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嶺合歡山隧道附近的820林道盡頭,有一片寬廣的平坦空地,每到假日登山客絡繹不絕,許多人在這邊紮營,準備隔天前往3,371公尺的畢祿山。然而大多數登山客並不知道,腳下所踏土地,分布著百萬年前就存在的冰河孓遺生物、極瀕危的山椒魚。
台灣有5種山椒魚,820林道是全台唯一一條棲息著3種山椒魚的林道。為了配合行政院2019年10月宣布的山林解禁政策,開放全台81處林道、修建35座山屋,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一度將這個山椒魚天堂,評為畢祿山屋預定地,差點危害到生存壓力極大的山椒魚。台灣對於野生動物及生態監控向來不足,山林鬆綁政策又欠缺配套,瀕危物種的保育恐更雪上加霜。
森林覆蓋台灣60%國土,但在台灣登山卻挑戰重重。由於早期國共對抗,為了避免共匪、叛亂犯窩藏山區,延續自《戒嚴法》的《國家安全法》規定,登山必須申請入山證;即便民主化之後,封山的舊習仍存在,國家公園、林務局,動輒以淨山、路況差等等名義禁止民眾入山,一封就是十多年,引來山友撻伐。
在山岳界積極呼籲下,2019年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示山林解禁,以五大面向「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為核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朝廢止入山證目標前進、林務局開放81條林道,行政院也有意革新既有步道和山屋,預計4年投入7億元,2019年完成20座山屋和45條步道整建,2020年到2023年,新(改)建12座山屋,整建23座,改善78條步道。畢祿山屋就是在這次開放浪潮中,首波新建的山屋。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響應「便民服務」,2019年10月29日公告「畢祿及屏風山屋興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監造服務案」,履約日期從2019年12月2日到2020年9月30日。這兩座山屋是行政院宣布山林解禁後,目前唯二招標新建的山屋,其餘都只是整修。
820林道盡頭營地水源無虞,平坦舒適,太管處原先計畫在此興建12個床位的避難山屋,但早在數百萬前年,山椒魚就已經早人類好幾步在此棲息。
外型滑溜,有著黑色大眼、身形貌似壁虎的山椒魚是地球上的老祖宗,可能起源於1億1千萬年前。根據已故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賴俊祥、台師大生科系教授呂光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朱有田研究,觀霧、玉山、南湖大山到820林道一帶等等,都有山椒魚的蹤影。
山椒魚屬於兩生綱、有尾目、小鯢(音同「倪」)科、小鯢屬,喜歡棲息在攝氏8~15度的環境,大多出現在溫、寒帶國家,冰河時期就已來到台灣,冰河消融後定居在高海拔山區,和櫻花鉤吻鮭一樣都是冰河孓遺物種。1919年日本昆蟲學者楚南仁博在能高駐在所附近(現已改建為南投能高越嶺道上的天池山莊)發現第一隻山椒魚,台灣成為目前全世界山椒魚分布的最南界,也是亞熱帶唯一有山椒魚的地方。
台灣有5種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南湖山椒魚、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全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朱有田表示,至今仍無法確定牠們是進入台灣後才分化成5種,或是分化後才來到台灣。
除了阿里山山椒魚屬於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其餘4種全都被列為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研究人員到山區調查,一個棲地常常都只找到個位數,甚至一整天毫無所獲。
山椒魚之所以這麼稀有,和牠「戀家」的個性有關,研究人員發現阿里山山椒魚每年活動距離平均僅14.2公尺;北插天山的觀霧山椒魚的活動範圍只有2.5至55.8平方公尺。
每塊棲地都是山椒魚精挑細選,牠們喜歡生活在陰濕的石頭、泥土底下,躲避天敵和陽光,對棲地和溫度變動相當敏感,水源污染、填土、植被變化,都可能讓牠脆弱的生命消逝。
820林道旁邊有碧綠溪上游純淨的水源,在2016年開始的研究中,朱有田研究團隊就陸續發現了楚南氏山椒魚、台灣山椒魚、南湖山椒魚等3個物種,其中2016年調查到楚南氏山椒魚9隻,台灣山椒魚5隻,這幾年則發現了難得的南湖山椒魚。
相較其他物種,南湖山椒魚分布最局限,只在南湖大山附近的南湖溪、中央尖溪、820林道一帶,以及白姑大山,例如南湖圈谷的山椒魚族群,2016年3次調查只找到2至3隻,這些棲地可以說「一個都不能少」。
朱有田擔憂,820林道的山椒魚就分布在林道兩側,興建山屋後除了可能提高遊憩承載量,興建過程中運輸建材,可能也會造成林道破壞、水源汙染,影響山椒魚棲息。
山椒魚的存亡不只是一個物種的消長,也關係著這塊島嶼的身世,這個滑溜的小生物身上隱藏著數萬年地球的祕密:全世界冰河時期的環境變化、冰河如何消融、山川河流等地理阻隔如何影響山椒魚的演化⋯⋯
「我們至今還不知道牠的生活史、食性、繁殖,甚至連公母都很難判別。」在賴俊祥2016年因研究山椒魚,不幸在奇萊東稜墜谷過世後,朱有田延續其遺志研究山椒魚,他有感而發地說,「我們對山椒魚的了解真的太少,基礎研究不夠,很難討論怎麼管理。」
由於朱有田研究團隊在標案公布後一個月內就注意到了,緊急和太管處溝通,未來山屋可能會改到畢祿和羊頭山中間的鋸山,也不會從820林道搬運建材。
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張維詮表示,這個案子還在規劃階段,會與專家討論避開山椒魚棲地。太管處也表示,畢祿山屋是為了減少山域事故而蓋的避難型山屋,目前還停留在規劃樣式、選址,不確定是否選在鋸山或其他區域,但一定會避開生態敏感區,興建時減少開挖,希望今年(2020)可興建完成。
這個案例凸顯出台灣的山屋、步道、廁所等硬體設施缺乏生態評估。朱有田雖正面看待政府山林解禁政策,一方面卻不禁擔憂,配套措施做得不夠好,對生存壓力極大的山椒魚恐怕雪上加霜,「幾乎所有山屋都鄰近水源,又在高海拔,和山椒魚棲地重疊。」
張維銓表示,2019年已請學者研究「國家公園山屋整體改善評估暨規劃」,盤點轄內所有登山步道新、整建山屋的需求,例如兩個山屋距離是否太遠,若評估需新蓋山屋,會依據《國家公園法施行細則》第10條,辦理「預先評估環境影響」,調查當地生態。目前山屋主要都是規劃在既有山屋或營地附近、在既有登山步道上,加上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有入園申請與承載量管制,「不致於發生因整建山屋和步道而造成遊客人數過多與環境衝擊的情形。」
然而一名營建署人員也坦言,目前台灣的山屋興建前,生態環境評估的確不夠嚴謹,多半是利用舊有的山屋、營地遺址改建,以登山需求為出發點。
畢祿山屋事件因早期發現,得以保全山椒魚的棲地,但其他地方就沒這麼幸運了。
位在中央山脈北段的南湖大山,壯闊雄偉的山型有「帝王之山」美譽,山屋旁終年不涸的南湖溪,滋潤著南湖山椒魚和上萬名登山客,但仔細觀察南湖溪兩旁的箭竹草堆,卻隱隱可見朵朵「小白花」,也就是登山客大小便後遺留下的衛生紙。
長期在南湖溪監測山椒魚的研究人員無奈搖頭,「我們翻到的大便,比山椒魚還要多。」在南湖溪附近找山椒魚,一年找不到10隻,更常發現的是登山客在溪邊遺留的排泄物。
2016年朱有田研究團隊就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審馬陣山屋與南湖山屋都設置在南湖溪上游源頭,近幾年登山遊客倍增,有些好奇的遊客會翻找南湖山椒魚,嚴重干擾其生態。再加上廁所指標不清,登山客常如廁在不恰當的地點,廁所位置又恰好在溪流源頭,南湖山椒魚的棲地遭到嚴重汙染。「2016年審馬陣棲地進行了3次的山椒魚監測研究,都沒有發現任何山椒魚,南湖山屋與舊雲稜山屋棲地的山椒魚也遠低於過去的紀錄。」
這份報告建議,國家公園應改善審馬陣山屋廁所動線,避免汙染水源。但4年過去了,當初的建議並未被採納。諷刺的是,這些山椒魚研究計畫經費就是出自各國家公園,千辛萬苦、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研究成果,卻沒有進一步反映在管理制度。
除了水源,朱有田更擔心的是人為踩踏破壞山椒魚棲地。南湖圈谷山屋有一條通往南湖溪的路徑,周遭被規劃成宿營地,朱有田指著研究團隊空拍的繽紛帳篷照片:這些帳篷營地附近就曾發現山椒魚。山椒魚會棲息在泥土縫隙中,但登山者一再重複踩踏、紮營,使土壤被壓實,讓山椒魚失去容身之處。
此外,台灣黑熊重要棲息地花蓮八通關古道,2019年才全線開放,但黑熊的生態已遭干擾。
秋冬來到八通關古道大分山區,地上滿布著青剛櫟、大葉石櫟等殼斗科的果實,這個季節是台灣黑熊、水鹿、山羌、山豬最期待的派對時光。長期研究此區生態的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經理郭彥仁表示,根據多年調查,這一區的黑熊在青剛櫟結果期,相對豐富度比非結果期增加許多。「這表示政府需要思考,是否在這季節進一步限制登山行為。」
林務局統計,全台只剩200到800隻台灣黑熊,近5年共有104筆黑熊目擊通報,其中又以八通關東段起點的花蓮縣卓溪鄉最多,有29起。過去八通關古道大分到大水窟路段因坍方嚴重已封閉10年,2019年才在山林解禁的趨勢下全線開放,許多登山客拍手叫好時之際,郭彥仁卻大膽指出:「山林開放不是全面開放。」
2019年雙十連假郭彥仁到大分山屋時,發現黑熊侵入找人類遺留的食物,將山屋翻得亂七八糟,還留下排遺;更讓他咋舌的是,大分山屋只有20個床位可申請,連假卻湧進60多人,連山屋附近的空地都被違規紮營。先不論國家公園管理不彰,這顯示生態豐富的八通關全線已成為熱門路線,管理配套卻還沒到位。
山林管理必須建立在扎實的科學基礎,而這卻是台灣最缺乏的一環。
郭彥仁認為,已證實大分山區結果期是動物特別活躍的季節,人熊遭遇機率可能增加,過多的登山客干擾也影響動物覓食,主管機關應研擬減少登山客入園數量,甚至思考暫時封山,「只要拿出科學數據、研究資料,向社會溝通限制的理由,民眾是可以接受的。」
長期觀察國內外登山步道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表示,戒嚴時期不合理的封山制度,和為了保護生態而封山,兩者經常被混為一談,導致這波山林解禁的討論缺乏生態視角,許多地方連初始生態資料都沒有,難以比對登山對環境的衝擊。
他舉例,美國、紐西蘭等登山盛行的國家,每年都會監測步道和週遭的生態,隨時調整管理策略,例如土壤壓實程度、步道是否被沖蝕、踏寬。台灣長期缺少監測,連帶造成管理政策上調整的困難,例如先前林務局台東林管處以「靜山」為由,讓環境休養生息,封閉嘉明湖步道2~3個月,遭山友強烈反彈,管理單位卻也拿不出科學數據,說服外界靜山的理由。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黃群策表示,林務局在台灣主要11個重要的動物棲息地和保護區,都有裝自動相機收集資料,分析物種的族群消長趨勢,但受限經費,難以一一調查每個物種數量,未來希望能和在地部落合作監測野生動物數量,若發現有下降即會進一步監測和管理。
不只動物族群需研究,人的數量也需要被監測。台灣海拔破3,000公尺的百岳裡,有76座在3大高山國家公園,營建署統計,核准進入玉山、太魯閣、雪霸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的登山客,2016年有15萬3,736人次,年年增長,2019年已突破20萬人次,來到22萬3,884人次,成長幅度高達46%。
林務局則只有進入20個「野生動物保護區」、6個「自然保護區」,以及嘉明湖沿線山屋、北大武山檜谷山屋、能高越嶺道天池山莊需申請,因此轄內確切的登山人數不得而知,因應山林解禁,林務局轄下81條林道已全部開放,登山人數勢必再往上攀升,但到底有多少人進入林道、對生態的影響,卻沒有統計方法。
台灣保護區眾多,可分成下列幾項:
- 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的「自然保留區」。
- 內政部營建署依《國家公園法》劃設的「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
- 林務局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 林務局根據《森林法》劃的「自然保護區」。
所有保護區扣掉重複劃設範圍,總面積達113萬3,490公頃,佔台灣國土約31%。其中進入「自然保留區」、「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必須預先申請,視區內的保育物種,設定不同的管制條件。例如同樣隸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大山有入園人數限制,畢祿、羊頭山則無;林務局管轄的「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則規定,每年5月至8月食蛇龜繁殖期間主管機關可以限制人員進入。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不需申請,也不限進入人數,如果地方政府認為有特別需要保護的物種或環境,可以申請提升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增加管制力道。
資料來源:林務局
在山林解禁、鬆綁不合時宜的《國安法》入山證申請後,如何建立登山人數資料是主管機關一大難題。
黃群策指出,林道利用率低,因此沒要求入山需申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張弘毅則補充,林道經過一定程度的人為開發,生態豐富度相對較低,但林務局會不定期評估,生態豐富的林道可能會加強管制。例如丹大林道位在「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多年封閉後生態逐漸復甦,正著手進一步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考量環境承載力限制進入人數。
然而「利用率低」的定義為何?郭彥仁和徐銘謙都認為,政府有必要建立起一套登山人數監測機制。郭彥仁建議,可在特定的山區擺放熱感應器,計數進入的人次,也可以考慮仿效美國,進入山林時發給定位追蹤器,隨時知道轄區內有多少登山客、去了哪裡,甚至在哪裡遇到熊。
然而面對山林解禁後增加的管理責任,林務局和營建署齊聲感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統計,3個高山國家公園只有60位保育巡查員,管理27萬1,971公頃土地,「一個玉山國家公園,就超過3個台北市面積。」
張維銓表示,山林開放後曾爭取增加巡查員員額,卻被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打回票,國家公園預算也逐年降低。國家公園打算未來整建山屋後增加收費,成立國家公園基金,可專款專用在山屋經營,委外招標山屋管理團隊,不過這些想法都有待行政院同意。
徐銘謙贊成提高山屋收費,但也提醒,管理上要劃分山屋等級,例如有管理人員的大型山屋、簡易避難型山屋,人數監測可參考國外案例,例如日本山屋除了有供餐供睡袋的豪華山屋,也有許多避難、簡易型山屋,這些地方沒有人數限制,也不必事先申請,只要在登山口投入登山計畫書即可;美國比較荒野的步道,也是在入口設留言簿,登山客自行報備名字、人數,一方面考量登山安全,一方面作為未來評估環境影響的基礎數據。
每個動物、樹木、石頭、草地、河流,都刻劃著這座島嶼的身世,如何在山林解禁後,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是政府和登山客要先思考的第一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