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建築工地作為日常景觀的一部分,總散發一股清冷的氣息。防護用的圍籬、鷹架與藍色帆布,斗大警示標語張貼在各處,似乎在杜絕外來者接近的一切可能。
被層層防護緊縛住的工地,在阻卻風險外溢至一般社會大眾時,也同時讓裡頭的工人,消失在社會的目光之中。大眾媒體對於工地的書寫,往往與工安意外發生有關,使得人們對工地的印象常常只停留在「危險」。或許這樣的想法,也同樣深植在我父親心中,談及工地的事情總保持沉默。記憶中父親的職業是隱晦、不安全的,然而我的印象也僅此而已,直至跟著他的腳步進入工地。
確實,建築工人們身處在高聳樓層中,面對大型機械和粗重的建築材料,如鋼筋、模板、鷹架等,若有意外發生則非死即殘。縱使安然退休,長期暴露在施工所造成的粉塵與噪音,以及重複搬運重物時不自然的施力姿勢,對身體所累積的耗損,也已成了伴隨一生的痼疾。
為了生計,也許這些風險早已被納入考量,成為工人,也僅僅是一種職業的選擇。當過於強調工地的危險,或輕易將同情投注其中,反而難有機會靠近工地中的面貌與文化,在排除過多的想像後,繼續直視他們是如何在工地中勞動、生活著,這些影像也只是在提供其他觀看的可能。
當影像成為一種紀錄、證據,捕捉工地中的浮光掠影,試圖將現今轉化成未來的記憶,但在此巨大的資本結構體,多方的利益彼此交集其中,位高權重者也不斷排除任何「非正規」的影像留存,決定何者能觀看、該如何觀看。
我不禁猜想數年後有關工地的影像記憶,將走向何方?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