海浮沉20餘載,繼續看世間,寫世間。
傅達仁到瑞士「尊嚴」醫助自殺的新聞,引起John和朋友討論。他們決定以「免費提供資訊,並非幫病人做決定」的方式,協助病人向「尊嚴」申請安樂死...
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落在生命最難掌握判定的醫療三不管地帶,如同善終孤兒,法律幫不上忙。醫界應盡速凝聚判別「末期病患」的共識。
插管後有機會脫離呼吸器嗎?不同年齡、病況的機率一樣嗎?陳麗光團隊建置「台灣呼吸器決策資訊網」,以大數據提供醫病溝通具體依據,幫助病家理性決策。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都是COVID-19防疫關鍵,但後者該如何檢查?台灣國衛院研究21國Google數據,發現有趣的現象。
台灣每年有近600個等待出養的孩子找不到家。收養程序漫長、媒合標準不一,甚至有單身的隱形限制,但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不受傷害。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