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本土疫情襲來,今年5月中到5月底,僅半個月時間全台灣發生群聚事件的長照機構從595間躍升至1,018間,幾乎半數以上長照機構淪陷。過去一週(5月24日起),平均染疫死亡人數有27%來自長照機構。同樣都是照護病人第一線,但相對醫院、急診室,以照顧失能、慢性病高風險長者的長照機構,並未同時得到相應資源與人力,成為疫情下最脆弱的一群受災者。
《報導者》採訪多名長照機構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探查他們面對群聚高峰、永遠補不足的照護人力時,如何咬牙苦撐,懷抱最終打贏這一場疫情戰爭的希望。
「一驗PCR, 全部人有三分之一都是陽性,我嚇都嚇死了,慌了!」才不到一個月前發生的事,基隆市一間長照機構主任連國偉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
依照現行中央防疫指引,一旦長照機構有確診案例,就地啟動分艙分流,原則分為綠色、黃色和紅色三區,各區的住民和工作人員都禁止跨區移動,避免交叉感染可能性:
- 綠區是健康住民;
- 黃區是有跟確診者同房或接觸的住民;
- 紅區是確診的輕症或無症狀住民,症狀嚴重的就送醫院。
連國偉說,「即使很努力地把空間劃分出來,但最後幾乎只剩下紅、黃區了!」他的長照機構就屬於小型長照機構,6個房間,內有35名住民,三分之二都是長期臥床的失能長輩,雖然每天消毒、快篩,但病毒傳染力很強,「連N95口罩、防護衣也穿了,工作人員還是染疫。」
Omicron病毒株傳染力強,醫院專責病房和急診室是重中之重,指揮中心每天更新資訊,護病比、物資、津貼也都是記者會關注重點。相較之下,住滿慢性病、高風險的長照機構在疫情初期卻未受到重視,沒有津貼、物資,更沒有人力,只要機構內疫情一爆發,幾乎就是重災區。
台北市社會局局長周榆修坦承,除非是收容200人以上的大型長照機構,才有辦法真的做到分艙分流,一般私立老人小型機構空間都不大,狀況好一點的還能分兩、三區,狀況差一點的就只有一區,「所有人都在一起生活,若有個案確診,都算是密切接觸者。」
如此先天場域的限制,讓原本就透過空氣傳播的病毒更難防,長照機構出現群聚海嘯。根據指揮中心5月14日統計,全台約1,700多間長照服務機構中,已出現595間長照機構確診案例;短短半個月後,5月29日已突破千家、達到1,018間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包括10,724名住民、4,020名工作人員。
而長照機構住民多半屬患有慢性病或是失智、長期臥床的高風險族群,確診後出現中、重症、死亡更是嚴重。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5月22日當週統計,機構住民占每天死亡人數平均約27%,其中5月29日當天145名死亡個案中,就有高達45名來自機構。
資深護理師小曼(化名),在新北市一間位於大樓公寓內的長照機構服務。早在一個月前,機構內部就規定所有工作人員,除了生活和工作必要,禁止外出,避免把病毒帶進機構。但病毒傳染力太高,大樓另一間長照機構出現確診案例後,他們機構也出現照服員確診,不到一週,全部住民就已經有三分之二確診,工作人員則分兩區,一區有一半確診,另一區則是全數確診。
小曼說,機構有4、5位長輩症狀嚴重轉送醫院,也有家屬同意採安寧方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Not-Resuscitate, DNR),確診後就在機構內臨終,小曼當班時就親送一位長輩往生。
除了分艙分流有難度,讓照護機構陷入危機的還有人力不足,而導致急需照顧的住民缺乏照服員或是護理師照料。
根據指引,長照機構因應群聚事件的人力調度方案有4種:
- 啟動備援人力計畫,由備援人力支援;
- 由地方政府協調外部人力支援;
- 經當事人同意後,召回被居家隔離的工作人員;
- 最後則是,經當事人同意後,召回確診但為無症狀或輕症的工作人員,且只能照顧同樣確診的住民。
這4種方案有不同層次,也可視情況併行執行。但實際狀況則是,備援人力計畫根本無法執行──很難找到外部人力支援,工作人員來不及居家隔離就已經確診,最後只剩一種方案,就是確診護理師、照服員來照顧確診住民。
在去年(2021)Delta病毒株疫情結束後,台北市社會局曾向各長照機構調查備援人力計畫,萬一疫情再起,各機構可以提供多少人支援?私立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說,當時他提報了兩人,「但都是機構內的行政人員,缺乏照顧經驗,真正的照服員是真的拿不出來」。
周榆修則表示,當時備援人力計畫是因應工作人員被居家隔離的情況,但今年的Omicron感染速度實在太快,先前的計畫根本追不上疫情變化。中央政策也跟著快速改變,4月底的政策改成「以篩代隔」,若長照機構內的工作人員是曾接觸確診個案的居家隔離者,快篩陰性即可上班。
但照護人力還是不夠,因為很多工作人員一篩檢是無症狀、陽性的情況。5月10日,中央進一步改為經該區防疫指揮官和確診工作人員同意,開放確診工作人員照顧確診住民。
然而,即便開放確診者照顧確診者,人力可能還是不夠。大台南照顧服務員職業工會理事長賴玉杏點出長照機構一大隱憂:機構內工作人員因為自由行動,還會出入社區,確診風險比臥病在床的住民相對大很多,造成健康的住民快要沒健康的照服員跟護理師可照顧。
小曼就透露,規定雖然是確診工作人員不得跨區照顧非確診的住民,但實際狀況根本不允許,健康的住民還是會由確診護理師、照服員來照護,「照服員全中(確診),那誰要來照顧?原本的工作還是要有人做。」
至於從外部調動人力支援,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染疫風險高,就連內部人力都不一定留得住。
桑予群說,他原有20名照服員,兩名本國籍照服員因為擔心疫情,已經離職;一名外國籍照服員則是因為工廠上下班時間較固定,轉去做廠工;另一名外籍照服員則是8年沒回家,小孩出生後都沒看過,合約即將到期後也要離職返鄉。一下子少掉將近五分之一人力,他們只能苦撐,「大家都怕染疫,一般人(外部照服員)都不願意進來照顧⋯⋯對機構來說,也是增加一個感染源。」
醫學中心、大型醫院醫護人力負擔也很吃重,但尚且還能維持輪班。而規模約20至30床的小型長照機構,通常只配一名護理師和兩、三名照服員,只要少掉任何一個人就會產生嚴重影響。人力不足的狀態下,護理師也要做照服員工作,幫忙長輩換尿布等等。桑予群說,他自己都睡在機構貼照護人力,幾乎所有老闆都自己下去照護,確診的老闆也很多,「只要電話聽起來聲音怪怪的,就知道你(指其他長照機構負責人)也確診了。」
除了染疫風險高,外部人力還需要熟悉機構運作,才能成為即戰力,因此能找到通常都是曾在原機構服務過的退休人員。
連國偉說,他原有10名照服員,24小時輪班,內部疫情爆發後,照服員陸續確診,最後只剩下2、3人健康,卻要照顧近40名住民。他們急忙向退休的照服員求援,並以12小時7,500元~10,000元、比平常高出一倍以上的薪水,再臨時補了2、3人,不然真的沒人可以接手照顧。
周榆修則表示,一間大型長照機構爆發疫情時,雖也有找原機構退休的工作人員回來支援,但原則也只能就現有人力撐過去一開始最艱困的時期。他也相當感謝工作人員,就算確診,等到症狀一緩解都願意立刻回到工作崗位,「主要是有向心力,看到同事很辛苦,就會想儘早回到崗位上幫忙。」
3、4月疫情迅速擴散時,快篩曾一劑難求。長照機構面對又急又猛的疫情,在沒有政府資源協助下,更是立刻陷入防疫物資不足的困境。
桑予群說,機構住民加工作人員5、60人,當時市面一劑快篩一度200元,每3天全部人做一次快篩,一週就要花2萬多元,這些成本家屬不願意付,更沒有政府補助。長照機構經營困難,「前陣子光雞蛋漲價都快吃不消,何況是快篩,一次都10幾萬在買。」為了省快篩錢,他知道有些機構還會自行採用「類池化」快篩方式,兩人共用同一個快篩試劑,如果兩條線,那兩人再分別進行一次快篩。即便知道這樣使用會有準確性問題,但當時情況是就算想買也不一定買得到快篩。
然而,各縣市提供長照機構的快篩數量不一,有些縣市甚至無法提供。直到5月28日,指揮中心宣布提供全國長照機構住民一人三劑快篩,才稍稍緩解機構的燃眉之急。
今年3月24日就出現第一例本土確診的基隆,疫情不斷延燒,從進行首次的全市普篩,長照機構也成為防疫重點。基隆市政府社會處處長吳挺鋒表示,小型機構要實質做到分艙分流「不容易!」當防疫指引無法有效控制機構內的疫情延燒,面對疫情與照顧人力急遽短缺,基隆在5月17日建立起全台第一處的機構型後送備援場所。
因基隆疫情來得早,便借取去年三級警戒的經驗。吳挺鋒回憶,當時基隆就發生逸嘉老人長照中心群聚,「但燒得慢,每2~3天多一個確診,延燒了一個多月。」當時經過指揮中心建議,有確診的移去醫院,沒有確診的則轉去防疫旅館,徹底把機構內的人員撤離,經過清消、靜置,群聚警報終於解除。
吳挺鋒說:「如果不是『逸嘉』(諧音:一家)而是全基隆27家養護機構都發生確診怎麼辦?」於是基隆市政府根據此一經驗,將原本位於半山腰的市立仁愛之家仁德樓閒置空間,緊急建立起40床的空間,當長照機構出現人力缺乏,無法照顧住民需緊急降載時,就能以此備援空間協助。
吳挺鋒認為,疫情爆發最害怕是醫療量能崩潰,若長照機構守住,也能減輕醫療量能的負荷。因此透過公私協力,結合全基隆27家長照機構,成立防疫群組,把橫跨社會、衛生與基隆長照協會等不同公私部門結合起來,讓染疫機構在規劃照護區域分流、快篩試劑發放、預防性投藥,甚至協助因染疫不幸往生的住民開立死亡證明書等,能加速各種流程,減輕行政負荷。
曾到多家長照機構評估分艙分流管感控的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認為,醫院跟長照機構的照護人力都慢慢進入動態平衡,雖然陸續有新確診工作人員,但也陸續有隔離人力回來。長照因為機構人員少,人力負擔會比醫院更大,因此重點應該放在目前仍尚未有確診個案的長照機構,先備好後援人力,避免在可能的第一波感染發生時,照護量能不至於崩潰。
除了充足人力、快篩外,口服性抗病毒藥物也會是機構疫情減災的重點。黃建賢認為,長照機構住民多為高風險族群,機構內確診者早期投藥比較不會變成重症。過去機構內確診等投藥可能要3、5天,現在加快到當天能投藥,就比較能降低中重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認為,應該考慮讓長照機構內「有症狀、有接觸史」的住民,即便快篩陰,仍可先預防性投藥。
周榆修表示,中央5月初宣布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得判定確診後,社會局就和台北醫師公會合作,每一間長照機構都配一名醫師,只要機構內有人有症狀,第一時間就啟動視訊看診跟後續可能投藥,「只要有人有症狀,預設每一間每一案都是確診」,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就防堵疫情擴散。
年僅33歲的連國偉,從事長照工作已經近10年。他指出,一旦長照機構出現確診者,就要被衛生單位列管,且分艙分流就地安置,要解除列管狀態需有10天內都沒有出現新確診個案。
連國偉的機構從4月30日出現確診案例,隔天三分之一人員確診,到最後超過半數以上人員感染,其中更有幾位住民不幸因染疫往生,照服員也有8成確診。「照服員進去紅、黃區出來,就是全身消毒,出來再消毒一次,」他說,全部人就這樣跟病毒奮戰兩週後,最後一名確診個案出現在5月13日,等了10天後,全體人員都維持快篩陰性,分艙分流限制才解除。
連國偉描述,那等待10天的日子度日如年,內心真的非常難熬,深怕哪一個人篩出來又是陽性,全部人又要再陷入無止境的循環。好不容易等到最後結果出爐,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很感謝所有人一起合作度過難關,凝聚出一種革命情感:
「好像打了一場勝仗!大家終於完成了⋯⋯。」
雖然並無規定解除列管的長照機構仍要每天進行快篩,但深怕又迎來下一波疫情,連國偉的機構全體人員仍維持每天快篩的頻率,只希望Omicron疫情高峰趕快過去,能儘早邁向新生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