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淡水、三芝、石門、金山,有著一群人不分晴雨、每天開著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田野間、海岸旁,為獨居、身心障礙等需要送餐的個案送上中餐、晚餐與溫暖。6月初,我們來到三芝「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進行一週的蹲點計畫,貼近協會的工作日常和服務,記錄成員於北海岸的送餐身影。
協會所照顧的送餐個案大約有120戶上下,他們遍布在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許多更是在連導航都無法精確定位的偏僻地區。
「這油錢比便當還貴,沒什麼人願意做啦。」送餐的大哥這樣說。
這4條路線的送餐點大多是分散的,點到點之間也交錯著複雜的路徑,整趟下來大約耗時3小時、北海岸60多公里。為了趕上午餐時間的溫飽,送餐員須早上9點半準時到中央廚房取餐出發,展開每日例行的送餐,對新手來說是極大的考驗,所幸這些大哥大姊都是老手,早已內化每一天緊湊的流程和複雜的路線。
協會的送餐不是全年無休,面對不送餐的週休二日,他們也會提前準備加熱方便的物資和餐點,到了春節連休,更提早備好3餐,讓個案不至於空腹過年。
多年來不間斷的送餐,資金一直都是協會面臨的嚴峻問題。送餐初期全靠協會募集資金,近4、5年成立中央廚房後,開始接下區公所、社會局的送餐代辦,這些代辦補貼僅能攤提三分之一的成本。多年送餐下來,也從區公所、里長里民口中,探訪到許多不符合政府送餐法規的個案,協會基於人性關懷,在能承受的範圍內,也將這些部分納入送餐名單,因此承受不少隱形成本和擴張。每一次的送餐不僅是承諾,更是對人性的關懷,即便艱困,我們還是看到他們堅持下去的毅力。
專門負責送餐的陳大明,雖然已經73歲,卻仍奔馳在送餐的路上。坐在陳大明的車中,車外正飄著雨,雨水短暫在窗上停留後就快速地成為水痕。時間對於送餐員來說是分秒必爭的,當我們跟著他進到個案家中,反覆在個案家中記錄、對話互動,但才不一會兒,陳大明便顯露著急,後來我們才知道,他擔心下一個個案的便當會涼掉。雖然陳大明不善言表,卻能從此透露出他的關心和細心。
送餐員不只一個送餐的人,更是一個關懷的人,大多數個案是獨居長者,並且多數也身患疾病、不良於行。對送餐員來說,主動問候他們的近況和健康可能更為重要──定期的訪視聊天,讓他們可能是個案異況通報的第一人,也建立起一道初期防護網。
64歲的黃秋芬,在協會工作了11年,負責家訪和送餐,比起其他送餐員,定期的家訪使黃秋芬與個案的距離更為靠近。剛開始接觸這份工作時,她對這些個案僅是感到同情,但慢慢地,她與個案們建立猶如朋友的關係,更成為許多長者傾訴的對象,她也喜歡這種關係。
長時間的家訪和送餐過程中,她碰到過各式各樣的個案,對她來說,最難以忘懷的是個案的突然離世。前幾天還相談甚歡,過幾天卻被通知個案離世。黃秋芬還提到,儘管與個案成為朋友,但私下她仍會和個案保持一點距離,因為比起依賴協會,她更希望他們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再重新站起來。
送餐員每一次送餐,都代表著一次風險,許多個案的居所並非都是驅車可達的地方,天雨路滑,外送員必須下車徒步前往,並時刻小心自己的腳步,在陡坡和數層樓高的樓梯間穿梭。在梅雨季的籠罩下,值班的外送員說,「今天已經算還好了,冬天北海岸的濕冷才可怕。」面對無常的天氣變化,送餐員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和裝備,隨時應變天氣出的難題。
此外,還曾在送餐路上出過車禍、被狗追咬、甚至在山間小路半途拋錨⋯⋯等等,聽他們語氣輕鬆地將這些意外當作故事暢談,我們才得知此份工作所需的體力和毅力不凡。
漫長的車程中,送餐的大哥大姊總是聊著個案們今天拿便當時是否有微小的異樣、擔心他們身體是否健康,言談間都是對於個案的關心。拿到便當的阿公阿媽,也總是不停地對送餐員說著謝謝,多年來日復一日的送餐跟陪伴,讓送餐員與個案之間形成一種特殊的牽絆。新生活協會在三芝北海岸這塊容易被遺忘的土地,透過日常送餐守護著長者與弱勢家庭,以溫暖奔馳在北海岸的送餐道路上。
此為《報導者》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共同執行的在地影像創生計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