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觀察

跨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台灣選舉

高仲明/香港沒有的風景,台灣最美的風景
國民黨2023年12月23日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的造勢大會。(攝影/高仲明)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24台灣總統、立委選舉,不僅是台灣民眾選擇領袖與民意代表的過程,更是一個充滿激情、對話和社會共鳴的時刻。

《報導者》邀請3位分別來自義大利、日本和香港,目前居住於台灣的外籍攝影師,提供他們對這次選舉的瞬間捕捉與感受,以跨國攝影師對這場選戰的獨特觀點及精彩影像,帶讀者體會台灣選舉過程中的多樣性和豐富內涵,共同見證歷史的演進。

本文透過來自香港的攝影師高仲明的鏡頭與蔡慧敏的文字,從香港人的視角細膩描繪出了台灣選舉的的獨特景象,呈現一場關於希望、熱情與民主價值的視覺敘事。

以往香港的傳媒人、政圈中人和學者,不分左中右都喜歡到台灣觀選。香港記者協會、不同政黨都會組團赴台──心態有點似出國賞櫻賞楓賞雪,去看香港沒有的風景。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選舉。純熟的選舉操作、驚人的動員能力、充滿色彩的政治人物、狂熱的群眾,連的士
香港人對計程車稱呼,由英文「taxi」粵語音譯而成。
司機都言必及藍綠。單是造勢大會的氣氛,就令香港人震撼不已。

因為香港的選舉從來都很侏儒。

香港雖然自八〇年代已有地區選舉,到1991年又引入立法會直選,但是供普羅市民投票直接選出的議席只占少數,而且議員的權力仍非常有限,無法左右大局。香港人沒有感受到選票的重量,對選舉冷淡。在台灣人為爭取民主、追尋民族身分而前仆後繼的年代,香港人托庇於英治得享安逸,沒有抗爭意識,對政治冷感。這情況直到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才徹底被打破。

來台觀選的香港政黨中人,看到民意的力量,往往既感動又失落。香港的民主落實無期,從政前途有限。2000年台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民進黨由抗爭者、在野黨一躍上台執政。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香港人置身其中,借借別人的快樂,也為自身默默期許。及至2020總統大選香港議題所帶來的「芒果乾」(亡國感),助民進黨走出2018地方大選的挫敗,連任成功,香港人對台灣前所未有的共情。2019反修例運動警醒了台灣人,只要結果未遂中共所願,我們就有舒坦的理由。

來到2024年,香港人在港版《國安法》的威脅下,來台觀選都有政治風險。以往沸沸揚揚的觀選團不復在。我們也在時代的洪流下來到台灣生活,第一次實地觀火,摘去遊客的濾鏡,可看到什麼?

Fill 1
國民黨先拔頭籌在凱道造勢,揚言「首戰即終戰」、是「侯友宜的起點、賴清德的終點」。(攝影/高仲明)
國民黨先拔頭籌在凱道造勢,揚言「首戰即終戰」、是「侯友宜的起點、賴清德的終點」。(攝影/高仲明)
Fill 1
凱達格蘭大道乃選前之夜兵家必爭之地,使用權分配對香港人來說也相當有趣。各黨派像搶購演唱會門票在12月13日凌晨爭先登記。這重大任務,國民黨由現年74歲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負責。她表示,為此連續幾晚特地到網咖,但還是不敵對手眼明手快,「因為沒有去過網咖,去的時候覺得滿好奇的⋯⋯我們把所有表格格式都弄好,點進去的時候,可能差半秒鐘不到,就被搶走了。」結果投票日前夕1月12日的路權由台灣民眾黨奪得,民進黨則包下1月9日至11日。(攝影/高仲明)
凱達格蘭大道乃選前之夜兵家必爭之地,使用權分配對香港人來說也相當有趣。各黨派像搶購演唱會門票在12月13日凌晨爭先登記。這重大任務,國民黨由現年74歲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負責。她表示,為此連續幾晚特地到網咖,但還是不敵對手眼明手快,「因為沒有去過網咖,去的時候覺得滿好奇的⋯⋯我們把所有表格格式都弄好,點進去的時候,可能差半秒鐘不到,就被搶走了。」結果投票日前夕1月12日的路權由台灣民眾黨奪得,民進黨則包下1月9日至11日。(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國民黨造勢場合現場的年輕支持者較為少見。(攝影/高仲明)
國民黨造勢場合現場的年輕支持者較為少見。(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國民黨指民進黨販賣亡國感。侯友宜表示:「4年前,韓國瑜選總統,他們抗中保台,現在連我和所有國民黨都抹紅,用抗中保台,這沒道理。」(攝影/高仲明)
國民黨指民進黨販賣亡國感。侯友宜表示:「4年前,韓國瑜選總統,他們抗中保台,現在連我和所有國民黨都抹紅,用抗中保台,這沒道理。」(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在又濕又冷的天氣下,出席造勢大會的都是鐵粉。(攝影/高仲明)
在又濕又冷的天氣下,出席造勢大會的都是鐵粉。(攝影/高仲明)

這次選舉期間去了三黨的造勢大會,最大的感受是台灣人不知不覺已走了很遠的路。民進黨的集會變得很冷靜,台下的支持者早已步入中年,2、30年前的熱血青年,早已長成成熟理智的社會人。現今的年輕人呢?支持執政黨大概是世上最不酷的事情。

那邊廂的台灣民眾黨,支持者可厲害了。有柯粉把阿北的頭像剃在後腦勺;有人自備擴音器邊跳邊唱:「票投柯文哲、票投一號柯文哲⋯⋯」臉上閃著為理想而戰的光芒。又有人戴著加菲貓面罩,身穿功夫裝,頭帶上寫著「義無反顧拼1次」──香港人做夢都沒想過周星馳《破壞之王》的何金銀會為柯P重出江湖,只因民眾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年輕時被指酷似鍾麗緹──這哏有夠千迴百轉,我有一刻為自己能看懂而沾沾自喜。在台將近3年,對民情總算有片面的了解。

國民黨的聲勢也相當浩大,論與會者年齡的總和,三黨之中無出其右,阿公阿媽仍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這也是很多香港人大惑不解的盲點──為何台灣人仍會糾結於藍綠?以港人觀點來看,難理解為何選民依舊支持立場相對親中的政黨,而當年跟隨國民黨來台的外省人,不是更應該抗共?當然,這是過於簡單的二分。政治取向在國族身分之外,還有個人利益、階級認同、世代矛盾等因素。在香港亦然。

Fill 1
民進黨2023年12月24日下午在新北市新莊區集會,是「環島拼圖活動」的其中一站。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上午從新竹到桃園,下午到新北,晚上再到基隆,最後返回台北,禮成。(攝影/高仲明)
民進黨2023年12月24日下午在新北市新莊區集會,是「環島拼圖活動」的其中一站。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上午從新竹到桃園,下午到新北,晚上再到基隆,最後返回台北,禮成。(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在美中對抗的外交現實中,民進黨較著重與友好國家結盟。支持者背包上的米老鼠圖樣,與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貓狗派宣傳貼紙並排。(攝影/高仲明)
在美中對抗的外交現實中,民進黨較著重與友好國家結盟。支持者背包上的米老鼠圖樣,與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貓狗派宣傳貼紙並排。(攝影/高仲明)
Fill 1
父母帶同年幼的子女參加民進黨造勢大會。(攝影/高仲明)
父母帶同年幼的子女參加民進黨造勢大會。(攝影/高仲明)
Fill 1
賴清德在黨內同志的棒球外套上簽名。(攝影/高仲明)
賴清德在黨內同志的棒球外套上簽名。(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在台灣,選民必須返回其戶籍所在地進行投票。這意味著許多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需要投入額外的時間和交通費返回家鄉。他們是否選擇參與投票,往往取決於當次選舉是否有鮮明且緊迫的話題。(攝影/高仲明)
在台灣,選民必須返回其戶籍所在地進行投票。這意味著許多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需要投入額外的時間和交通費返回家鄉。他們是否選擇參與投票,往往取決於當次選舉是否有鮮明且緊迫的話題。(攝影/高仲明)
Fill 1
民進黨2024年1月3日在新北市土城舉行造勢晚會,總統蔡英文前往助選,報稱有1.5萬人參加。(攝影/高仲明)
民進黨2024年1月3日在新北市土城舉行造勢晚會,總統蔡英文前往助選,報稱有1.5萬人參加。(攝影/高仲明)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非因國籍而異,因價值觀而異,如是者,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更多了。藍白合又不合的情節為何這麼逗趣?一間礦區房子為何會被形容為帝寶豪宅?有前科的候選人為何仍可得到大黨支持並且當選?為何年輕人不把中共的威脅當一回事?反而中共介選在香港人看來是正常發揮,他們在香港更加肆無忌憚,操作也紕漏百出。

念及這些,深深覺得我對台灣的理解仍是膚淺得很,希望在未來日子趕緊學會。

Fill 1
民眾黨在2023年1月2日開始「全台大車掃」,柯文哲由北到南親赴各縣市拉票。(攝影/高仲明)
民眾黨在2023年1月2日開始「全台大車掃」,柯文哲由北到南親赴各縣市拉票。(攝影/高仲明)
Fill 1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在YouTube節目《賀瓏夜夜秀》表示,自己在2023年11月24日、即總統大選登記截止日早上,才收到柯文哲徵召。(攝影/高仲明)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在YouTube節目《賀瓏夜夜秀》表示,自己在2023年11月24日、即總統大選登記截止日早上,才收到柯文哲徵召。(攝影/高仲明)
Fill 1
柯文哲的車隊駛經新北市板橋。(攝影/高仲明)
柯文哲的車隊駛經新北市板橋。(攝影/高仲明)
Fill 1
民眾黨的支持者自備「戰車」。(攝影/高仲明)
民眾黨的支持者自備「戰車」。(攝影/高仲明)
Fill 1
台灣的評論界普遍認為,這屆大選缺乏一個鮮明的主軸話題,「抗中保台」的議題在選民心中已如狼來了般失去新鮮感,整體選情顯得相對冷淡。然而,對外國人和香港人來說,選舉氣氛已非常熾熱。(攝影/高仲明)
台灣的評論界普遍認為,這屆大選缺乏一個鮮明的主軸話題,「抗中保台」的議題在選民心中已如狼來了般失去新鮮感,整體選情顯得相對冷淡。然而,對外國人和香港人來說,選舉氣氛已非常熾熱。(攝影/高仲明)
Fill 1
在民眾黨的集會上,可觀察到年輕支持者的比例明顯較另外兩黨高。(攝影/高仲明)
在民眾黨的集會上,可觀察到年輕支持者的比例明顯較另外兩黨高。(攝影/高仲明)
【攝影師小檔案】高仲明

香港人,失業記者,以往文字見於香港《壹週刊》「非常人語」。2021年起居於台灣。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