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選翻轉整個台灣政局,蔡英文全國平均得票率56.12%,朱立倫則是31.04%,但分析各區立委候選人與總統候選人得票差距,我們發現一些特別現象。例如多位民進黨立委候選人遠超過蔡英文該區得票率,顯示其個人實力堅強;但相形之下,多位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得票率遠勝朱立倫卻依然落選。除此之外,藍綠共有5位首次參選立委的菜鳥候選人,得票率超過總統候選人而當選,成為「超級菜鳥立委」。
我們分析台灣各選區的區域立委、總統得票率,並將前者與後者相減。如果數值為正值、且差距越大,就代表區域立委候選人因為個人因素而當選的機率較大;如果數值為負值、且差距越大,則可能代表區域立委候選人因為政黨因素而當選的機率較大。未推出總統候選人的親民黨、時代力量,則不在本次分析之列。
這次民進黨共推出60位區域立委候選人,共有49人當選。根據中選會資料,我們分析了各區民進黨候選人與蔡英文的得票率後,發現兩者差距多在5%內。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區蔡英文得票率普遍大勝的情況下,有8位當選人差距為10%以上。其中,差距10%以上、且為正值的當選人為劉櫂豪、蕭美琴、林淑芬、林岱樺,負值的候選人則有蔡易餘、洪宗熠、黃秀芳、鍾佳濱。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分析,這次選舉比較特殊,是總統和立委同時投票,加上蔡英文聲勢又很高,容易產生母雞帶小雞的「衣裙效應」(coattail effect),意即總統候選人擁有非常大的魅力,會間接拉抬同黨立委候選人的聲勢。
「根據過去經驗,立委與總統並選,有7成5到8成的選民會一致性投票,只有2成多一點會分裂投票。」俞振華認為,各區總統候選人得票率的8成,可能就是該區立委候選人因為「衣裙效應」產生的得票率。
該區本黨總統得票率 x 0.8=該區本黨候選人的基本盤得票率
因此,劉櫂豪、蕭美琴、林淑芬、林岱樺這4位超越該區小英得票率的立委就比較特殊,其問政能力、在地連結乃至現任優勢,比「衣裙效應」更加明顯。
至於蕭美琴這次成功翻轉花蓮,一般認為「在地深耕6年」為致勝關鍵,但俞振華認為外界忽略兩大原因,有點過度膨脹蕭美琴的個人因素。其一是區域立委得票率並沒有算進原住民選票,根據內政部104年統計,花蓮原住民人數約佔27.5%,而國民黨在原住民選票佔有很大優勢,因此原住民選票可能會左右花蓮選情;其二是今年整體投票率下降,花蓮的絕對投票率就下降了6%,如果國民黨在花蓮的優勢選區投票率大幅降低,蕭美琴勝選的原因就可能是「支持國民黨的人都沒有出來投票」。
不過,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蕭美琴的得票加入這兩項因素後,還是足以擊敗對手王廷升當選,顯示其個人實力確實超過小英與民進黨在花蓮的能量:
至於差距大於10%且為負值的當選人,可能就是「衣裙效應」下的受益者,以差距最大的蔡易餘來說,蔡英文在嘉義縣拿下65.37%得票率,乘以80%後為52.29%,而蔡易餘的得票率為52.96%。俞振華分析,「分裂投票」也是可能原因之一,「部份選區選民可能把總統票給了小英,立委票卻給了國民黨籍候選人。」但這個因素的機率較低。
國民黨這次推出72位區域立委候選人,共有20位當選。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檢視各區候選人與朱立倫的得票率後發現,共有28位候選人超過朱立倫得票率10%以上,且為正值,但落選的人數比當選的人數多,其中最悲情的兩人是林江釧、王進士,得票率皆超過朱立倫20%,但仍落選。
細看國民黨各區超過朱立倫得票率10%、且為正值的落選人,18位有10位都是非現任候選人,背景包含政二代、地方勢力、市議員等。如果以「衣裙效應」觀點來看,蔡英文得票率56.12%,民進黨立委的基本盤得票率為44.89%。朱立倫得票率31.04%,國民黨立委的基本盤得票率只有24.83%,顯示國民黨候選人普遍陷入苦戰。
針對很多國民黨資深立委落馬,俞振華認為,除了政黨包袱為主因外,原因出在某些候選人的「在地連結」弱化了,「一開始當選立委,會勤跑基層做服務,但當你做了二十幾年,就變成是地方主任在跑,很少有立委會自己下去跑。」
「而且越都會區的立委越難拿出地方建設的政績,」俞振華表示,越偏僻的選區立委比較容易爭取建設,但都會區相對機會就少。除非現任者很積極經營較地方性的服務,否則很難跟選民交代政績。而許多資深立委長期在外交國防委員會,選民也比較難看到其具體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蘇巧慧、吳琪銘、王定宇、國民黨蔣萬安、李彥秀、林為洲等6位非現任的立委候選人,都超過該黨總統候選人在該區的得票率,前5位更是首次參選立委就脫穎而出。俞振華指出,新人雖較少政黨包袱,但勝選關鍵還是政治背景與在地連結。
其中蘇巧慧與蔣萬安都出身政治世家,全台第一高票的王定宇曾任市議員且是高知名度名嘴,吳琪銘、李彥秀、林為洲則是經營在地很久的市議員。這顯示新人要打贏立委選戰,還是必須具備基本政治實力,才能夠順利踏進國會。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