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燒整個暑假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以連儂牆形式在台灣多所學校遍地開花。但開學不到3週,就有5所大學發生連儂牆遭破壞,甚至出現港生因聲援反送中遭陸生暴力襲擊事件。除了考驗校方、政府如何因應,也考驗台灣自由民主的成熟度。
在民間團體發起聲援香港的「929台港大遊行」前夕,《報導者》分別訪問南台灣、北台灣發生風波的大學港生與校方,了解在台港生當前的處境以及校園氛圍。
根據教育部統計,陸生來台就讀大專院校人數從馬英九政府時期逐年攀升,105學年度達高峰41,975人,於蔡英文政府執政後逐年回落,107學年度共有29,603位陸生。來台讀書的港生人數則在2012年逐年攀升,加上台灣放寬大學單獨招生港澳生、香港「三三四」學制改革後能銜接台灣學制等因素,107學年度有7,691位港生在台灣求學。
「這學期港生和陸生的關係特別緊張,」高雄香港學生逃犯條例關注組總召Ivan已在台灣求學6年,他觀察,5年前香港雨傘運動期間,雙方固然有不同立場,但還是可以當同學,這次的衝突卻更劍拔弩張。
9月13日以來,義守、東吳、文化、世新、中山大學接連發生連儂牆遭破壞事件,甚至有港生遭陸生襲擊受傷。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5日回應事件時卻未提及陸生行徑,反指有港生在台灣校園公開張貼支持香港暴力活動的貼紙標語,希望台灣相關高校制止,避免大陸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受影響。他也指929撐香港的「台港大遊行」是民進黨政府與台獨勢力「為了撈取私利」推波助瀾,並警告台灣政府停止插手香港事務。
蔡英文總統26日在Facebook發文,強調「台灣是民主的國家,不是極權的地盤!在這裡我們包容不同的意見,但絕對不會接受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不同意見的人」,並指出無論校園裡外、施暴者是什麼身分,都不容許任何暴力行為。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發文表示對暴力絕不寬貸。
但台灣大專校園內港生、陸生對峙的氣氛依舊緊繃。
陸、港生第一起因連儂牆產生的肢體衝突發生在高雄義守大學,張姓陸生不滿同宿舍港生在寢室門上貼連儂牆聲援香港,先是罵他「港獨蟑螂」、「中國人的地方,不承認中國人就去死」,13日則連同另兩名陸生撕毀連儂牆,對港生掐頸威嚇,事後對他潑水罵「廢青」,並在自己寢室門口掛五星旗。義守學生獎懲委員會認為陸生未揮拳打人,但屬造成衝突的主因,決議記兩支小過。
被害港生是義守大一新生,整個暑假,他在反送中第一線面對鎮暴警察的催淚彈,但沒料到來台灣後,竟會遭受中國學生的暴力對待。
該名港生身材瘦弱,朋友陪他接受《報導者》記者訪問,見他平安抵達約訪地點才離去。他表示自己寢室在走廊底端,外出必定會經過對他施暴的陸生寢室。為了安全考量,他現在外出會找友人同行,並避免晚上出門。
他表示,自己就是個愛打球、打電動的普通學生,從前不曾參與社運,還曾揶揄關心政治的朋友「政治鬼」。6月初,《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討論聲浪增強,他了解內容後,驚覺習以為常的自由法治恐被剝奪,6月9日起幾乎每個週末都上街,從站在後方喊口號,逐漸成為在第一線戴著豬嘴與頭盔,幫忙澆熄催淚彈、用生理食鹽水幫夥伴洗眼睛的人。
「那位被布袋彈射瞎眼的女生,就在我眼前不到3米的地方倒下,」他細數反送中前線場面,眼中透著驚恐與怒意。
這位被害港生表示,因寢室門口沒有監視器,警方表示提告成功率低,教官也說「大家來這裡就是要念書」,他才在派出所勉強與施暴的張生握手,但並非「和解」。他認為最後只有張生被記過,另兩位在場的陸生安然無恙,懲處太輕;他要求施暴學生搬離宿舍、公開道歉,對方也沒做,感覺校方冷處理。
義守校方回應指出,獎懲委員會主要目的不是懲處學生,是希望同學知悉、調整自己的偏差行為,這才是教育目的。依過往案例,學校不曾安排學生在任何事件後公開道歉;校方也無法強迫學生搬離宿舍,但當事雙方只要有意願都會全力協助。
「不同立場都可以好好談,為什麼要動手?」被害港生認為,大學是自由思想發源地,學生不應因為政治見解不同,就被歧視言語恐嚇、暴力對待。
他也關注台灣人對此事的看法,「有人說香港是中國的地方,你們自己搞就好;但也有人感同身受為我加油,這種reconnect(再連結)就很感動。」
對中國文化大學的連儂牆事件,他認為陸生只因立場不同就傷人太離譜,也不贊同文大校方「政治敏感事務勿進入校園」的說法。「愚蠢的英文字idiot,在古希臘指的是不關心公共事務的人,」他認為生活處處有政治,更該要有絕對的自由去談。
被害港生表示還不確定是否提告,但絕不會讓事件平息,希望能串聯文大、東吳等連儂牆遭破壞學校的學生,讓大家對事件保持關注。929「台港大遊行」當天,他會在台北場分享自己這段時間來的思考。
雖然被害港生並未將寢室的連儂牆貼回,但有學生在義守活動中心貼上「前線香港、後備台灣」等便條,26日深夜也有人在義守綜合大樓、美食街等多處張貼連儂牆,為929的台港大遊行打氣,不過隔天就被撕下。
9月27日下午,中山大學理工長廊布告欄上的連儂牆,遭一對帶孩子到台灣旅遊的中國籍夫婦撕下。在場的同學試圖勸解,對方回應「這裡沒寫不能撕」,還帶著孩子一起撕。警方28日完成中山學生會長的告發筆錄,並循線在墾丁找到一家三口帶回派出所。
吳男寫下道歉聲明書,與妻子共同簽名,對撕下連儂牆的便利貼與海報表達歉意,5歲兒子則當場和中山學生會長擁抱致歉,雙方達成和解,學生會長撤回毀損罪告訴。吳姓夫妻偵訊並製作筆錄後,因案件未被移送法辦,且不涉及危害國安及社會安全,已繼續台灣行程。
中山校方指出,大學是人權自由的堡壘,將竭力確保不同意見能相互激盪、而非劍拔弩張。校方已組專案小組因應未來可能的衝突,確保學生安全,同時將在9月30日至10月7日設連儂牆,讓大家表達不同意見,歡迎各界包括中國遊客繼續來訪,也希望傾聽年輕學子的多元聲音,一同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言論自由。
高雄香港學生逃犯條例關注組指出,連儂牆是讓所有人將想法、訴求張貼在牆上,讓其他人了解,從而溝通的行動,關注組強烈譴責此破壞和平、言論自由的行為。他們呼籲,若連儂牆再遭破壞,不要與破壞者有身體接觸,可拿手機拍攝公諸於世,再發揮「撕一貼百」的精神,貼上更多的便利貼,把連儂牆貼好貼滿。
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主任林彤表示,中國學生可能很難理解為何香港人要上街、為何要貼連儂牆、為何台灣會有聲援活動。現在中國、香港、台灣學生該好好坐下來,全面、理性地談反送中運動始末;不過現在每個人都在情緒上,也很難要台灣人、香港人體恤中國人的成長背景。她擔心,若把事情訴諸民族情感與個人恩怨,長遠來看不是好事。
「何以這土地淚在流,何以令眾人亦憤恨⋯⋯」粵語歌聲隨著天空飄起的細雨,輕柔的降落在人們的傘上與心中。下班下課的行人們紛紛駐足,低頭細讀穿黑衣的香港學生發給他們的傳單。忽然,路過的香港遊客大喊一聲「光復香港」,穿黑衣的同學們馬上回覆「時代革命」。9月26日傍晚在台北西門町街頭,充滿著濃濃的港味。
這十多位來自台北各大專院校的香港學生聚集的原因,是為了宣傳9月29日在立法院旁邊的「撐港反極權」集會遊行。另外,因為其中幾位中國文化大學的港生在24日晚間遭到同校陸生暴力攻擊,港生希望也可以藉此讓更多台灣人知道,不少在台港生正在面對來自校內的威脅。
就讀文大美術系並雙主修哲學系的何泳彤,是這波威脅最直接的受害者。
9月24日晚間10點左右,20多位包括何泳彤在內的文大港生,在文大俗稱「仇人坡」的出口處開始裝置連儂牆。大約午夜時分,20多位原本只是在一旁觀看的陸生衝到連儂牆前叫囂,甚至動手撕毀牆上的便利貼與標語。霎時間叫罵聲此起彼落,陸生與港生誰互不相讓。何泳彤站在高處試圖阻止,但卻被一位女性陸生強行拉扯手臂,將她整個人從台階上拽下。
「他們用各式各樣的髒話辱罵我們,」身材嬌小的何泳彤接受《報導者》採訪,回憶當天晚上的狀況,指出自己的肩膀與膝蓋都因為從高處跌落而受傷。後來幾位陸生與港生都前往鄰近的警察局做筆錄,何泳彤也對攻擊她的陸生提出傷害告訴。
港生與陸生在仇人坡上結下了梁子。
衝突發生了,雙方未來仍要在同一間學校裡讀書,甚至可能會上同一堂課或是住在同一間宿舍裡。今年招收陸生的大學裡,文大名列第三名,校內陸生比例多於港生,讓何泳彤覺得未來若港生與陸生在校內狹路相逢的話,口角不能避免,所以港生的活動應該要更小心,甚至希望港生在校內盡量不要單獨行動,以策安全。
事件發生後,港生為了自保,向學校的教官室以及國際學生中心等表達擔憂,希望學校可以幫助處理陸生與港生之間的矛盾,但是學校的回應卻令他們失望。
文大校方在25日發表新聞稿,表示肢體衝突令人感到遺憾,但也指出「期盼政治敏感事務勿進入校園」。文大的聲明遭到網民的批判,許多網友認為學校在少子化的潮流下,為了鞏固「陸生」這隻金雞母,連基本的言論自由都沒有辦法保障。
文大因而在25日於幾處地方設置「學聲牆」,讓所有師生都可以自由發聲;並訂出文宣品只能貼在牆上3天,到時未除下將會由學校單位前往移除的規則。「他們一天就完成所有的行政程序開設學聲牆,但若事情發生之前就有處理,衝突就不會發生了,」何泳彤對學校慢半拍的處理感到無奈。
港生認為,學校並未積極面對港生的弱勢狀況。港生希望能改變陸生與港生共處同一宿舍的狀況,得到的回覆僅是口頭承諾,並沒有具體作為。而學校裡並沒有一個代表港生的組織能夠為他們發聲,目前的申訴都是透過學生個人名義提出,要讓學校這部大機器動起來保護校內相對弱勢的族群,並不容易。
以文大的案例來說,中國文化大學港澳同學會(港澳會)是隸屬於中國文化大學僑生聯誼會網站(文大僑聯會)之下。僑聯會管理的學生除了港生之外,還有澳門僑生以及馬來西亞僑生等,因此無論是港澳會或是僑聯會都沒有辦法單獨代表港生,向學校爭取應有的權利。
「我不會被噤聲,但若是其他同學想要找到記者或是其他人的幫助,是有困難的,」因為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何泳彤與其他港生在臉書上發起了一個「文大反修例關注組」的窗口,希望可以透過組織的力量來發聲。
已經在台灣讀了5年書的何泳彤,在香港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與2014年的雨傘運動都只是參加的一分子,就連她在7月與其他夥伴一起成立在台港人組織「香港邊城青年」時,也只是希望讓更多台灣人知道香港人參加這個運動的主要訴求。但經過香港這一、兩個月警察濫權的狀況不斷升高,愈來愈多人遭到港警無差別暴力對待之後,她開始認為,若香港一直待在中共極權的統治之下,法治與自由隨時都有可能一夕之間遭到竄改、橫奪。因此,她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從7月「香港邊城青年」成立之後,何泳彤除了與台灣人權相關的NGO一起參加論壇與記者會,讓台灣社會更瞭解香港的現況之外,也會聯合發起活動,邀請台灣人走上街頭遊行,表達台灣對香港的支持。
「沒有意見互相激盪,是不會建立出更好的社會,」何泳彤認為,雖然在這幾次聲援香港的集會遊行場合上,不時會遇到反對方,但她仍表示尊重。只要反對方或是反對團體不動手,就同樣擁有絕對的言論自由。
尊重言論自由是何泳彤的重要信念。在這次衝突發生後,她希望台灣學校與政府可以正視在台港生可能遇到的困難,不要再讓類似的事情再度上演。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