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香港人」是誰值得擁有的身分? 專訪中國新移民、香港教大講師黎明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多年間,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和港漂已達香港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約150萬人。雖然1950年代有逃港的中國人,1970年代末也有不少赴港的中國移民,但香港回歸後,赴港求學、生活、定居的中國人大增,原本存在本土居民與新移民間的矛盾在反送中運動過程中更顯現,新移民不免被貼上了親政府的藍絲、反民主、來港稀釋選票的政治間諜等標籤。

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自2008年從上海來到香港,這11年間她見證族群衝突增加,也讓多數新移民選擇自保不願表態。她從港漂到拿到永久居留權,黎明努力透過行動融入香港成為香港人?但族群衝突導致更深的傷疤,能怎麼癒合?生活在同一個城邦下的本土香港人和中國新移民,有可能找回互信?

對一個香港生活11年、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目前是香港教育大學講師的黎明來說,她的認同在過去11年經過多次劇烈的衝擊。

出生在上海、成長在一個共產黨員很多的家庭,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時,黎明來到香港,在中文大學攻讀碩博士。那一年,是香港人回歸後對中國好感度最高的一年,香港人挺友善;但那之後,香港對中國的認同逐年下降,中港的關係因為一國兩制制度的逐漸崩解,香港生活環境的壓縮而撕裂,香港人開始用「蝗蟲」、「支那」形容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大多數新移民為了自保,選擇隱身香港,他們在反送中運動裡通常不表態,也不敢表態。

赴港11年的大學講師,怎麼看反送中運動?

但黎明卻做了選擇,她舉著上海話的標語參加反送中運動。在6月初她簽署了「一群在港大陸新移民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聯署聲明」,並且參與絕食抗議,90小時未進食後送醫。她一方面背著中國新移民的包袱與原罪、頂著中國人罵她賣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在電視節目以及報章雜誌中點出香港社會上對中國新移民的誤解與偏見,也在學校開設認識中國新移民的相關課程,她認為新移民應該勇於讓香港社會知道自己的聲音。

黎明說,11年前,她來到香港,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很模糊,像是她對「六四」事件一知半解,也不相信共產黨曾經屠城。但她慢慢補課,透過參加六四集會、七一遊行,了解香港、認識香港、最後認同香港,把這裡當成家,也在2015年拿到了永久居留權。

跟11年前的香港相比,現在的香港留給陸生和港漂瞭解香港的機會非常少,容忍他們犯錯的機會也非常地少。她說:「因為恐懼而導致的先入為主偏見,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而最後香港社會製造出自己的敵人。」

1997年至今,以「單程證」來港居住的新移民已經超過100萬人,再加上透過投資與就學留下來工作的「港漂」,人數共有150萬,佔了總人數750萬五分之一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從1997年至今,透過中國公安部審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簡稱「單程證」制度,發給有香港或澳門親屬的中國內地居民前往香港居住的新移民,人數已經超過100萬人;透過投資與就學留下來工作的「港漂」,人數將近150萬。
。對這群新移民而言,他們見證了中港矛盾激化的過程,反送中運動加劇了族群間的裂痕。黎明在這詭譎的社會變動中怎麼看待港人與新移民的互動?做為一位試圖對話的學者、運動參與的示威者,她又怎麼看待未來港人與新移民的關係?而究竟「香港人」是誰值得擁有的身分?黎明提供了近身的反省與思索。

以下內容來自專訪,以問答的方式呈現:

六四、七一、反送中:是香港讓我開始探索真相

《報導者》(以下簡稱報):妳從2008年就來到香港,在這11年之間,香港社會對從中國來的新移民態度出現什麼樣的轉變?

黎明(以下簡稱黎):2009年因為朋友邀約,我去了人生第一次「六四」的集會。我們在參加完集會、去吃糖水(吃甜點)的時候起了爭執。那時候我很強硬的堅持六四沒有「屠城」,我認為集會上的用詞太誇張。但是朋友們也沒有跟我吵,大家默默地換了個話題繼續吃糖水。但我後來發覺,其實我對六四也沒有想像中瞭解。

從那一次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跟別人聊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是參加一些講座,並且觀察自己為什麼在某些特定議題上面,會像是被按了一個按鈕一樣,情緒變得很激動。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有許多真相跟以前所相信的完全不一樣。我花了幾年的時間重建自己的價值體系,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

我深深地覺得,現在我可以跟香港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的原因,就是那時候香港社會給了我寬鬆的反思空間,並且還有一些包容我的朋友們。

但是,現在這種餘裕沒有了
Fill 1
香港、反送中、黎明。(攝影/陳朗熹)
黎明提到,跟11年前的香港相比,大陸學生暸解香港的機會,跟被容許犯錯的空間已經減少許多。(攝影/陳朗熹)

但若拿現在跟11年前的香港相比,現在的社會留給大陸學生瞭解香港的機會非常少,容忍他們犯錯的機會也非常的少。現在也很少有人會耐心的去跟他們解釋,內地跟香港政治環境還有文化習俗上的不同。

我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來說。不久前一位內地來的朋友跟我一起到香港長洲島旅遊,我們都用普通話聊天。因為她手髒了,順手拿了礦泉水洗手,水濺到地板上。我旁邊的香港人看見我朋友的舉動後,翻了一個大白眼並且發出厭惡的聲音。我雖然阻止了朋友繼續洗手,但其實我朋友並沒有犯下什麼大錯,我認為是因為她來自大陸的關係,被放大檢視了。

我想說的是,現在的環境會對特定族群會以相當嚴苛的標準去檢驗。在他犯錯後,馬上將這個錯誤歸咎到他來的地域以及他的身分上,不會花力氣溝通講解兩地文化的差異。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手機拿起來拍,準備上傳網路了。

雖然我可以理解他們的想法,但是用這種方式創造出來的環境,並不會解決問題。如果我是現在來到香港,朋友問我說去不去六四集會的時候,我若猶豫,他們可能就會說:「哎呀,我就知道,妳大陸人不會想去。」又或者他們根本不會想要邀請我去。也有可能我一來這裡,就只剩下內地的學生會跟我做朋友。

近期才到香港的內地學生會覺得他們在這裡讀書不安全、感覺到受威脅。我認為這個想像的危機跟現實可能有程度上的差異,但這個想像並不是不切實際。簡單來說,這個社會跟我2008年剛來的時候相比,收緊了很多,變得沒有以往那麼的寬鬆和包容了。

被敵視後,更有可能被中聯辦收入囊中

報:在兩邊相互敵視的狀況之下,會發生什麼事呢?這樣雙方還有機會可以對話嗎?

黎:香港社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因為面對一個不屬於自己群體的「異己」,他們會有一種受威脅的危機感。他們認為每天有150個內地人,不斷被輸送到香港,是有意識來稀釋香港的人口,甚至在成為公民後可以影響選舉結果。

社會有很多聲音都認為這些新移民是有政治任務的,但若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前提假設,雙方根本不可能有對話的機會。

我認為大多數過來的新移民很多是對政治冷感,不關心政治、甚至會儘量遠離跟政治有關的東西。當然,像是中聯辦這些組織也會搞一些新移民組織或是偽學生組織,施一點小恩小惠來攏絡新移民。原本對政治冷感的這一群人,在香港社會對他們產生敵視、讓他們感到環境不安全的時候,他們就更有可能被中聯辦的組織收入囊中。

兩方缺乏信任的狀態下,產生的結果就是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社會的刻板印象導致大家都敵視外來者,而這些原本不是特務的人因為感到受威脅開始「抱團」,最後香港社會製造出了自己的敵人。

缺乏真實脈絡的新移民形象

報:面對兩邊日漸加深的敵意與不信任,妳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民眾更瞭解新移民呢?

黎:在學校裡上課的時候,我會要求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他們在紙上畫出自己認為的新移民是什麼樣子。多數時候他們會畫出來一位穿著豹紋緊身褲的大媽、很俗氣、講話很大聲,是個暴發戶並且沒什麼品味的樣子。但其實學生們是把水貨客、大陸遊客跟新移民的印象混在一起。

下一個任務我會請他們拿著自己的畫到校園裡去尋找他們認為是新移民的人,並且跟他們聊天,請他們指出自己畫的圖有哪裡跟現實不相符。學生們尋找的時候會先觀察人們的穿著跟舉止,最後跑去跟對方攀談,但往往發現找到的是一位香港本地居民,而不是內地來的大媽。

但這其中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在到處求證的時候會發現,有些人會跟學生說他已經來香港十多年、不算是新移民了。他們還會指點學生去找一些來到香港不到7年的人(註)
新移民的定義是在7年之內仍未拿到永久居留權的人,但通常人們也會把近期才拿到證件的人也稱為是新移民。
。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也可以反思新移民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反省他們是不是對這個群體的想象太過單一。
偏見源於想像,用RPG課程打破隱形的牆

在學校裡我還有另外一堂叫做「命運選擇題」的課程。我會讓學生扮演新移民婦女、新移民的丈夫、公公婆婆以及爸爸媽媽,然後讓在課堂中發出狀況給他們。我會問他們要不要在香港生孩子?遇到家暴時要不要離婚?或是政府有關於新移民的政策忽然出來,還有人可扮演網民來發出網路霸凌等等。我也會請幾位真的新移民在一旁當顧問,給學生意見。

我就是希望他們可以設身處地的為新移民想,當你是他們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因為在學生從他者的角度來看這個群體,可能會出現「這一定是假結婚」、「這一定是騙錢、騙綜援
指綜合援助,一種香港的社會福利。
」等等的想法。但若讓學生自己帶入這個角色來思考,在自己做決定前問一下爸媽、公婆還有老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新移民的想法還有做決定的原因,不會這麼容易落入刻板印象的框架之中。

我覺得這個是滿成功的,很多同學都會在結束之後,會跟課堂上的新移民坦承,他們以前沒有想過新移民的真實狀況比想像中還要複雜的。尤其很多人以前只從一些抽象的數字跟故事下去看,就會缺乏很多具體的脈絡與認識。

但可惜的是,這些變化只會發生在課堂上,社會中那道隱形的牆,還是讓人很難會有這樣的耐心去了解一個不熟悉的族群。

誰是香港人? 當我也成為新移民的「好榜樣」

報:請問在推動族群對話的過程中,最感到氣餒的地方是什麼呢?

黎:我受到的挫折都是以一種非常「正向」的方式呈現,跟我溝通的人都是很熱烈地擁抱你,跟我說「我們很歡迎像你這樣的新移民」。其實這是很令人感到悲傷的,因為我開始覺得自己變成一種新的標準,要成為我這樣的新移民才會被接受,沒有表態的新移民自然就會被歧視。

我有一種被收編的感覺,他們用我這個樣板去施壓給其他新移民。尤其社會上的標準會隨著時間還有氛圍在變動,如果有一天今天這個標準變了,那以前符合這個標準的人不就也被排斥了。這並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但很無奈,大眾很容易這樣去理解。

報:有的人會說必須符合一些標準或特質才是香港人,妳覺得誰才有資格稱自己是香港人?

黎:我覺得一個族群應該要通過相同的經驗,依賴這樣的共感讓你與這個群體產生連結,你才是群體的一分子。舉例來說,在2014年以前雖然我會去紀念六四的集會,但我都沒有去過香港的七一遊行,因為我認為那是香港人的事,跟我上海人沒有關係。

但在2014年9月26日當天,我在電視上看到「學民思潮」衝進去公民廣場,因為我那時候是助教,自認為算是半個老師,所以想要買點麵包到現場幫助學生。我到了現場才發現根本進不去公民廣場,就待在添美道附近的「命運自主台」聽學生演講。結果好像是有警察想要抓人,民眾開始拉起人鏈,我也不知不覺的被推到比較前面的地方。一位警察朝我們噴灑胡椒噴霧,雖然我朋友撐起雨傘幫我擋,但我們還是遭到波及。

那一次的經驗對我來說是很震撼的,因為我一直認為,電視上有人被噴胡椒噴霧噴到都是因為行為比較激進,所以才會被噴。而我就是來送個麵包,從來沒想過會被噴到。那天晚上我心裡都不能平靜,一直想到底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只是路過「打醬油」、但卻被捲了進去。

那時候我才知道到現場很重要,因為在現場才知道狀況,在現場也等於是保護了一些人,在場可以給人們安全感。還有經歷過身陷險境的時刻,大家一起冒過某一些風險。

在那次之後,我就開始去七一遊行了。

我想用行動來定義自己是誰
Fill 1
香港、反送中、黎明。(攝影/陳朗熹)
黎明說:「香港對我來說是家,上海對我來說,是一個感情很深、但回不去了的家鄉。」(攝影/陳朗熹)

這是一個很具體的經驗、很具體的形式。但就算我那一天沒有出現在那裡,我跟香港示威者之間,其實已可以從其他方式產生一些經驗的共鳴。

我是上海人還是香港人其實不應該用地域來區別,我可以用行動去定義它。我可以用自己的選擇與自己的行為做為累積,最後這些經驗才會造就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地域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因素。

報:香港跟上海這兩個地方,現在分別對妳來說代表著什麼呢?

黎:香港對我來說是家,上海對我來說,是一個感情很深、但回不去了的家鄉。詩意一點來說,家鄉跟人的關係不一定是距離的關係,有時候就算距離再遠也不一定會有鄉愁。相反的,如果我現在生活在上海,但這個地方正在以一個我不熟悉的方式在改變,這樣我跟它的距離就會愈來愈遙遠。

香港現在其實也是變得面目全非,只是這邊的人還在努力想要留住它。這樣對我來說,它還沒有完全變得陌生。

報:這次香港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是非建制派拿下了超過8成的席次,妳覺得這個結果在香港族群衝突這個議題上代表著什麼呢?

黎:我覺得這次選舉仍有不少人將少數選區失守的責任歸咎給新移民,在網路上的一些關於新移民進來稀釋香港人口、控制選舉的貼文仍然被廣傳跟支持,可見這樣的言論還是有市場的。但其實在天水圍或是水泉澳等新移民重鎮區都是非建制派獲勝,人們傾向把政治立場分裂的原因放在本地人跟移民之間,但幾個失守的地區都是集中在寶馬山之類的富人區,所以我認為差異應該是反映在社會階層之間才對。

族群之間的和解也不完全是沒希望,香港也有聲音在為新移民解釋,只是社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消除偏見帶來的選擇性判斷。我對香港的未來雖然不能說是樂觀,但在這次運動裡,在區議會選舉之後,至少我們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索引
六四、七一、反送中:是香港讓我開始探索真相
缺乏真實脈絡的新移民形象
誰是香港人? 當我也成為新移民的「好榜樣」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