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未成年駕駛原因與管理難題,系列報導3位作者接觸多名未成年駕駛,追問取締、罰金、上課與禁考的實際效果。這集你將聽見一條圍繞未成年無照駕駛的產業鏈如何產生,並一起思考讓孩子安全上路的可能。
內戰未歇的緬甸,如何承受天災的雙重打擊?軍政府嚴格封鎖國境,國際援助如何進場?在台灣的我們,能透過哪些方式提供幫助?這集,訪問「鳴個喇叭!緬甸街」創辦人楊萬利,與長期關注緬甸局勢的自由記者楊智強,聆聽328大地震後的緬甸聲音。
今年1月,台灣接連發生海底電纜斷裂事故;過去幾年,類似的事件在波羅的海頻繁發生。《報導者》總編輯方德琳、記者黃浩珉,與德國特約主筆林育立,梳理台灣和歐洲近期所遭遇的海底電纜斷裂事故,以及各國的應變方式。
在「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結束實體營運前,這集,外事警員徐夢含談在書店「臥底」變講座來賓的觸動,書店共同創辦人張正、廖雲章分享推動移工閱讀母語書的十年,以及未來對「整座城市」都有東南亞書店的期待。
校園瀰漫瀝青廠的惡臭,但空氣指標經常是良好等級;公開資料顯示,全台有172間國中小周圍500公尺內有曾因空汙受裁罰的工廠。這集跟著記者文臨、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一起看見被迫與髒空氣共存的學童,及空汙監測的侷限。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