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成為自NBA金州勇士隊(Golden State Warriors)、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突擊者隊(Las Vegas Raiders)之後,過去4年間,離開奧克蘭這座城市的第三支球隊。不像柯瑞(Stephen Curry)和勇士,至少仍留在了北加州灣區,運動家將跟隨突擊者隊的腳步,踏進內華達州的賭城拉斯維加斯。最快,他們將在2025年就前進賭城,即便新的球場屆時仍無法完成,但現行運動家隊的3A球隊正好位於拉斯維加斯,可先與該球隊協議暫用該球場,等到新球場完工再行入厝。而且運動家隊的隊名暱稱(A's)甚至不需要修改──即便全稱是Athletics,但縮寫的A's與Ace(王牌)諧音,完美與賭城城市形象結合。
奧克蘭這座藍領城市的職業運動,即將人去樓空,在可見的未來,可能也都不會有職業運動球隊進駐。反觀拉斯維加斯,原本在運動與賭博保持距離的美國社會氛圍下,是各大職業聯盟欲迎還拒的金地主,但隨著2017年國家冰球聯盟(NHL)黃金騎士隊(Vegas Golden Knights)破「冰」成功,為原本還在觀望的其他職業運動聯盟打開全新的視野。
耗資19億美金(約新台幣585億元),全世界第二昂貴造價的突擊者隊主場忠實球場(Allegiant Stadium)在2020年落成,但第一年就碰上COVID-19疫情,使得全新場館僅能閉門比賽。儘管突擊者隊負擔大部分的成本,但拉斯維加斯市所在的克拉克郡(Clark County)也以增收旅館稅的方式,負擔造價中的7億5,000萬美金(約新台幣230億元)。從藍領、衰退中的奧克蘭,搬到絢麗奪目的賭城,突擊者隊的主場門票平均售價,從2019年(也是在奧克蘭最後一年)的88元美金(約新台幣2,700元),如今一躍成為全聯盟最昂貴的門票,平均每張票售價達到153美元(約新台幣4,700元)之譜。
運動與賭博之間,自人類文明進程之始,就已經是相生相剋的曖昧存在。相生之處在於,賭博能引發對運動的興趣與關注,就像與其說台灣每四年瘋一次足球,倒不如說是瘋運彩一般。但若場外勢力企圖操控比賽,進而使得運動迷或彩迷失去對於賭局公正性的信心,那麼就是相剋之處。「黑襪」、「黑霧」、「黑鷹」、「黑米」、「黑象」等黑歷史,都是美、日、台職棒成長所經歷的苦痛,韓國職棒也總是似乎每隔個幾年就會爆發相關醜聞;而其他各類運動、各式操弄比賽以從賭局中獲益的例子也族繁不及備載。
正因為如此,早在1845年,英國就已將賭馬合法化,透過明文規範,將難以禁絕的運動博弈納管,同時也是公部門難以忽視的收入。1960年《投注與博弈法》(Betting and Gaming Act 1960)頒布,更進一步允許場外投注站在英國的設立。
美國最高法院則在2018年推翻了在1992年公告的《職業與業餘運動保護法》(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Sports Protection Act of 1992,簡稱PASPA),各州可各自行決定是否要在其境內合法化運動博弈,讓運動博弈產業如脫韁野馬,從2019年初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規模,短短4年,已成長至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之譜。
目前美國已有30個州運動博弈合法,加上北卡羅來納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威斯康辛州透過原住民保留區賭場有限度開放,至於人口最多的加州與德州,仍在進行立法與正反兩端民意的攻防,若這兩州也通過運動博弈合法化,潛在產值將更為驚人。
相較於美國博弈產業大張旗鼓,與合法化博弈有更長久歷史的歐洲諸國,卻開始對於博弈與主要職業運動的距離感到憂心,但掙扎於收入以及道德的兩難困境下卻也莫衷一是。一些國家開始以「有責任的博弈」(responsible gambling)來道德勸說民眾,或是減少博弈產業的曝光與宣傳,以減少鼓勵投注行為。
義大利足球甲組聯賽(義甲)自2019年起就禁止博弈產業的贊助進駐球衣;西班牙雖然自1977年起運動博弈就合法化,但也自2021/22年賽季開始,禁止博弈商成為球衣的主要贊助商;而擁有更久遠的運動博弈歷史的英國,在本賽季高達4成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英超)球隊的球衣主要贊助商為博弈產業,並且平均每年帶來6,000萬英鎊(約新台幣23億元)贊助收益的誘人現實下,英超也宣布自2025/26賽季結束後跟進此項禁令;比利時也會在2025年起跟進;至於德國,雖然德國甲級足球聯賽(德甲)不乏與博奕產業合作的球隊,但目前並無球衣贊助商的露出。另一陣營則有法國與荷蘭,政府尚不干預博弈產業與職業聯賽的商業合作。
美國運動博弈的合法化,時機來得十分微妙,尤其美國大學運動的規模之大又是全世界僅有,然而,即便已經成年的大學生又是更需要保護的族群,根據美國「國家問題賭博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的說帖中載明,目前已有三分之二大學生投注運動,當中學生運動員由於習慣於追求激烈競爭的性格,成為賭博成癮的脆弱族群。眼見運動博弈如脫韁野馬,大學運動再不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爆發醜聞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由各大學運動事務主管所組成的LEAD1協會(LEAD1 Association)就在今年(2023)5月2日提出警告,他們預期3年內就可能爆發大學運動打假球的重大醜聞,甚至可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就在LEAD1召開會議的當天,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棒球隊總教練波漢能(Brad Bohannon)遭校方開除,就是與不當投注行為有關。
大學運動教練況且如此,年輕的學生運動員更可能鋌而走險,畢竟他們不像職業運動員有高額薪資為後盾,抵擋著不當的誘惑;另一層的風險在於,在美國運動博弈合法化3年之後,2021年7月起,NCAA也放寬美國大學學生運動員得以使用自己的姓名、圖像與肖像權(Name, Image and Likeness,簡稱NIL)為廠商代言,今年NCAA女籃冠軍隊路易西安納州大(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主將安婕・里斯(Angel Reese)的NIL估價就達到130萬美元(約新台幣4,000萬元)。
目前甚至已有19州允許高中生進行NIL協議,雷霸龍・詹姆斯(LeBron James)還在高中就讀的兒子布朗尼・詹姆斯(Bronny James)身價更達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之譜。堅守業餘主義逾一世紀的美國校園運動,如今卻充斥著前所未見的金流,若再加上運動串流的時代來臨,運動資訊與投注管道隨身走,確實是美國校園運動的不定時炸彈。
2021年4月14日的NBA七六人與籃網之戰,受到「剪線潮」重創的ESPN集團,就在ESPN2以及ESPN+提供以博弈為主觀點的轉播,在賽前報及中場分析,也都以賭盤賠率為中心,甚至比賽中的圖表也以即時賭盤資訊為主。這是首度在電視轉播上提供賭盤資訊為主的NBA轉播,NBA資深副總裁也是博弈與新興事業長考夫曼-羅斯(Scott Kaufman-Ross)就表示,未來NBA還將開發更即時、互動性更高的轉播呈現方式,並致力提升這樣的體驗。
NBA之外,NFL也在2022年12月首次授權博弈公司在美國直播比賽,透過凱薩運動博弈(Caesars Sportsbook)轉播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馬隊(Indianapolis Colts)和達拉斯牛仔隊(Dallas Cowboys)之間的比賽。在博弈網站上的賽事直播,也給了我們對於美國運動、博弈與媒體三位一體的未來圖像。即時運動資訊、遽變的校園運動風氣與磨刀霍霍的博弈產業,將匯集成一場「合法性危機」下的完美風暴。
至於在相對保守的日本,除了賽馬、競輪等公營競技博弈項目,以及以足球和籃球為標的的運動彩券(toto)之外,其餘的運動博弈在日本是被禁止的,日本職棒龍頭讀賣巨人隊就是反對職棒納入博弈最大的一股力量。
然而,在力主引進博弈的「運動生態系統推進協議會」(スポーツエコシステム推進協議會)中,擁有棒球隊的樂天、軟銀、DeNA也是理事會成員。因此,這股運動博弈的數位轉型浪潮,日本能抵擋多久?尤其在該協議會的成員中,已經以OTT平台撼動無線與衛星頻道主宰日本運動轉播的DAZN集團更積極布局,旗下已成立DAZN BET子公司,在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開始提供博弈業務。也就是說,一邊看著賽事直播,一邊就可以下注,就是他們的終極願景。
最後回到台灣,台灣運彩銷售總額中,78%做為獎金支出、10%為運動發展基金,餘下再由經銷商、發行機構分潤。教育部體育署經費主要來自於體育署預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與運動發展基金等3項,其中逾98%資金來自於運彩挹注的運動發展基金,更占了中央體育經費的一半以上。
近5年來,運彩每年都提撥逾40億的運發基金,2022年更貢獻了60億,在台灣運動發展如此高比例依附在運動博弈的現實下,無怪乎體育署不時將運彩銷售額當成業績,以「買運彩就是支持台灣運動員」的國族主義論述,藉以淡化運動博弈的道德爭議,並以支持台灣運動員,轉移賠率過低的詬病。
但也因為運動博弈仍是政府授權的獨門生意,實務上仍需以保障運動員及相關領域人才為名,因此實體通路仍是不可偏廢的重點通路,甚至在世界盃期間官方網站頻頻當機的不濟事,也被不少彩迷解讀為是保障實體經銷商的迂迴之術。正在遴選中的第三屆運彩經銷商,更擴大到只要是運動相關科系畢業者皆可具資格,再再顯示台灣的運動博弈在相關現實的限制之下,仍處在極為原始的狀態。但既然是獨占,而且接下來又是十年為期的合約,幸或不幸,台灣運動博弈仍會在數位轉型的步伐中落後。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