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上,我們看見最新一批生力軍正在畫著3D建築模型。這項技術不但是國際建築競標關鍵,更是讓身心障礙者成為企業人力資產的舞台。走入雲端時代後,115萬障友,有沒有新的就業可能?我們從企業前線找答案。
台北市八德路,一棟離三創園區不遠的大樓裡,阿德(化名)的螢幕上,一棟建築正在「模擬施工」。
這是3D建築模型,把電力、水管、空調等不同技師畫的2D配置圖,化成一棟立體的完整大樓。 一個Enter鍵,揪出管線配置重疊、出錯的地方,不靠老師傅的經驗,也能找到最佳安排。這模型結合平板電腦或應用程式之後,可以作為工人施工、管理員監控大樓的依據。
這是被稱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模的技術,在過去5、6年是建築業國際主流,國際競圖、智慧建築審核都列為基本要求。但對操作BIM已經1年的阿德來說, BIM不只是一項新穎的技術或搶單關鍵,而是一輩子的改變。
這是他此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因為BIM,他撕下身上「社會負擔」的標籤,成為「人力資產」。
在此之前,脊椎受傷的阿德是個20幾年都待在家的身障者。直到他加入若水國際BIM團隊,才像開機了一樣,參與台積電、高雄火車站、科技公司雲端機房、淡海輕軌3D模型的製作,雲端上建出的一橫一豎,也是他扎扎實實的自信。
「我們是在發掘被閒置的人力資產,」若水國際執行長張英樹口中的資產,是台灣約115萬身心障礙者。長期被視為需救助的角色,即使擁有工作能力、可被劃歸為勞動力的20餘萬障友,失業率也是全國平均的3倍。
若水國際營運長陳潔如直接以「M型化」形容身心障礙者就業現況。金字塔頂端者如同蕭煌奇;底層則仰賴庇護工場、支持型就業,才能生存。
「中間那一層,就像流浪一樣,只能打工,一年一聘的在企業之間流浪,」陳潔如說,政府在政策上雖然制訂了企業雇用身心障礙者的名額規定,實際上卻常是契約制的工作,根據勞動部所做的《103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有32.5%身心障礙受僱者從事部分工時、臨時性、或勞動派遣等非典型勞動(男性31.9%;女性 33.8%),造成薪資低落,就業不穩定。
一旦契約到期,身心障礙者平均要花7個月以上,才能找到下一個工作機會。
若水BIM團隊中有6成是身心障礙者,沒有任何BIM建模或建築設計經驗的他們,卻正是若水國際能快速切入市場、2年內開始打平的關鍵,如今,建築業新手的他們,已是20幾個建案的幕後推手。
把社會的負擔變成企業資產,若水的經驗是台灣產官學最值得學習的一課。同時是小兒麻痺患者的張英樹說,最大的關鍵是丟掉公益、走入市場。
張英樹的另個身份是勝利身心障礙發展中心主任,他說「就業是對弱勢者最大的肯定,」但過去的政策重點總是就養、就醫,就業輔導除了庇護工場、小型作業所之外,也以企業僱用配額為主,但也因此衍生出非典型就業,甚至企業選擇長達130個月以「罰款」應付法規的結果。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之義務機關應繳納差額補助費,自開辦以來至2014年6月底,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差額補助累計已繳納225.5億元。
張英樹認為,找到對的市場、讓障友擁有價值,才是真正的解方。學理上稱為職務再設計,也就是針對身障者的條件而重新創造職位。
張英樹與若水國際比一般企業多做的,是找到了讓身障者具有優勢的領域:需要人力的雲端服務。
「這個領域(BIM),最麻煩的就是人,」曾經是中興工程第一批受訓學習BIM的員工,台灣資訊模型協會理事長陳清楠描述業界的處境,「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要訓練一個人才,一到兩百萬是基本成本,再加上設計、施工現場經驗等,教育訓練成本為企業踏進BIM的最大關卡。
且即使真的訓練出獨當一面的人才,同業立刻挖角,惡性循環之下,讓BIM在台灣的發展落後國際2、3年。
「但要拿到國際標案,沒有這個不行,」 陳清楠說,在台灣,BIM成為近年學府的新教學重點,人才培養慢,市場需求急迫,因此雖然沒有營建背景,但若水仍決定試試這可能的利基市場。
過去在勝利身心障礙發展中心,200多位員工流動率不到一成,身障障友的特性反而成為若水的優勢。若水接著引進建築業人才,把BIM的作業流程拆解,降低作業門檻,同時把教育訓練模組化,第一批員工需要8、9個月才能上手,如今,職前培訓只需1、2個月。
訓練人才在一般公司眼中是負擔、是風險,然而對若水國際來說,一旦培訓障友的模組建立,成本就能攤提並且逐年下降,而且沒有挖角問題。
你可能好奇,障友成為資產的過程聽起來並不艱難,若水國際甚至開放教育訓練模組給外界使用,那麼為何在大部份情況下,障友仍被視為負擔?
因為「大部份人,是帶著偏見與不安在看待障友的。」若水國際人資管理以及EAP(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員工協助方案)專員努儂 ‧ 布海說。
曾在外商公司擔任人資的她說,「(障友就業)重點不是身體上的限制,而是心理上的。」 她舉例,科技產品已經進步到能讓盲胞擔任文字客服,身障者也有各式輔具可以運用, 真正的關鍵是企業內部對障友的陌生,以及衍生出不必要的擔心,阻礙障友就業。
在若水,她從陪同就醫、每週早餐會、定期心理諮商,以及長期的職涯發展規劃等不同面投入資源, 例如當錄取一名亞斯伯格症的新夥伴,全公司會進行一連串的病症理解、互動練習等。
但在一般企業,這樣的準備並不常見,《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保障之研究》發現,定額進用短期工作者的方式雖然可以增加企業僱用障友的意願,但企業不可能特別為障友安排或設計適合的職務,而且長期來說並沒有因此增加企業的總體僱用人數。研究指出,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認知、期待,如同跨不過的門檻,影響障友積極工作的意願,反倒像是為了符合法規而誕生的職缺。
想像一下,雇用你的老闆只是為了不要被罰款,你的職缺沒有長期職涯發展的可能,你會多努力做這份工作呢?
另一主要支持障友就業的庇護工場,則因為薪資依據障友的產能而定,在97年至99年間,還出現近5成身心障礙受雇者月薪不到5,000元的情況,真正高過最低薪資標準的只有1成。此外,將障友與一般民眾分離,鼓勵產能的結果,讓他們留在庇護工場,與社會產生隔閡,失去在職場上該有的技能學習以及進修機會。
身障者的可能?跟著雲端應用發展走
從企業的角度,雇用身心障礙者似乎處處都是成本,但若水國際的經驗來看,心態才是最大關鍵。
因為把身障者視為資產,重新設計職務,2年內養成了在BIM市場人才荒中穩定而積極的大軍。「他們的角色很重要,」陳清楠說,尤其對中小型的機電設計師、事務所來說,需求從設計都施工都有。且BIM建模的另一個競爭關鍵是資料庫的累積,若水的先行者優勢為競爭者建立了另一道門檻,未來一旦結合其他雲端運用,潛力無窮。
閒置的人力資產被放上了雲端,若水還要持續往下個市場──文字客服──前進。
「當時是沒有人要做,」張英樹回憶先前無人看好障友與雲端的結合。
「我不會說這很簡單,但也沒有那麼難,」陳潔如跟著回頭看,盤整企業資源、重新挖掘市場、為員工找出最大的價值,然後成為公司的優勢,「只是,有沒有人願意不只想著股東短期的獲利,重新看待企業能做的事?」
若水為障友創造的新價值,只是進入雲端應用時代後的一角,如果撕掉標籤之後,他們都被以「閒置的人力資產」重新看待,隨著雲端應用的普及,這批大軍的腳步或許不用再停留在家裡。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