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月10日中國復工指令響起,1.7億中國勞工在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疫情未獲有效控制、超過80座城市封城或封閉式管理的狀況下,設法返回工作崗位。在此同時,超過40萬名以上的台商、台幹陷入是否返工的難題。有人選擇辭職,更多人輾轉回到公司、工廠,卻隨即面對員工不齊、供應鏈停擺,被迫暫緩開工的窘境。
近10年在中國工資、環保、企業競爭等因素影響下逐漸失去優勢的台商,會在此波疫情中受到什麼衝擊?他們將如何思考下一步的布局?
2月6日傍晚,韋裕(化名)拖著行李,搭上飛往深圳機場的班機。他是東莞一家電子廠的專案管理經理,原本早該在5天前就回到公司,但台灣飛中、港、澳的航班因武漢肺炎疫情大規模取消,他的機票被改了兩次。而他落地中國的隔天,這條往返桃園機場與深圳的繁忙航線,就在疫情考量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0日起停飛。
冷清的機場,用口罩遮住半張臉的旅客靜靜排隊量體溫,有時隊伍裡突然冒出一聲咳嗽,人們便下意識地撇過頭閃避。公司派車將他從機場接回東莞,高速公路罕見地空蕩,唯一塞車的路段,是公路上的體溫檢測站。
晚上8點的東莞市區,店家幾乎拉下鐵門,只有藥局亮著燈,但醫用口罩、酒精已全數售罄。這座被稱作「世界工廠」、吸納大量外來工作者的城市,往年此時早就因返工潮熱鬧無比,「現在像座死城,」韋裕說。
2002年11月,SARS先在中國爆發,那時中國剛加入WTO,吸引台商擴大投資,疫情固然帶來不小衝擊,貨物運送也棘手,但至少人員都在廠區,供應鏈不致停擺。這次武漢肺炎在年假期間爆發,返鄉過年的員工先是因為封城、隔離回不來,復工後,如何在防疫物資緊缺下防堵廠區發生感染,又是嚴峻挑戰。
「外派的風險相對比較高,我已經想清楚,也預期這趟回來可能會要很久才有機會回台灣,現在就盡可能保護自己。」
韋裕表示,目前湖北人不能進入東莞,其餘跨省返回東莞者需居家隔離14天。工業區只開放一個入口,進出得登記並量體溫。他的工廠已為員工準備口罩、密集測量體溫,廠區備有消毒液與酒精,並準備一間「發熱隔離房」,若發現員工發燒,就先移往該區域休息等待救護車。現在醫療能量有限,緊急救護已無法那麼即時。
現在他和已經回廠的同事每週出門採買一次,戴著N95口罩,快去快回。所有防疫物資的價格都被哄抬,一罐8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4元)的乾洗手漲到25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07元),從前乏人問津的醫用口罩,從不到2元人民幣漲到4元(約新台幣17元)還缺貨,貨架僅存的紗布口罩只夠擋灰塵,但已從一個幾毛錢漲到每個1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元)。而在防疫物資吃緊下,台商還被要求捐款或捐口罩、防護衣給政府協助防疫,「每個台商捐多少,微信群裡一目了然,排名都出來了,能不捐嗎?」
韋裕是在6年前被公司外派到東莞,薪水高出一倍多,這份工作讓他兼顧收入、職涯歷練和興趣,符合他理想的生活方式。但他不諱言,十幾年前最風光的時候,台幹工資是在台灣工作時的2、3倍,公司甚至特別聘請台灣廚師做台灣菜。現在企業為了壓低成本,有些台幹薪資只高出原本的0.5倍,返台假、返鄉機票、食宿福利都縮水,「我們有個10人部門,以前都是台幹,現在有一半是陸幹,因為召不到台灣人。」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教育水準提高,當地員工競爭力提升,「近兩、三年,大約8,000人民幣(約新台幣34,000元)就能在東莞請到一位中、英、粵話流利,能和外國客戶溝通的助理,而且沒有文化與生活適應問題。同樣條件,恐得花15,000人民幣(約新台幣64,000元)才能請到台幹,還要給機票、返台假。」這讓更多台廠傾向找當地員工。
他認為,薪資福利和歷練機會仍是台幹外派的主要考量,疫情短時間會影響意願,平息後想來的人還是會來。但以台廠布局來看,這次疫情讓大家深深體會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的風險,電子業、製造業朝東南亞擴廠、遷廠已是大方向。
隨著湖北、廣東、河南、浙江等台商重鎮接連被列入武漢肺炎一級流行區,外派中國圈已掀起「該不該離職」的討論潮。根據104人力銀行分析,外派中國的台幹,農曆年前每天約有49%尋求中國以外的職缺,年後增加到72%。
外派浙江省台州市的電子業工程師Jean(化名),在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後,向公司提出辭呈。農曆年前一次痛苦的急診經驗,讓她看清中國對患者就醫權利的漠視,不想再冒一次險。
在一間台灣公司工作半年多的Jean,到職不久就被外派到台州協助公司建廠。建廠進度順利,原預定初五開工試產,但一連數月的龐大壓力,讓Jean在過年前一週出現嚴重的帶狀皰疹。
第二間醫院同樣拒絕收治,2個小時後,當Jean抵達第三間醫院,她已痛到癱倒在櫃臺前。急診護理師推來一張病床,她躺了2小時無人聞問,接著有新進患者要用床,她被要求前往門診區,從凌晨4點等到早上8點終於掛到號,中午12點才輪到看診。她領到的外敷消炎藥粉幾乎無法改善症狀,回台灣後,她第一件事就是看醫生,吃了幾天藥就好轉。
「在大陸醫院戴口罩的,百分之兩百是醫護人員,一般人沒有保護自己或他人的意識,」Jean表示,過年前,當地人幾乎沒有對武漢肺炎的警覺性,也沒有預做準備。雖然公司是約5、60人的中小型工廠,但現在物料、員工都進不來,原定的試產日程延了又延。目前只能先組防疫小組,確保廠內不要發生疫情。
「被急診拒絕收治時,我就決定要離開中國,那裡對人的醫療權益很不重視,萬一回去不幸感染武漢肺炎怎麼辦?」另一位和她在台州常駐的同事,也因不想回到疫區而離職。
Jean認為,就算請調回台灣,她公司的工程師仍得時常到中國出差,一去1、2個月,只比外派風險小一點。工廠大家是一起努力的成果,離開當然會不捨,但權衡得失,她決定在台灣另覓他職。
「我是一定要回大陸開工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對台商耀舜(化名)而言,返工與否已不僅是個人職涯的考量,是對多年創業心血的損益評估,以及背負員工生計的責任。
45歲的耀舜原本從事燒錄器公司業務員,月薪3萬元。孩子出生後,他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2007年和友人到江蘇省連雲港市創業,研發快煮珍珠。
頭兩年幾乎沒有業務,他住在工廠等待生產許可證,泡棉隔間和木板床擋不了冬天的冷風,他手指關節都是凍傷的裂口。最苦的時候,他一天吃一餐,每個月花3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00元),幾乎得憂鬱症。他的妻子當時在出版社擔任業務主管,在台灣一面工作一面照顧兩個女兒,成為辛苦的「留守家庭」。
西進中國第6年,在當地拓點的台灣連鎖飲料店品牌開始進用他的貨源,業務總算趨於穩定。這幾年珍珠奶茶在中國持續走紅,他現在主要供貨給連鎖飲料店總部,分銷到全國加盟店,一天可以賣出15噸珍珠,等同75萬杯珍奶的用料,工廠則漸漸擴大到70名員工的規模。
13年創業心血,在這波疫情面對前所未見的衝擊。
「往年這個時候還在趕著出貨,每條生產線都要加班生產,今年完全動不了,」耀舜苦笑。
江蘇省規定在2月10日復工,但跨省返工者必須隔離14天,能如期開工的工廠有限。就算產線能動,物流業因高速公路管制受影響,原料進不來,貨出不去。最嚴重的是,現在大家不敢外出消費,餐飲業損失慘重,下游存貨沒消化,上游生產也沒用。
耀舜的工廠還沒有開工時間表,但江蘇省規定,2月底前無論開工與否,業主都需發給員工全薪。對他而言,這等於整個月沒產能,卻得負擔30幾萬人民幣的人事費用。
員工3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由於現金流量有限,在此波疫情中首當其衝。根據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的調查,有6成中國的中小企業認為員工薪資、保險將會是疫情期間公司最大的支出壓力,34%企業的現金餘額只夠維持1個月,3成企業認為疫情會導致2020年的營收降幅超過50%。
「現在疫情還在初期階段,很難預測未來會如何,」耀舜沒有退卻的念頭,由於開工時間無著落,他仍在台灣等待返工時機,「不用想太多,只能等。」
從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台廠逐漸將產能轉出中國,赴中國工作的台灣人開始遞減,尤其是30到49歲的青壯年勞動力。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的生產成本增加、美中貿易戰等因素,企業已逐漸將供應鏈移出中國。武漢肺炎可能是讓台廠重新布局的加速器,將產線分散風險到他國,或是回流台灣。
究竟有多少台灣人在中國工作?隨著推估資料和方法的不同,學界與民間組織推測約為100萬人,行政院主計總處則估計40.4萬人。但無論官方或民間的統計,都可看到中國雖仍是台灣人最主要的外派地點,但人數逐年下降,到東南亞工作者則遞增。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基於成本低、地緣近、語言相通且市場廣大等因素,台商在1990年代初期大幅將生產線外移到中國,但近年隨著工資、土地、環保等企業成本提高,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減少,帶動赴中就業人口的改變。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調查,國人赴中工作人數已從2014年起連續5年下降,創2008年以來新低。
「台商已從中國市場撤退10年,」長期研究兩岸經貿關係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指出,2010年是台商投資中國的最高峰,「台灣1塊錢流出,就有0.83塊投資到中國大陸,」但隨著同時期開始的金融海嘯效應,投資中國的趨勢下滑,在2018年,1塊錢流出台灣,大約只有0.3到0.4元進到中國。
不過在2010到2015年之間,智慧型手機生產鏈向中國中西部移轉,帶動台幹人力需求;另一方面,當時台商評估中國消費市場已趨成熟,吸引珍珠奶茶、連鎖餐飲、大賣場等服務業,以及幼兒園等教育產業積極投入。不料這些走實體通路的產業,隨即碰上蓬勃興起的中國電商服務,營收不如預期。
智慧型手機生產鏈轉移的能量,在2014年中旬iPhone 6熱銷後面臨瓶頸。接著中國不斷緊縮外匯管制,2018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則促使台廠移轉產能,製造業向東南亞、印度轉進,部分美國品牌的高精密性產品,例如手機的最終組裝,則在美中貿易戰與美國政府對資安要求下移往美國境內完成。在武漢肺炎疫情前,受產業鏈移轉與貿易戰衝擊的中國,經濟成長已經減速。
林宗弘認為,在中國的台廠短期將面對缺工問題,復工後還恐面臨廠內的感染風險,產能恐到第二季之前仍無法恢復。第三季可能會有趕工衝量,或延誤的訂單趕單,出現補償性的復甦景況,但在這同時,許多外資工廠為分散風險轉出中國,大約到明、後年就能看出效應。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分析師曾俊洲則指出,許多大型台廠在中國不同省分有廠區,只要中國沒有全面停工,應可相互協調生產,不至於完全斷鏈,小廠就得視其現金流與調度能力。
「愈依賴中國,受傷愈重;長期和中國競爭且具有優勢的產業,反而能在這波危機中找到機會,」他舉例,台灣的半導體和面板,台灣就占了9成以上的產值。這兩項產業以往遭中國低價競爭,但現在中國的產能無法完全開出,台灣就可能會有一些轉單。至於在中國投資的食品、零售、服務業,由於倚賴內需,加上產品需求無法遞延,預期會受重創。
中國(含香港)已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國與進口國,出口金額佔總出口額的4成,進口則占2成。台灣是否能在這次疫情中扭轉對中國的過度依賴?
林宗弘認為,絕大多數國家都和鄰國保持10%到15%的貿易依賴度,務實來說,台灣不可能全然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可減到合理適中的範圍。
他表示,從前中、美、台的三角貿易模式,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美國銷售,但可看到近兩年美中貿易戰,台灣對美出口比例上升,對中國卻持平甚至下降。若今年能順利透過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以「台灣製造」代替「中國製造」銷往美國,是減緩衝擊、降低依賴中國的策略之一。
至於疫情是否加速台商回流台灣,林宗弘認為會是可能的選項,「台灣在中國大陸有9成利潤來自製造業,若有一些能調整回台灣,可以減緩衝擊。」
他指出,積體電路代工等供應鏈技術層次高,可承受高薪資、低汙染條件的產業,部分產能可能會回台灣擴廠。另外,有些台商受到衝擊,收掉中國事業,資金可能回到台灣,但未必投資原先的產業,而是進入股市、房地產。
2019年政府已提出包括租稅減免等鼓勵台商回流的措施,「現階段第一要務不在加碼優惠,是守住台灣疫情,讓生產線安全回流,」林宗弘如此分析。
隨疫情不斷升溫,如何復工只是初階難題,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才是武漢肺炎黑天鵝帶來的真正考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