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就對動物有興趣,但是上大學前,我從來沒想過動物跟人有那麼複雜而難解的關係,像是我們會選擇吃某些動物,吃另外一種動物就是一種罪,或者人會怕小強、蟲子等問題。這是我在大學時代就有興趣的議題。
偶然機會認識我的啟蒙老師: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黃宗慧教授。他是做動物文學分析,我閱讀他幾篇關於動物權的短篇小說,裡面不會直接告訴你應該要愛護動物這種直接的宣教方式,而是非說教內容很吸引我,讓自己很自動去思考動物的問題,思考環境問題,討論人與動物關係。以及,從我的生活周遭中可做什麼?除了拍照,錄影,我能不能結合一些我會的,去生產一些東西出來?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偶爾會去各地幾個動物園觀察,後來發現北極熊可以當作一個聚焦點的時候,才開始很有計畫性的進行。例如我會列出需要拜訪的對象,像是獸醫、音樂家或者其他的攝影師,我都會一一與他們說明我的計劃。同時,我也開一個Facebook群組,他們會即時看到我的進度,即時給我回饋;這也是鞭策自己持續完成作品方式。
我不會事先決定這個系列用錄像或平面去做,而是以自身的經驗去做出一個計劃,到最後才會思考哪一種媒材適合哪一個題目。像我有的作品是關於鮪魚的電玩,或是做成一個球,或攝錄影方式都有可能。
有人寫我是攝影師,有人說我是藝術家,我不會在意。如果按我內心想法,我是一個maker,製造東西的人。問題是,我是怎樣的maker?我有哪些技能、工具能幫助我make出來一個東西?我也不敢說我在做的東西是創作,我只是在做一些東西。
重要的是,依據我的技能可以做什麼事情。比如說我會錄像、拍照,也能寫一些程式,在生活經驗中遇到問題,我能否用這些工具或資源去尋找解決之道。例如我不知道羽絨衣來源,那我就實際去撿拾鵝毛做成羽絨衣,並拿到北極圈實際測試。
荷蘭攝影教育裡「分不同階段對作品討論」,對我的創作思考影響很大。而如何在有限時間裡把自己創作想法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非常重要的訓練。
在正式討論時,就像是評圖一樣。每個人有1小時的時間,其中15分鐘講自己的作品,用投影片或者其他方式都可以,說完後,創作者就會被請出教室;接下來,教室裡的人會討論剛剛他講的內容,之後這個創作者回到教室,但不能說話只能筆記,第一輪是所有人針對作品提出哪些正面回應,第二輪是提出批評的負面回應,第三輪任何問題都問,最後創作者才可回應。
我認為討論是最珍貴的,因為兩個腦袋總比一個人好,而且經過這些考驗,也不會有人給你負面意見你就玻璃心垮了。
世界很多知名攝影比賽,有不同攝影作品適合不同的平台,我小心面對競賽,因為創作沒有地位之分。
在世界新聞攝影獎獲獎是當然是種肯定,但我對我來講不是一個認證;這是一個平台,你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接觸一些觀眾,讓大家去持續討論這個議題,這才是更重要的。
羅晟文1987年生於高雄,現居荷蘭。長期關注生活中人與動物間的關係,並以創作介入這些環節,試圖誘發討論。他常使用錄像、攝影、電玩、裝置等媒材。由於曾受科學訓練,科學方法與價值對他來說也很重要。
現任台北Lightbox攝影圖書室之創意總監,並在駐歐期間藉由撰文、座談、展覽、工作坊等方式促進台灣與歐洲當代創作交流。他的近作曾於荷蘭EYE電影美術館、世界新聞攝影展、美國ICP攝影中心、英國FORMAT、Belfast攝影節、中國連州攝影節展出。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