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觀察

Data Reporter》第10屆立委發言儀表板

你家立委4年來為哪些議題發聲?各黨立委質詢主題有何差異?馬上查閱每位立委5大關注議題
(攝影/何柏均;設計/黃禹禛)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房價上漲多少你知道嗎?」「核三什麼時候除役?」「我堅決反對萊劑美豬!」這些都是本屆(第10屆)立委曾在院會、委員會質詢時談過的主題,4年來你的選區立委最關心什麼議題?哪些立委為你關注的議題發聲?《報導者》檢視本屆立法院第1至第7會期公報所有內容(截至2023年12月中旬,第8會期公報尚未完整公布),自3,809萬字的逐字稿中歸納出178項主題,並製作立院議題儀表板,讓讀者可以馬上查閱每位立委最常討論的5項議題。

綜合來看,「居住正義」、「萊豬進口」與「原住民族參政與權益」是本屆立法院最熱門的話題。但各黨立委常發聲的議題不盡相同,綠營立委發言著重內政資源分配、藍營立委則聚焦國際、經貿議題,台灣民眾黨立委最常討論的議題多與藍綠相同,時代力量立委以交通與環境政策為主,台灣基進立委發言則集中在國防外交。

2023年12月19日,本屆立法院最後一次院會落幕(註)
立法院1月8日舉行談話會,通過國民黨黨團提案,將於隔天(9日)舉行臨時會,邀請行政院院長陳建仁率相關部會首長列席,就高端合約等相關事宜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代表第10屆立法委員在立院的職務已劃下句點。立委在國會殿堂中有兩項重要職責:審查議案、聽取行政部門報告並質詢,《報導者》從本屆立委過去3年半在立法院的發言內容,觀察每位立委最常針對哪些議題發言,提供給所有選民做為參考。
我們怎麼分析資料?

立委一屆任期4年、8個會期,截至2023年12月20日,立法院尚未上傳第8會期完整公報,因此《報導者》Data小組蒐集本屆立法院第1會期至第7會期的院會、委員會、黨團協商、討論事項的公報文檔,裡面包含120位立委(含離職、補選、遞補)的發言逐字稿。

扣除書面質詢、主席發言,我們將同一會議中單一立委的發言整併為1筆資料,在專家的協助下,《報導者》採社會科學研究中常見的文字探勘取徑「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題模型」,將資料初步分類為200個主題,經過與各領域專家討論、人工過濾及整併,最終確立178個顯著主題,以此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詳細方法論請見文末)。

重點1:本屆立院最熱話題:居住正義、萊豬進口、原民參政與權益
高房價、租屋黑市、社會住宅不足等居住正義議題近年爭論不休,成為各政黨的攻防焦點。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台灣的房價所得比
中位數住宅價格/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代表一戶中位數住宅對於中位數家戶一年可支配所得之比值。
達9.82倍,即一個家庭要不吃不喝近9.82年才買得起房子,遠遠超過世界銀行認定的4到6倍的合理標準。

在社會各界的輿論壓力下,立委不分黨派都高度關注居住正義,各自提出《平均地權條例》相關修法草案,120位立委中有70位曾為此議題發言,總次數達546次,是178個主題中發言數最高的主題,面向包含「購屋」、「租屋」及「建築技術規則調整」。

「購屋」主要探討實坪制、囤房稅、房地合一稅等制度,以抑制房價、打擊炒房行為;「租屋」面向則包含檢討租金補貼政策、租賃專法、監督社會住宅興建進度等健全租屋市場策略;「建築技術規則調整」則探討容積率管制、公設比,以及鼓勵危老建築更新等。

而最多立委發言的主題則是「萊豬進口」,120位立委中有高達86位曾針對此議題發言。此議題源自2020年8月底,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引發的食安疑慮。

在野黨立委除提案要求標示萊劑外,也在多場會議中質詢時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部長沈榮津等人,437次相關發言中國民黨立委就占275次,相較之下立委人數過半的民進黨團發言次數相當少,僅85次。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指出,此差異源自於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在行政端推動法案時,立院黨團相對配合度高,以期快速通過法案;而當執政黨的舉措出現重大爭議,在野黨緊追此議題能夠獲得更多支持,因此自然會加大質詢力道與頻率。

除上述兩項議題外,前10大議題中有多項屬於具時效性的爭議議題,如「選舉罷免及公投事務」相關發言多在檢討近年選舉、罷免、公投案的開票亂象,部分立委與中選會官員探討電子投票、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進而延伸討論公投是否應該與大選或罷免案一同舉行;「疫苗取得與使用」則為2021年中COVID-19社區感染爆發期間,各黨立委高度關注疫苗研發、採購、接種等相關進度。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觀察,表中少數議題如「農業發展與農民權益」、「原住民族參政與權益」等議題媒體曝光度雖低,但因為與農業縣市、原住民立委的選區高度相關,因此發言的立委人數雖然不多,但討論頻率相對穩定。

重點2:藍綠討論焦點大不同,國民黨團聚焦國際外交、民進黨團關切資源分配

若將發言內容拆分為不同政黨,會觀察到各黨團著重關注的議題有諸多差異。下表是藍綠兩大黨團立委最常討論的前10大議題:

在兩黨的前10大關注議題中,有4項是藍綠都高度討論的話題,包含「居住正義」、「選舉罷免及公投事務」、「原住民族參政與權益」,以及「外交處境與進展」。

「原住民族參政與權益」的相關討論聚焦在原住民族相關法規修訂,包含制定《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保障原住民族土地權利;修改《原住民身分法》,調整、放寬原住民取得身分的方式等。

此議題之所以能成為兩黨的高度討論議題,除了5席原住民立委
全台共有6席原住民立委,民進黨團有2席(陳瑩、伍麗華)、國民黨團有3席(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另有一席無黨籍的高金素梅。此處聚焦藍綠兩黨議題,因此為5席。
持續、專注的發言頻率外,兩黨也各有區域、不分區立委關注原民權益,國民黨團對此議題的發言總數為191次、民進黨團則有149次。

至於「外交處境與進展」議題,則導因於近年美中關係緊張,台海局勢升溫,元首與友邦交流、各國官員訪台頻率大增,也牽動台灣國際地位與台海局勢。

雖然兩岸相關議題並未列入藍綠兩黨黨團最常討論的前10名,但兩岸關係對我國各方面政策皆有關鍵性影響:國防外交方面,近年共軍戰略部署、兩岸情報工作都備受關注;產經部分,由於中國近年禁止台灣部分農漁產品進口,農產品的外銷品質、流向也成為立院討論焦點。此外,去年(2023)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此事對台灣造成哪些影響,也是立委質詢時的重點關注議題。

若觀察藍綠兩黨黨團的議題差異,會發現民進黨團最常討論的議題大多與內政相關,國民黨立委則更常討論國際、經貿議題。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認為,這是因為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可以制定政策,因此執政黨立委除了為政策辯護外,也相對會顧及更多資源上的分配,確保執政成績有具體績效,且對不同族群雨露均霑。

相對之下,國民黨聚焦國際、外交議題,如萊豬進口、外交處境與發展等,沈有忠則認為,原因在於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立場,使中國更常在民進黨執政時打壓台灣的國際參與,因此兩岸外交成為國民黨著重討論、攻防的議題,「外交議題部分事涉機密,一般來說在野黨不會這麼關注外交議題,這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重點3:民眾黨關注議題與藍綠相近,時力基進各有特殊關注焦點
小黨部分,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立委最常討論的議題差異更大。民眾黨黨團的前10大議題中,有7項是藍綠也相當關注的議題,重疊性相當高。劉嘉薇認為,民眾黨屬於全民政黨(catch-all party)
中文譯名又稱「普涵性政黨」,指一個政黨旨在覆蓋廣泛的信仰與價值,以吸引更多選民。與之相反的是擁有明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並試圖說服人們接納的政黨。
,意識形態較鬆散,關注的議題面向廣泛,希望發展成大型政黨。

而時力、基進討論面向則相對聚焦,時力黨團著墨較多環保政策,如廢棄物處理、違章工廠、環評爭議等,另外也關注勞工權益與交通安全。沈有忠認為,這符合時代力量主打光譜偏左,注重平等、正義的路線。

台灣基進則僅陳柏惟一人,且任期不到2年即被罷免,其任期內皆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基進黨抗中保台、訴求國防改革的明確立場,也反映在陳柏惟主要討論的議題中。

重點4:各黨不分區立委討論焦點

許多不分區立委有明確的專業,或是代表特定群體,在不受選區限制的情況下,在問政與法案討論上更能兼顧全國利益。因此各黨的不分區名單及重點討論面向,也一定程度地代表政黨對特定團體、專業領域的重視程度。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最關注分級醫療、遠距醫療及醫護資源分配等議題;國民黨不分區除主攻萊豬進口爭議外,也關注警政改革、槍枝管制議題;民眾黨與時力最關注的議題則都是居住正義。

在本屆4黨不分區立委關注的議題中,只有「居住正義」、「司法改革」是4黨不分區立委的共同關注焦點。在後者的質詢內容中,立委最常談及刑事陪審制,後來延伸為《國民法官法》。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發言為立委質詢司法院時,討論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是否需要修改,以及此制度下法官的配置是否合理,皆為司法改革的重要子議題。

除此之外,各黨不分區立委關切議題幾乎沒有共同點。民進黨團關注原住民參政、勞工權益、客家及原民文化;國民黨團則關注國防資源、國軍管理與改革等。沈有忠認為,這大致符合本屆藍綠不分區名單的圖像:往年民進黨不分區名單由各派系分配,路線通常為中間偏左,因此婦女、勞權、環團都會有相關代表;國民黨則擁有廣大軍公教選民,與地方派系關係緊密,因此通常會提名軍人或退休公務人員為不分區,也會為地方派系保留不分區名額。

政黨的選民圖像決定其不分區名單的屬性,例如國民黨關注軍公教選民,因此在本屆提名軍人出身的吳斯懷為立委,而吳斯懷在過去8個會期中有一半皆加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其關注議題如「國軍管理與制度」、「退伍軍人福利」等也都與此相關。

但並非所有立委的專業背景、所處委員會及其關注議題都能相符。舉例來說,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是金融背景出身,曾任高盛集團副總裁,但她有4個會期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個會期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個會期在內政委員會,這些委員會與金融議題的關聯程度較小。

而民進黨立委陳靜敏為護理背景出身,是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但她多數時候身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與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而非與醫護產業關聯性較高的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儘管如此,她仍非常關注分級醫療資源與醫護勞權
「醫療資源與人員權益」為陳靜敏任期中最常發言的議題。

張宏林則提醒,實際上立委進到哪個委員會,通常仍由其所屬黨團決定,因此確實有些立委會無法「適得其所」,他建議選民仍可以透過立委發言及相關表現,觀察其專業與關注面向是否相符。

重點5:區域發展議題多與交通、經濟建設相關

除了不分區立委所關注的全國性議題外,本屆立委關切的178個主題中也出現10個區域發展相關主題。

從發言人數來看,大新竹合併是最多立委討論的區域性主題,此議題背景為2022年縣市長選舉前,民進黨團提出修改《地方制度法》,推動大新竹合併升格,然由於時程倉促,引發全國性爭議,不僅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的立委皆投入關心,各黨團立委共28人也都為此議題爭論。

若以發言次數統計,金門、馬祖的交通與經濟發展是最常被提及的議題,因為相較於台灣本島立委,金門縣陳玉珍、連江縣陳雪生的發言多著重選區議題,他們最常關心離島的大眾交通建設,包含金門大橋、港埠建設、北竿機場建設以及小三通解封等。

在提及區域建設議題時,各地立委通常都有重點關注案件,例如高雄市立委特別關注大林蒲遷村案、台中市立委特別關注空氣品質與火力發電議題等。然而多數情況下,立委最常在院會、委員會中討論在地交通建設資源。

沈有忠分析,若區域立委能夠爭取更多中央資源挹注在地的交通建設,不僅容易做出讓民眾有感的政績,地方建商、工程標商也可以從中獲取利潤,「交通建設有非常大的經濟效益,也很好炒地皮」。

而且在區域發展議題上,立委更容易在不排擠到自己選區資源的情況下,協助其他區域立委推動地方法案。未來若自己的選區有需要,也可以拉攏其他選區立委協助連署。「不同黨籍、選區的立委間都可以有一些利益交換,政治學上我們稱之為滾木法案
Logrolling,源自於過去美國西部開墾建設時,大家會相互「滾木」幫忙,接續完成對彼此有利的事。例如,立委A願意投票支持立委B的法案,以獲得立委B對自己法案的支持。
,」沈有忠表示。
重點6:發言次數最多與最少的前10名立委

若統計個別立委參與會議且有發言的次數,我們發現發言數最多的前10名中,不分區立委就占6位,在沒有選區服務的壓力下,這些不分區立委更加積極發言並爭取曝光。

但在這個排行榜中,僅高嘉瑜一人為民進黨籍,其他皆為在野黨。劉嘉薇指出,在民進黨執政、掌握行政資源的情況下,執政黨立委相對不會花太多力氣在監督中央,因此發言次數相對較少。

至於發言次數最少的排行榜中,排除任期不滿4年的立委,以及會議期間需擔任主席、保持議事中立的院長、副院長後,發言次數最少的是新北市立委余天,在前7個會期中,發言次數僅19次。而根據公督盟過去7個會期的評鑑,余天口頭質詢率也未曾突破3成,5度被列入待觀察名單。

其餘發言次數較少的立委中,傅崐萁曾因炒股案帶職入獄,陳超明、趙正宇、蘇震清則因SOGO收賄案遭羈押,未出席完整會期,因此質詢數受影響。除此之外,沈有忠也補充,立法院位處台北市中心,與花蓮、連江、台東、澎湖距離過遠,通勤成本較高,可能也影響這些地區立委的發言次數,排行榜上多數人可能更偏好專注在選區服務,而非透過立院質詢、媒體曝光等獲得選民支持。

此外,藍綠兩黨的黨團總召發言次數也形成鮮明對比:國民黨曾銘宗發言數位列最多前10名,民進黨柯建銘發言次數卻僅63次。沈有忠分析,歷屆藍綠黨團總召在質詢、議事過程中的發言次數都不會太多,原因在於黨鞭的職能是擬定黨團策略、進行朝野協商等,尤其執政黨黨鞭更是如此,因此柯建銘發言次數僅63次。

張宏林也認為,過去國民黨黨團總召在院會、委員會的發言數也相當少,本屆曾銘宗發言次數高屬於特例。他補充,在衡量黨團幹部的表現時,並不會單純以院會、委員會的出席率及質詢率為標準,通常也會納入黨團協商的出席、發言狀況,柯建銘、曾銘宗的黨團協商參與率皆相當高。

整體而言,張宏林認為本屆立委在質詢率、出席率表現相當穩定,近年在美中對抗的國際情勢下,美台關係升溫,也讓這屆立委成為史上接待最多外國訪問團的國會,立法院也為此設立國際事務部,積極主導接待外賓活動,值得肯定。

不過,張宏林也指出,本屆立委持續存在預算審議進度緩慢的問題,「公督盟站在監督的角度,會認為預算延宕──尤其是國營事業、非營業基金連年延宕的問題一直很嚴重。」他表示,預算延遲審議的問題自馬政府時代以降一直未曾解決,因此他呼籲立委能更加正視此問題,嚴審並如期完成預算審議,讓國家事務可以穩定運作、正常發展。

立院議題儀表板:你家立委最常討論什麼?

除了上述發現,《報導者》也製作了立院議題儀表板,提供讀者進一步探索。

儀表板使用指南
  1. 使用左上角的選單,選擇您感興趣的選區
  2. 點選不同政黨,查看各黨籍立委(以2024年1月7日黨籍資料為準)
  3. 點選不同立委,觀察他們過去所處的委員會,以及他們關注的主題
附錄:《報導者》團隊如何蒐集立委發言資料、區分出178個主題?

一、資料蒐集與預處理

  1. 自立法院網站,整理第10屆立法委員名單資料,包含現職與離職立委共120位。自中選會選舉資料庫蒐集立委選區、性別、政黨資料,並自立法院官網整理個別立委曾參與的委員會清單。
  2. 自立法院開放資料服務平台抓取公報目錄,並使用公民科技社群g0v工程師王向榮建置的立院資料API,以Python抓取本屆第1會期至第7會期的院會、委員會(含公聽會)、黨團協商、討論事項的會議紀錄html檔,讀取其中所有文字。
  3. 觀察公報中的發言紀錄規則,抓取個別立委的發言紀錄。例如:以「吳委員思瑤:」蒐集立委吳思瑤的所有發言,將該立委在同一次會議的所有發言內容整併,並依質詢部會分為數筆。 例外:一般來說,委員會會議主席為該會期召集委員,主席發言通常是請與會成員依序發言,與議題無顯著關聯,故略不計。另外,考量書面質詢占比較低,且質詢強度與口頭質詢相比較低,亦未納入分析。
  4. 扣除負責主持會議的院長游錫堃、副院長蔡其昌,總共蒐集到118人的23,599次發言。《報導者》處理錯別字、亂碼問題後,將同一立委在同一會議中單次發言內容整併,共計23,511筆發言資料,欄位包含發言者、會議名稱、發言內容與原始公報連結。
  5. 將所有立委的基本資料及發言資料合併,依此進行分析。

二、機器學習與資料編碼

  1. 《報導者》數據團隊以R程式語言,透過中文斷詞套件Jieba對所有發言資料進行斷詞。
  2. Jieba套件的詞庫僅包含通用詞彙,因此我們以立委姓名、立法院動態資訊網法案追蹤平台彙整的熱門議題為基底,新增專業用語斷詞,檢查斷詞結果,來回調整斷詞清單及實際上無意義的停用詞,最後彙整出1,130個專業用語4,783個停用詞清單。
  3. 參考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何俊霆開源的LDA主題模型(隱含狄利克雷分布)程式碼,依照團隊需求進行數十次微調與修改,並使用在主題模型研究領域中常見的最佳主題數計算方法「CaoJuan2009」及「Arun2010」統計出最合適的主題數為200個。
  4. 模型根據所有資料分出200個主題後,會計算出每個主題的重點關鍵字,並根據每段發言內容,為其打上200個主題的分數(分數在0至1之間,愈高代表在該主題愈有代表性),此分數代表發言與特定主題的相關程度。例如:某發言與主題1的相關程度是0.53分、與主題2的相關程度是0.62分,我們會認為這段發言更多在討論主題2,藉此對大量文本進行快速分類與理解。

三、主題命名與特殊處理

我們初步以OpenAI開發的ChatGPT模型,根據每個主題最相關的前20大關鍵字、分數最高的前10個發言內容,辨識出主題名稱。例如:主題22的關鍵字是「CPTPP、談判、經貿、關稅協定、FTA」,就會將主題22命名為「國際經貿協議進度」。

初步命名後,《報導者》數據團隊根據前10大發言內容進行微調,經過與各領域專家討論、人工過濾及整併,最終確立178個有效主題、共22,786個發言,以下為特殊資料處理:

  1. 有3個主題分別是「購屋」、「租屋」及「建築規則更新」。「購屋」面向包含實坪制、囤房稅、房地合一稅等;「租屋」面向包含租屋黑市、租金補貼、租賃專法等;「建築規則更新」則包含容積率管制、公設比及危老建築更新等。由於這3個面向的相關發言都在「居住正義」的討論脈絡下,因此在發言人數、次數統計上將這3個主題合併為主題「居住正義」。
  2. 原有一主題與「預算刪減、凍結」相關,主題涵蓋各領域、各部會的預算審查,與專家討論後認為「預算審查」乃立委主要職務之一,與「議題探討」性質不同,因此將原被歸類在該主題的471筆發言重新計算,找出各發言分數第2高的主題。
  3. 「外交處境與進展」有拆分為兩主題,然兩主題的關鍵字、發言主軸極為相似,皆談及台灣的國際參與、實質外交情形,較難區分,因此合併計算。
  4. 有4個主題包含2個明顯不同的議題,因關鍵字組合部分重疊,被模型計為同一主題,分別是「姓名條例/中藥規範」、「災防預測/黃牛防範」、「18歲公民權/里鄰長事務費」、「數位身分證/國務機要費案」,我們觀察這4個主題的所有發言,將4個主題拆分為8個,其中有少數發言經人工判斷不屬於上述任何主題,則刪去不採用。

四、資料分析與研究限制

資料分析:

完成主題命名、所有發言歸類後,《報導者》數據團隊依政黨、立委在各主題的發言數進行分析。立委議題儀表板部分陳列個別立委最常討論的議題,是以個別立委在178個議題中的發言數降冪排列,取前五高者。若有數個主題並列第五名,則以文本與主題的相關分數高者為優先。 例如:某立委的前六大議題發言數依序為10次、9次、8次、7次、6次、6次,議題A與議題B發言次數皆為6次,則觀察兩者的最高分文本分數(Gamma值),若議題A的最高分發言為0.6,議題B的最高分發言為0.7,則取議題B為第五大議題。

研究限制:

  1. 本研究是透過機器學習方式計算發言主題,並以最高分主題為依歸,然少數文本可能因有意義的關鍵字不足,在每個主題的分數都很低,即便採最高分主題,仍可能出現主題與發言內容不相符之情形。《報導者》數據團隊已確保立委表現儀表板中出現的摘要內容皆與主題相符,盡可能排除偏誤資料。
  2. 本報導以各主題發言次數作為指標,觀察立委對各大議題的討論度,然這不盡然代表議題在立法院的重要程度,或是特定政黨、個人對議題的關注程度。部分議題如18歲公民權、通姦除罪化可能因各黨皆有高度共識,因此討論度不如爭議議題。

※感謝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鄭宇君、政大傳播與資訊科學研究團隊「水火計畫」、政大傳播所楊聲輝、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協助給予研究方向;也感謝歐噴公司創辦人、g0v零時政府參與者王向榮提供立法院資料API。

索引
重點1:本屆立院最熱話題:居住正義、萊豬進口、原民參政與權益
重點2:藍綠討論焦點大不同,國民黨團聚焦國際外交、民進黨團關切資源分配
重點3:民眾黨關注議題與藍綠相近,時力基進各有特殊關注焦點
重點4:各黨不分區立委討論焦點
重點5:區域發展議題多與交通、經濟建設相關
重點6:發言次數最多與最少的前10名立委
立院議題儀表板:你家立委最常討論什麼?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