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子明選定了6位阿嬤做為拍攝的對象,其中有3位是住在花蓮縣的原住民阿嬤,她們當時都在原住部落附近的日軍營區擔任打掃雜務工作,後來卻被迫充任慰安婦;另外3位是住在新竹縣新埔鎮的客籍阿嬤,她們當年原本應徵食堂服務生及看護助理的工作,卻被騙到中國海南島成為日軍性奴隸。
這6位阿嬤的背景實際上反映了台籍慰安婦受害地點的兩種類型:一在本島,一到海外。然而,不論在本島或海外,也不管受害時間長短或原因為何,痛苦的經驗並未隨著戰爭結束而停止,社會及家庭的壓力仍如影隨形地跟著她們一輩子,讓她們抬不起頭來,甚且嫌惡自己的身體。
黃子明平日在報社工作,要拍攝這種必須建立高度信賴感的對象,記者的身分剛開始反而成為一種阻力,他通常利用休假日去阿嬤家裡拍照,而且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連續兩天。黃子明的出現對阿嬤其實也形成一種壓力,後來他才從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那裡得知阿嬤的疑慮,調整與阿嬤的互動方式。就這樣黃子明以一己之力拍了近3年,和阿嬤甚至她們的家人由生疏而熟識,拍攝情況也漸入佳境。
2003年,婦援會希望黃子明能協助記錄阿嬤接受身心治療課程活動的過程,由於多位參加這些課程的阿嬤不願暴露身分,因此採取閉門上課方式進行。不過,黃子明認為,這是能深入拍攝阿嬤內心世界的難得機會,最後仍決定加入。
參與多次身心治療課程之後,黃子明發現,透過藝術治療讓阿嬤可以在很自然的情境裡說出自身的傷痛經驗,以及對人生的回憶與想像。他記得,阿嬤盧滿妹很愛美,塗面具時畫了兩個紅紅的腮紅。原住民阿嬤則幾乎都畫紋面,事實上他們本身並沒有紋面,這代表他們在族人文化傳統裡面被排除,對他們而言是很難釋懷的事情。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