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從嘉義市區沿著82快速道路一路往西,再沿著157縣道往掌潭村前進,沿途不少村民正冒著雨,清理積水退去後的家園。車子勉強駛過一段又一段積水較淺路段,總算找到掌潭村的入口,前方的路還泡在7、80公分中的水裡,我們換上青蛙裝、扛著攝影器材,徒步走向村子裡的一處養雞場。
地勢低窪的掌潭村,在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後,積水遲遲不退,養雞場泡在水中第六天,已有上萬隻死雞,若不盡速清除,後續卻可能衍生傳染病與衛生問題。8月28日這天,我們進入掌潭村,當時上百位穿著防護衣的國軍,涉水進到村子裡,在瀰漫濃濃臭味的雞舍中,徒手清除死雞。
看著已經快要上市的土雞,整批化為泡影,養雞場主人林柏里面色凝重地說,養雞28年來,第一次遇到這麼嚴重的災情。「以前淹水頂多一兩天就退了,這次到了第六天還沒退,一時之間根本不知道怎麼辦,」他說。
事實上,極端氣候下,雞豬遇水劫的情況日益頻繁。
極端氣候下,畜牧業的防災已不能等待,應有3個主要方向應該要盡快努力推動:
這次823豪雨,嘉義縣總共有91家畜牧業者受災,災損金額高達1.2億元,是全台畜牧業損失最為慘重的地區。突如其來的天然災害,農民已經苦不堪言,大量急需清運的死亡動物,更讓他們束手無策。
死豬若是沒有立刻清除,第二天屍體就會膨脹、肚破腸流。嘉義朴子的豬農蔡嘉裕十分感謝國軍緊急前來支援:「死豬的數量有好幾百頭,光靠我們自己,可能直到屍體爛光都還清理不完。」
但是,事隔10年,相同的難題並未完全解決。平時,農民在飼養過程中斃死的動物,以及屠宰場在宰殺動物後剩餘的骨頭、羽毛等無法食用的部位,依法皆必須送至化製場處理,加工成肥料或者飼料用的肉骨粉。然而,化製過程中的發酵、焚燒等製程,容易散發惡臭,環保防治措施如不完善,經常受到鄰近居民的陳情抗議,地方環保局在民意壓力下,所核准的處理量越來越少,想成立新的化製場更是難上加難。
縣內沒有化製場的彰化、嘉義、南投等地,畜牧業者甚至必須跨縣市運送動物屍體,增加處理成本,也增加疫病傳染風險。
台灣每年屠宰800萬頭豬、3億隻雞,在沒有災情發生時,斃死動物屍體和屠宰後的廢棄物,已經讓台灣現有的化製場滿載,一旦發生天災或者嚴重動物傳染病(例如口蹄疫、禽流感),爆量的動物屍體,目前的化製能量可說是緩不濟急。林珮如表示,有了八八風災的經驗,這次823水災過後,中央地方聯手,緊急動員國軍協助,才能在3天內就完成動物屍體的清運,不過嘉義縣內的82萬隻死雞,最後還是得緊急協調焚化爐受理。
動物屍體十分潮濕,送至焚化爐焚燒,不但會降低焚化爐的處理效能,且有造成傳染病之虞,是不得已的選擇。政府應輔導化製業者加強環保措施,減少對周邊民眾的干擾,讓國內有足夠的化製量能。
目前不少養豬場仍位在大排旁,以朴子豬農蔡嘉裕的豬場為例,就位在荷苞嶼大排旁。豪雨使得大排的水滿出來,淹沒豬場,積水達3公尺深。數百頭豬淹死在水中,少數幸運逃出來的豬,泡在水中,冷得直發抖。
蔡嘉裕說,平時他的養豬場內,就設置有幾部抽水機,遇到一般的颱風還能應付。八八風災過後,鄰近豬場的荷苞嶼大排堤防已經加高,他家的養豬場也把防水牆加高,「我們都以八八風災為標準,沒想到這次的水竟然比八八風災還厲害,」他無奈地說。
氣候變遷的考驗越來越嚴峻,農漁民受到的衝擊和災損也越來越慘重,想到未來不知何時會再遇上更猛烈的天災,蔡嘉裕說,附近幾家養豬業者都跟他有相同感嘆,實在快做不下去。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陳志峰觀察,早期的養豬業者,為了方便排放汙水,多優先選擇將牧場設置在大排附近,但大排附近地勢也特別低窪,可能是造成這次損失慘重的原因之一。
此外,傳統的雞豬舍,為了方便作業,地面大多採取水泥鋪面,在易淹水地區的農民則習慣採用屯土墊高地勢,或者興建防水牆的方式來防災。近年的幾次洪災過後,不少學者提出「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的構想,認為人居住的城市應該要更有承載洪水的韌性,同樣的道理,飼養動物的禽畜舍,也可以考慮納入滯洪設施。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2017年耗資5千萬剛落成的動物舍,就引入了具有滯洪功能的筏基設計:降雨透過屋頂的集水系統,集中到雞舍底下深度1米8、總蓄水量200噸的筏基池。陳志峰解釋,依照氣象局標準,若24小時累積雨量達80毫米以上,要2天才會蓄滿,只要氣象局發布颱風或者豪大雨特報,他們就會先將筏基池內的積水預先抽乾,做為防災準備;平時池內的蓄水,則可以拿來做為動物舍的清洗,可以省下不少水資源。他建議,若有畜牧業者準備更新禽畜舍的設施,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設計。
過去的災害發生後,農委會總發布現金救助和低利貸款辦法,協助農民重建,這次也不例外。但在我們訪談過程中卻發現,雞農認為幫助有限。雞農林柏里指出,農委會對雞農的補償金,是每隻20元,以前小雞一隻只要8塊、10塊的年代,20塊的補助還算合理。「現在小雞一隻就21塊,補助20塊連買一隻小雞都不夠,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討論補助辦法,」林柏里說。
事實上,根據統計,過去9年,每年平均因為天災造成的農損,高達126億元,政府發放的現金救助卻僅有35億元。也就是說,農民自行承擔的損失金額,高達75%,每次天災過後,農政單位為了勘災和進行災損認定,更是耗費大量人力。
如何透過農業保險制度,穩定農民收益,是農委會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然而,每項農作物的生長特性都有所不同,在產險公司缺乏農業專才和農業統計資料的情況下,不易開發出合適的保險商品。農業保險的推動,需要農政單位、保險業和研究單位合作。
2017年,屏東縣政府和產險公司合作,首度針對養殖漁業推出「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以颱風風速及累積雨量作為啟動保險理賠的要件,今(2018)年則繼續推出天氣參數型蓮霧保單,只要降雨量、風速等氣候條件達到一定標準,農民就可以盡早得到理賠,省去認定災損的時間。
陳志峰分析,農委會早在民國65年就開始推動《家畜保險辦法》,但是保險的項目僅針對平時豬、牛這些大型動物的疾病死亡,近幾年則開始推動家禽的禽流感保單;不過現有的保險制度都沒有涵蓋天災,農民普遍還沒有建立保險的觀念,投保的農戶有限。他認為,氣候變遷讓畜牧業者在飼養過程中,遭遇更多不確定因素,政府應該盡快設計出適合畜牧業者的保單,減少農民損失。
一場天災,讓農民的心血化為泡影,也讓許多動物意外失去生命。畜牧生產是農業的一部分,動物的災損卻特別不容易處理,動物舍的防災也是過去較少被考量的議題,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這都是台灣畜牧產業必須謹慎面對的課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