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這個城市充滿焦慮。
曾經一度,我害怕人潮,因為焦慮發作,我不太認為自己有病,至少不去這麼想,而是去理解成因為親人過世,連帶許多壓力一併爆發。這對身為一位攝影記者而言並非好消息,你如何面對充滿人的新聞現場?
生活在這個城市,是焦慮的。熙攘不看路的人潮,高樓大廈之下的壓迫感,想起伍佰寫的那首歌〈無聲的所在〉,那種地方真難找。有時就算找到個角落窩著,但那焦慮並未消失,那種對生存、對壓迫事實的焦慮並未消失。
有一種感覺是,就算現場再熱鬧,就算城市裡各個街道都有各樣熱鬧的噪音,但你內心還是翻騰的,這翻騰卻絲毫容不下外面的聲音──你想逃離。
我是90年代出生的人,城市的變化感覺更加快速,一年比一年還快;而自己精神耗弱的速度,也一年比一年快速。我不只對生活焦慮,也對這種焦慮而焦慮,想想,還是把它給拍下來吧。
所以有了城市焦慮。那些照片,不是新聞照,不是為了公司、為了什麼別人的目的拍攝的,而是我對抗自我焦慮的一道防線,既然逃不掉它們,我要用感光元件,捕捉它們,並且展出它們,如此而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