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鄭凱駿/脫歐公投後,英國影視產業將開始水深火熱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隨著英國脫離歐盟公投投票結果底定後,我的臉書動態牆上,許多英國朋友表示傷心難過悲痛。有一位以前在路透社時期認識的朋友,目前在BBC(英國廣播公司)倫敦總部的器材相關部門工作,公投確定後就傳訊息跟我說,他遞出辭呈了。他的這番話對我的感受甚至比英國首相遞出辭呈更深刻,他在WhatsApp上激動地說:「本來這邊已經夠水深火熱了,天天人事大異動,現在離開歐盟後,更是雪上加霜,真的不能待了!」

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在全世界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英國公共電視BBC,怎麼會讓員工有如此的評價?其實近年來,受到網路、新科技和社群媒體崛起的影響,全世界的傳統電視都受到極大衝擊,英國的BBC當然也不例外,儘管仍努力推出不少優質的時事議題節目和自然生態紀錄片,但這幾年關於自家的新聞,幾乎沒有什麼好消息。

截至目前為止,BBC新聞部門已經透過裁員、優退和各種方式節省了將近5百萬英鎊(約台幣2億2千萬元),但今年3月又公布,未來4年內BBC新聞的營運(全球約有7,400名員工)必須要再節省8千萬英鎊(約台幣35億),不只新聞相關營運費用和人員數量要大砍,整體BBC預計到2022年左右,希望能夠完成省下5億5千萬英鎊(超過台幣240億)的超級任務。

BBC這一連串的瘦身計畫,當然跟新科技崛起以及英國財政不佳有很大的關係,不斷地裁員和縮減,內部工作人員早已人心惶惶。另外,就內容製作面來看,BBC長期透過國際合製(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s)模式,也就是結合多方資金,共同製作與推出高品質與高預算的影視內容,再依照每一個參與方不同的投資比例,分配播映地區、播映順序以及後續的版權收入分潤等。以現在全球電視不景氣的情況,BBC一個小時的非戲劇影片,例如自然生態或史詩紀錄片的預算大約是台幣4千萬元以上。

國際合製案的參與者(co-producers),常見的有各國電視台(比如英國BBC和美國PBS)、政府單位、民營單位、國際組織等。如果是高預算的國際合製案,參與的各方要對內容大綱、拍攝腳本和執行流程達到共識,此外還要費時曠日地進行與創意無關的「商業事務協商」(business affairs negotiation)和「合約制定」(legal & contracting)等繁瑣細項的討論。

但英國脫歐後,原本已建立起的影視產業鏈成功模式將會因此受到影響。

BBC、英國各家電視台內部,以及英國的外部製作公司和獨立製片、編導,早已經熟悉歐盟各國不同「投資部門」(funding agencies),現在讓人擔心的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籌資生態圈」(funding ecosystem),有可能風雲變色。更令他們擔心的是,與各國發行商和各國政府補助機構的關係,是否會因此生變,特別是歐盟針對創意產業的稅賦減免政策和補助方案,都將重新受到檢視。

歐盟旗下的Media Desk長期補助英國的影視製作,包括知名的《荒郊疑雲》(Hinterland,BBC Four製作)、《笑笑羊》(Shaun The Sheep,BBC One製作)和紀錄片《歐巴馬的白宮歲月》(Inside Obama’s White House,BBC Two製作)等作品,這些內容能否繼續延續下去,端看後續英國和歐盟的關係發展。

在公投前,代表英國獨立影視製作人員的「電影與電視製作人聯盟」(The Producers Alliance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 PACT),也針對所有會員對於脫離歐盟與否的議題進行過投票,PACT有534名會員,投票結果發現接近85%的會員表示希望英國繼續留歐,原因就是一旦脫歐之後,以後的所有相關跨國影視製作案都將重啟討論。

這對英國正起飛的影視產業將是很大的斲傷。因為每年英國製作的電視節目和模式版權(format rights)賣到其他歐洲國家所帶來的收入,超過3億7千萬英鎊(超過台幣160億元),這項穩定的收入來源未來是否受到影響,也是未定之天。

而在脫歐公投結果確定後,英國最老牌的商業電視ITV集團的執行長夸席爾(Adam Crozier)急忙地跟員工保證,會繼續製作優質內容並全球銷售,但ITV股價還是扎扎實實地跌了將近20%,到1.76英鎊;同時,英國天空廣播(Sky TV)股價則下滑了約6%,來到8.39英鎊。

對於新科技以及社群網路崛起,帶給傳統電視的衝擊,歐盟之前提出一個名為 「數位單一市場」(Digital Single Market)計畫,就是希望推動歐盟28個會員國以及各別影視市場的整合,歐盟並宣稱此計畫每年將會帶來超過4,150億歐元(約台幣1兆5千億元)的收入,同時也能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但在英國確定脫離歐盟後,英國在這個計畫裡原本希望具有的領頭羊角色,也將產生變化。

Fill 1
英國脫歐,歐盟,公投,國際,影視產業,電影,電視
英國脫歐後,原本已建立起的影視產業鏈成功模式將會因此受到影響,也讓英國影視產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攝影/JUSTIN TALLIS/AFP)

對於遠在亞洲和台灣的我們,從影視內容消費者的角度,或許覺得這些英國和歐盟的業界家務事離我們太遙遠,但如果你知道美國HBO的《冰與火之歌》影集許多場景是在北愛爾蘭拍攝,該影集並曾接受歐盟旗下的「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支持拍攝。即使現在HBO說明,未來不會再靠此基金援助,但全球景氣未明,在英國脫離歐盟當口,影視投資方肯定對於後續投資更加瞻前顧後。

不只是HBO,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Discovery頻道集團甚至也發出新聞稿表示,Discovery頻道早在1989年就已經在英國營運,英國是很重要的市場,如今脫歐的事實已定,也會立即啟動「匯率避險機制」(currency hedging program),來降低因為英鎊下跌可能引發的財務震盪。

同時,位於美國洛杉磯的獨立影視製作聯盟(Independent Film & Television Alliance)也發出聲明,該主席萊恩(Michael Ryan)認為:「英國脫歐後,對於國內創意產業來說,可說是完蛋了,因為影視製作本來就是個昂貴且超高風險的生意,現在更是雪上加霜了。」

英國文化部長斐斯(Ed Vaizey)更直言:「離開歐盟,是對英國文創產業的超級大災難!」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英國影視產業負面消息,我拿起手機,傳了臉書訊息問問之前曾在新加坡一起工作、目前長駐在阿布達比且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英國製片前輩,他劈頭就說:「這是經濟自殺!」

這讓我想到,或許目前最頭痛的還有這一兩年間前仆後繼到倫敦註冊成立分公司的許多美國知名製作公司,這些美國製片除了希望能夠打入英國市場,當然也是看準了歐盟的豐厚資源和補助,但人算不如天算,現在變天後則是未來充滿變數。不過我們也談到或許這時候,對於亞洲製片來說,更是可以跟德國和法國展開合作的好契機!

回過頭,我繼續點出WhatsApp,繼續找出那位在德國生活過幾年、有位法國女友、剛跟BBC遞了辭呈的朋友,問他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他說:「哎,我也不知道,現在充滿不確定性,可能去德國或法國找找看工作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