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綠色」超前部署之1

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韓國力推「綠色新政」,台灣呢?
韓國仁川松島中央公園裡的太陽能建築Tri-Bowl。(攝影/REUTERS/Kim Hong-ji/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6、7月全台發燙,7月24日台北市高溫甚至創下台北氣象站124年來的紀錄,顯示極端氣候挑戰已步步進逼,全球各國也同樣在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中面臨了經濟振興和氣候變遷的雙重挑戰。

歐盟各國及韓國都已提出同時因應經濟復甦、氣候變遷的綠色振興計畫,韓國的「綠色新政」更宣示,要在2050年成為東亞第一個「去碳化(淨零碳排)國家」。韓國的綠色新政對台灣有什麼啟示?台灣又該如何想像未來?

義大利威尼斯的運河變得清澈新加坡市中心出現成群的水獺自在散步,甚至在印度北部旁遮普省的村民,首度可用肉眼眺見200公里外的喜馬拉雅山!世界各地因為COVID-19疫情而封城,許多城市紛紛出現汙染退散、回歸自然的奇景。

但封城連鎖效應,也包括了經濟的巨大衰退,是否真要付出如此慘痛的經濟代價,才能重新擁抱藍天綠地?

德國、法國和韓國等國家,都從疫情造成的停滯與衝擊中,看到了重新思考能源、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的機會,也看到了同步回應疫情衝擊與氣候變遷兩大危機的可能性。其中韓國的「綠色新政」,對台灣更有啟發與參考作用。

繼歐盟後,韓國領先東亞推出「綠色新政」

在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支持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稱:「歐盟將以綠色目標作為疫後經濟復甦的驅動力。」甚至多位資深銀行家,包括英國央行總裁貝里(Andrew Bailey)和法國央行行長戴加洛(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都於6月5日聯名投書《衛報》(The Guardian)指出:

「疫情帶給我們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重建經濟足以抵禦下一個重大衝擊,也就是氣候崩潰⋯⋯疫情過後,各國啟動綠色復甦至為重要。」

他們怎麼做?德國的動作最快,率先提出1,300億歐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400億歐元將投資於解決氣候變遷的相關計畫。德國在疫情期間,看見了環境回歸自然的美好,決心疫後振興將致力於打造一個更永續的環境。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主席坎芬(Pascal Canfin)強調,「氣候變遷並未隨著COVID-19到來而消失,所以振興經濟必須一石二鳥。」從經濟與就業的角度來看,不但要支持能為氣候變遷提供解方的產業,他更認為接下來2年,有必要投入3,000億歐元的公共投資以支持綠色復甦。

令外界驚訝的是,過去被視為「破壞環境的惡棍」的韓國──世界第12大的經濟體卻是第7大的碳排國──也在3月提出極具野心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在回應氣候變遷上,不讓歐洲國家專美於前,更意圖「一石三鳥」。

文在寅宣示全面去碳化:2050年達碳中和

韓國2月發生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後,成為當時中國以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人數持續攀升至3月初,達到4,000多例,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受到質疑,還因此出現了罷免總統文在寅的聲音,一份「彈劾文在寅總統請願書」甚至在韓國國會「國民請願」網站上,收到超過146萬個簽名,達到國會相關組織審議門檻。

面對病毒與政治雙重危機,韓國政府祭出普篩與入境管制等鐵腕措施,才逐漸控制住疫情,並搶救了執政黨的聲勢。

於是,文在寅的民調滿意度迅速地在3月底就回升到5成以上,同時間,挾著疫情趨緩帶來的政治資本,他繼參選總統時就已提出的環保綠色政策後,再度推出綠色新政,擴大投資再生能源等綠色產業,並且比照歐盟,訂下「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即「淨零碳排」,意指增加的碳排放量與減少的量相等。
」的目標。

4月15日國會大選結果揭曉,文在寅帶領共同民主黨拿下史上最大勝利,在6成6的投票率下,贏得180席、6成的席次,成功全面執政,並創下韓國自1987年民主化後,首次由單一政黨佔據國會五分之三議席。

韓國的綠色新政,被長期研究各政府綠色金融計畫的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可持續資本市場總監黃超妮形容為「超級了不起」,為什麼?

冬季長、溫度動輒跌破零下的韓國,民生與工業用電需求都很大,目前全國40%的電力仰賴60座的燃煤電廠供應,綠色新政卻要將目前僅佔個位數的再生能源發電佔比,一舉在2030年提升至20%,2040年前再增加至35%;此外也預計實施碳稅,並在逐步去碳化的同時,逐步廢除核電。

目標一石三鳥:環境、就業、國際地位提升
Fill 1
氣候變遷、綠能、環境。(攝影/REUTERS/Jo Yong-Hak/達志影像)
韓國提出「綠色新政」,包括將目前僅佔個位數的再生能源發電佔比,一舉在2030年提升至20%,2040年前再增加至35%;總體來說,期待能做到環境友善、就業和國際接軌的目標。(攝影/REUTERS/Jo Yong-Hak/達志影像)

韓國提綠色新政是要一石三鳥,做到環境友善、帶動就業和國際接軌,這是聰明的,」嫻熟韓國政治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綠能和減碳等環境議題,本來就是韓國執政的進步派政府的施政方向與目標,「是未來振興韓國經濟要走的一條路。」

此外,「《京都議定書》跟《巴黎協議》,讓日本和法國變成了這個領域公認重要的國家,韓國也想做這件事,」董思齊說,韓國認為自己的某些技術可以幫助親環境
指對環境友好行為。
目標更快速達成,並做出更多的應用。繼2018年全球綠色目標夥伴(Partnering for Green Growth and the Global Goals 2030, P4G)在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峰會後,原本今年6月就要在首爾舉辦第二屆,後來因疫情而延到明年(2021)1月,「基本上韓國希望透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發展,在國際社會的特定領域中有話語權。

韓國成了東亞地區第一個宣誓將在本世紀中達到碳中和的國家。4月底,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一場記者會上,盛讚韓國在對抗COVID-19病毒的同時,仍力抗氣候變遷,「這兩件事如何能夠被同步處理,韓國提供了驚人的典範。」

令人驚訝的是,文在寅的綠色新政同時也受到在野黨的支持。董思齊指出,在野的保守派沒有反對,這是因為李明博政府2008年就有做綠色新政,只不過當時的目的是經濟成長,不提減碳;現在是要創造就業,但保守派會認為「這東西本來就是我們之前提過的,所以大家都安心,反對的人很少」。然而,疫情逐漸和緩之後,韓國民眾是否像國會大選時一樣支持綠色新政,仍然有待觀察。

不追求GDP成長率,更希望活化內需市場

在能源轉型的同時,為了帶動就業,韓國的綠色新政還包括了設置地區能源過渡中心,協助非新能源產業的勞工受訓、以順利進入新產業就業。董思齊強調,文在寅自2017年上台以來,一直要解決的都是失業問題,COVID-19疫情之後,更明顯的會是青年就業問題,「比經濟成長更重要的,其實是充分就業,只要失業人口增加,政權就會遇到很大的危機性。」

此外,與過去李明博政府追求的綠色成長有所不同的是,文在寅政府不希望只追求單純的經濟成長。「對他們(文在寅政府)而言,如果執政的過程中,獨惠某些產業,造成某些部門過度肥大,那就不是他們要的,因為他們政權的正當性在(強調)平等。」

「韓國要救的不是所謂的GDP成長率,而是如何讓內需市場更活化,」董思齊表示,一場疫情讓國際交流大幅減少,是否能透過新的勞動服務等方式,能讓無法離開在地的人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是韓國綠色新政比較值得重視的事情。」不過,由於韓國綠色新政較多是綱領性質的政策宣示,對於能否真正解決失業問題等具體成效,還有待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檢驗。

疫後紓困時機點,台灣為何不回應氣候變遷?

對比之下,台灣的疫情更相對穩定,迄今400多例確診、7例死亡,防疫有成,在520連任就職後,總統蔡英文的民調滿意度達到歷史新高的7成1,防疫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滿意度更突破了8成

民進黨政府擁有比韓國執政黨更高的民意滿意度,在提出無保1萬元的急難紓困金、10萬低利紓困貸款和計程車司機每月1萬元薪資補助、可連領3個月等紓困方案後,目前提出的振興方案是「拿1千領3千」振興券,但外界還未看見政府同時面對氣候變遷、推動綠色轉型的長期性策略思考。

事實上,台灣也面對嚴峻的氣候危機。

疫後排碳量回彈,CO2濃度達300萬年高點

今年初,早在2020年的第一天,一群災害與風險管理的產官學界專家,就在LINE群組中熱烈地討論氣候危機,絲毫沒有慶祝新年的心情,反而憂心忡忡,認為依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成長趨勢,台灣面對的已不是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而是在2020年已正式進入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狀態

主導該討論的氣象專家、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近日接受《報導者》訪問時指出,「新的疫情雖然會讓地球得到緩解,代價卻無比巨大,」也正因為疫情大幅影響經濟活動,根據許多預測,今年有機會達到巴黎協定年度減碳8%的目標,「但我們的生活習慣沒有改變,疫情之後(碳排)就會報復性地衝上去。」

果然各地解封才不久,一進入夏季,即可觀察到明顯的暖化與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上半年雖然人類排碳量減少,可是全世界的溫度都在創新高,台灣還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彭啟明問道,「不是人類活動減少嗎?但以全球來看,溫度都在創新高,而且二氧化碳濃度還在往上走。」

根據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偵測到的資料顯示,光是今年5月的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就超過417.2ppm,甚至超過去年的414.8ppm,也讓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很可能是300萬年來的最高點

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疫情前即存在的氣候緊急狀態,並未因疫情出現而消失,卻因此被忽視、而成為隱憂。

法國經驗:一手給紓困金、一手推產業轉型

因為疫情,許多產業、尤其航空與觀光業大受影響,在紓困業者的同時,有可能再置入因應氣候變遷的思維嗎?

法國是這樣做的。法國航空(Air France-KLM)大幅減少航班與營收後,向政府提出了高達108億美元的紓困貸款要求,法國政府同意了,但同時提出必須促進永續環境的條件,包括法航必須停飛和火車路線競爭的短程航班,因為相同的短程路線,火車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少了許多;此外,法航也必須承諾將每位乘客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50年前減少到2005年標準的一半。

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強調,「給法航的並不是一張空白支票。」利用紓困的機會,趁機協助產業轉型為更永續的營運,無疑是將效益極大化的一石二鳥策略。

對比法、韓,「他們是趁機要(把汙染)拉回來,我們卻想的是趁機要鬆綁,都有趁機的概念,可是方向完全不一樣。」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說。

台灣反而放鬆環保管制?

以禁塑政策為例,蔡中岳指出,當初政府要禁免洗餐具跟塑膠吸管,都是好不容易才推動,但台灣一遇到疫情,「第一步的想像就是把這些東西全部開放,這個鬆綁其實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陳時中在5月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免洗餐具其實對防疫幫助不大,「餐具重複使用、好好清洗,比免洗餐具更乾淨。」於是環保署再收回鬆綁的禁塑政策。蔡中岳評論,「搞成這樣,顯然他們(政府)並沒有策略性地推動對環境友善的大政策,反而是一遇到狀況就想要開放。」

蔡中岳認為,在疫情加劇的2月,全球油價大跌,甚至跌到了負油價,更是一個可以趁機推出能源稅的絕佳時機,「油價低檔的時候趕快推出能源稅,反正大家負擔感覺沒那麼大,還有對石化業者的補貼,也(應該)在油價低的時候拉掉,但我們不敢趁勢做一些事情。」

「我可以理解有些政策在人民有困難的時候,很難推動,但應該在有機會的時間點推出來,大家反彈比較小,」他感慨,台灣實際上是反其道而行。

尤其是比起同在東亞的韓國,蔡中岳認為, 至少韓國知道這是應該做的,「我們是連這個sense都沒有,這是最令人擔憂的,如果要跟韓國對比,我覺得光這一點就是一個落差巨大,」他強調,掌權者根本沒有看到回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綠色復甦成為防疫助力

乍看之下與疫情無關的綠色復甦,事實上還有助於日後的防疫。根據許多來自歐洲、美國和中國的國際研究,空汙與COVID-19疫情存在高度相關性,空汙愈嚴重的地方,COVID-19的感染率、重症率和致死率也愈高。其中最受關注的哈佛大學研究更指出,在美國,空氣中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細懸浮微粒(1 μg/m3 in PM2.5 )濃度,COVID-19的致死率即增加8%。也因此,COVID-19疫情更突顯了乾淨空氣的重要性。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空汙和氣候變遷是一體的二面,改善空汙就可以改善氣候變遷、改善氣候變遷就可以改善空汙。」他強調,這項論述聯合國在2019年6月就提過,現在加上防疫的需求,台灣政府應更積極回應空汙和氣候變遷挑戰,落實全面無煤目標。

身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的葉光芃,研究並倡議乾淨空氣超過10年,他指出,空汙對於非傳染性疾病,例如早產、氣喘、過敏和肺部慢性疾病等,已有大量科學研究證實關連性,對目前的健保與醫療資源已是沉重的負擔,如果再計入台灣人口的老化速度,目前已是老年人口超過14%的高齡社會,未來若再發生新的疫情,「10年、20年之後,到時預計會有3成的老年人口,非傳染性疾病加上傳染性疾病,台灣就崩盤了。」

他憂心地表示,「疫情後的振興不能單純從經濟角度出發,必須有防疫指揮官參與,也要從醫學與健康的角度來思考。」

氣候極端化,疫情加天災的可能與打擊大增

如果不回應氣候變遷,伴隨而來的極端氣候恐怕愈來愈難以承受。

回顧過去10年的重大災害,2009年8月8日發生的莫拉克風災,造成近681人死亡、小林村滅村,是台灣近10年來傷亡最慘重的天然災害;2018年,又有驟雨強度超越莫拉克風災的823水災,造成7死、101傷。

彭啟明提醒,雖然過去10年的天氣預報技術進步非常多,「但是氣候極端化在這10年又是加乘了一倍,」從數量上來看,全球各項天然災害從10年前的每年6、700件,「大概增加了10%,一年有800件左右。」

「不要講雨是不是變暴雨了,熱浪還愈來愈熱了,還有各種的災害,乾旱、風災、水災,只要是災害都是在增加的,」他直言,各種天然災害背後隱藏的是極端氣候正在變化,「例如6月就覺得很熱,高溫破紀錄,這個就是極端氣候。」

不用等到暑假,南投在今年5月就飆出40度的高溫。7月24日當天,台北市高溫甚至飆到39.7度,創下124年來台北氣象站的最高溫紀錄,且連續17天高溫超過36度,打破多項歷史紀錄。整個6、7月全台發燙。

未來的災害將更頻繁、氣候會更極端?彭啟明連說兩次:「一定會的、一定會的。」甚至預測到了20、30年後,「全世界的災害會從每年800件成長到1,000件。」

加上疫情的因素,彭啟明提到另一種可能的情境:「疫情可能年底又來、或者明年又再來,如果疫情加上天災,那怎麼救?這是沒有任何國家去想像過的。」

然而,疫情加天災的雙重打擊,5月下旬就在孟加拉灣區發生了。孟加拉灣近20年來最強的超級氣旋安芬(Amphan)侵襲印度東部與孟加拉,迫使兩國撤離了低窪地區超過300萬的居民,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總計數千棟房屋被摧毀,正當全民忙著防疫之際,還要防災與救災,如何還能顧及社交距離?

後疫情時代,台灣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

對於疫情加天災同時來襲,彭啟明表示,國外已有許多討論,目前台灣似乎防疫做得很好,「但這只是上半場做得好,下半場還不知道,天災加疫情也很可能發生在台灣,例如遇到颱風來。」

疫情過後的紓困和振興,因為看到了更長遠的未來,歐洲多國與韓國紛紛提出了綠色紓困和綠色振興方案,利用疫情帶來的機會,引導產業轉型,打造更永續、更具韌性的經濟與社會。

然而,「不是歐盟變得很green(綠),韓國變得很green(綠),接下來地球就會停止暖化,」蔡中岳說,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氣候變遷困境,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面對疫情的衝擊,台灣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韓國及歐盟的綠色振興方案,值得政府與社會各界深思。 

索引
繼歐盟後,韓國領先東亞推出「綠色新政」
疫後紓困時機點,台灣為何不回應氣候變遷?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綠色復甦成為防疫助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