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彥/自由潛水的「自由」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Fill 1

你是否曾幻想過自己能飛翔?有過人魚的夢?又或者,只想拋開嘈雜的生活,躲到一個讓人平靜的世界?以上這些,都是自由潛水(Freediving)可能帶給你的。

Fill 1

自由潛水與攜帶水下呼吸系統的水肺潛水(SCUBA)雖然都是潛水,但有許多本質上的不同。自由潛水除了可以像隻魚一樣在水裡悠游(但每次水下停留時間短)外,同時是個需要冥想、感受自己內在的運動。自由潛水的魅力,不只是外在環境,連心理狀態都進入到另一種境界。但一聽到憋氣、水壓、踩不到底的大海,許多人就退避三舍,覺得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運動。自由潛水常被歸類於極限運動,多數自由潛水教練都異口同聲說:「只有當試圖挑戰自己極限時,它才算是。否則,這其實是每個人都可進行的安全休閒運動。」

Fill 1

當我們有機會學習自由潛水時,會發現原來人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都有能適應潛水環境的「哺乳類潛水反射」(MDR)機制。潛水過程中容易出現狀況的,不是下潛到海中,而是返回海面的淺水昏迷。真正危及自由潛水人生命的因素,也不是因缺氧而發生的昏迷(black out),而是沒有潛伴的獨潛。在潛水界總是傳著這個訓誡:”Dive alone, die alone!”

Fill 1

從事自由潛水不像水肺潛水,需要取得資格證照,才能向潛水店租借裝備進行潛水。自由潛水依據它的定義──只憑一口氣,不借助任何額外氣源而潛入水中。所以不管你只是在游泳或浮潛,或者身穿人魚裝拍照,只要你試圖憋氣下潛,其實都已經在進行自由潛水。這就是它的其中一種「自由」,只要帶著簡單的裝備,隨時都可以跳入水裡潛水。雖然進行自由潛水不需要任何證照資格,但與水肺潛水相同,國際上有許多不同自由潛水的教學體系,提供願意學習的人一套完善的學習系統。在台灣常見的有AIDA、CMAS、SSI、WSF等,取得這些系統的認證在其次,從其中學得安全潛水的方法才是重點。近年來國內的自由潛水死亡意外案例不多,其中多數案例都是沒有學習過任何正式系統課程的潛水者。自由潛水本身並不危險,缺少相關知識以及獨潛才是真正的危險。

Fill 1

國內缺少適合自由潛水大深度訓練的場地,但對於休閒型的自由潛水卻十分適合。目前自由潛水訓練基地北部以東北角龍洞為主,南部則是在墾丁。除此之外,小琉球的海龜、綠島的軟珊瑚生態以及蘭嶼的海底地形,這些原本就吸引國內外潛水愛好者的潛點,也都適合以自由潛水方式去探索遊玩。

Fill 1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我們對於海下的世界卻十分陌生。水肺潛水雖然是個極好的認識海底世界方式,但由於裝備昂貴,每次潛水也須負擔器材租借及潛導費,因此,在經濟考量下,讓許多人對潛水裹足不前。如今自由潛水運動的引進,多了一種更為輕鬆接近海底世界的選擇。當你不再只是在海面上看日落,或浮潛看海底,而是有能力潛入海內時,你會看見過往從未見的美麗海底,也會親眼見證我們對於海洋的危害有多麼嚴重。但無論如何,你的世界將會更加擴大,不僅是對於外在眼界,對於內在心靈更是如此。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