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隨著攝影愛好人口愈來愈多,成立工作坊已成為攝影師營收的考量之一。從幾年前張乾琦開設工作坊得到迴響後,台灣的知名攝影師們正前腳跟著後腳地,紛紛開設工作坊。但對於只有3天或1個星期的短期工作坊,不管主持人的名氣為何,要在這樣短時間內學習攝影這樣的一個媒材,我感覺十分地不合理。
在這裡,我必須說《報導者》今天以一個新媒體成立工作坊,若從工作坊的時間縱深來看,其意義和企圖都是前所未有的,比純粹想要以攝影教學來謀利這樣的格局,要大上許多。現在有了初步的成果,非常讓人開心。
我個人衷心期待,工作坊能持續辦下去。曾經在這裡著力過的每個學員,能匯集成台灣攝影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我在這裡提出一些觀察與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攝影本身不是什麼複雜的技術,但是對攝影這個媒材的體會,其實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我簡單地分為3個階段:
- 熟悉「形式」(學習攝影基本知識)
- 把「形式」與「意義」做出連結 (參閱大量範本,並與自身做連結)
- 開始創作攝影專題
這3個階段,講起來很簡單,但幾乎所有在大學學習攝影的學生(再加上台灣沒有平面攝影學系),都只是在第一與第二,也就是「形式」與「意義」裡頭打轉。比較有天份的,也許可以在「形式」的學習得到一定程度的熟稔。但更多數人其實在搞不太清楚什麼是什麼的時候,就畢業了。
這次,《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紮根計畫強調的是讓學員去做「紀實攝影專題」,而要做到這件事,課程應該要包含四個部份:
- 對攝影理論、攝影史的認知
- 對各種社會議題文本的研讀,討論
- 對最新攝影專業的學習,對器材操作的熟稔
- 對學員專題進度定期的討論
換句話說,要以4個月的攝影工作坊,來增加一個沒有做過專題的攝影師的人文素養厚度、專業知識上的深度(學習怎麼打光、拍照之類的),以利他去對有興趣主題發展出自己的專題,其實並不是一件合理的事。
學員若不是已經在前3點具有高度整齊的素質,光是在最後一點(對專題進行討論)來安排課程,上課很容易無以為繼。
因為自己要先能有主見地分析拍攝的題目,還有尋找有意義的被攝者,再生產有意義的畫面,這些都需要密集地學習與被檢討,並不是討論就能生成的。若學員並不理解他們無形中要去做自己現在能力未逮的事,很容易就會產生挫折而中斷。但是話又說回來,要能對以上四個部份鋪排出完善的課程,那應該是只有學院才能做到的事,而且時間也肯定不是只有4個月而已。我認為如果有讀書會、討論會的機制,並配合其安排專業講座,也許可以補第一、二、三點的不足,但是做這樣的規劃(也許和學院合作)基本上都不是很容易的事。
在這裡,我們要先停下來,仔細為《報導者》辦工作坊的目標做明確定義。
如果把拍攝製作「圖片故事」來當成一個專業,而工作坊的設立是為了培養新世代攝影勞動市場的中堅分子的話,那麼《報導者》以新媒體之姿來辦工作坊便要合理的多。因為報導攝影專題的製作,在台灣本來就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平面媒體會刊載的形式。頌揚並且確立這樣一個專業的攝影形式,基本上就是新媒體要立足創造新的媒體市場的根本。這是我認為辦這樣一個工作坊最重要的目標。
這樣的一個目標如果確立的話,那麼影像專題的拍攝,對於工作坊學員來說,比較是一個專業的反覆練習,勝過於個人內心自我的探索。
而「專業的反覆練習」必須體現在透過類似編採會議的形式提供資源(委派文字記者來一起合作、調研), 積極設立截稿日期,以及要求學員交出具體的採訪行程等等,然後事後對學員作品做嚴格的檢討。
我們不可能期待每個學員們在4個月當中,能像張良一一樣,找到自己一輩子關注的議題,並拍出一個成果,然後還能經年累月地持續下去。但透過上述這樣緊密的過程,確實能協助學員們有效率地練習與文字專業相互合作、討論,最後有一個很好的成果。
4個月的時間,每一個人應該經歷這樣的過程2回,產生出2個以上的專題才對。
張良一大哥做的專題是一個「修行」,「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在工作坊中首要培養的並不是「修行者」,而是能夠俐落執行攝影企畫的新時代攝影者、報導者。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攝影工作坊,能夠與2位聲譽卓著的攝影前輩並列講師(謝三泰與鍾宜杰),是我莫大的榮幸,然後我更要感謝學員們在這幾個月裡不離不棄,持續保持創作的溫度,這整個過程對我來說是教學相長,肯定是我不會忘記的一次經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