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者》正在尋找優秀人才加入,一起「壯大非營利媒體,深耕社會影響力」!
這一次我們要尋找這些夥伴(點擊前往職缺介紹):
我們的辦公室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歡迎從這邊搶先了解《報導者》工作型態與員工福利,希望彼此都能找到適合的人與工作環境。
最後重要的是,應徵時請將履歷與作品集等資料寄至[email protected],標題格式:「欲應徵職位-姓名」。
《報導者》網站、《少年報導者》網站、贊助系統、內部新聞編輯系統的功能開發/優化
- 與設計師合作完成網頁端使用者介面並交付
- 與記者、設計師合作製作數位敘事網頁
- 維護並持續疊代更新前端元件
- 維運網站平台(我們使用Stackdriver / Cloud Monitoring / Cloud Error Reporting)
- 熟悉git操作及瞭解任一種workflow(包括但不限於Git flow / Github flow / Gitlab flow)
- 具有 Unit Testing 的經驗
- 熟悉 HTML5 / CSS3 / JavaScript (ES6)
- 熟悉 React.js 框架
- 具有使用打包工具的經驗,例如:Webpack
- 具有串接 GraphQL 經驗
- 具有實踐網頁速度最佳化的經驗
- 具有 Server Side Rendering 的經驗
- 具有使用 Next.js 經驗
- 暸解任一 Cloud Provider(AWS/Azure/GCP/Linode/Digital Ocean,我們使用GCP )服務建置、設計及維運
- 參與過AI、機器學習相關專案開發
若進入面試流程,會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線上面談
邀請應徵者與《報導者》的部門主管一起在 Google Meet 進行線上會議。本階段會請應徵者自我介紹,並就所提供的履歷內容進行問答,也讓應徵者對團隊組成有初步認識。 無論是否會進入下一階段,結束後一週內會收到通知。
▲第二階段:技術專案
本階段的技術專案會給予應徵者一週的時間進行實作,專案的完成度會是我們評估的重點。 無論是否會進入下一階段,結束後一週內會收到通知。
▲第三階段:現場面試(技術、人格特質)
邀請應徵者實際參訪本公司,並與《報導者》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面談,內容會涵蓋:
- 公司介紹
- 產品團隊介紹
- 產品面介紹
- 技術面介紹
- 開發流程介紹
- 工作內容介紹
- 技術問答:我們會和應徵者在一個模擬情境中合作開發,除了技術能力外,也希望能了解應徵者未來會如何與團隊共同協作
- 雙方互答:在這個環節的問答內容會與人格特質相關,主要目的在幫助雙方更了解彼此以及設想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式
▲第四階段:現場面試(人格特質、待遇)
與執行長進行面談,面談內容會著重在人格特質與公司的文化適性,這個階段會談到公司的福利與待遇。
結束以後,先由應徵者決定是否願意與我們共事,公司會等待應徵者於3天之內回覆意願。
若有幸獲得應徵者意願,公司會從回覆者中,挑選出未來的夥伴,但無論中選與否,皆會回覆應徵者通知信(不會無聲卡)。
薪資待遇:
- 月薪: NTD $50,000 - NTD $90,000
- 薪資保障13個月
公司額外福利:
- 團體協約保障
- MacBook Pro
- 每年5,000元學習經費(可買書、課程)
- 補助參加 conference
- 健康檢查補助
- 員工旅遊補助
- 部分遠端工作
- 女性懷孕保障條款
履歷投遞方式 請將履歷寄到「[email protected]」信箱,標題 「應徵報導者前端工程師 - 姓名」,並於信件內文說明:「為什麼想投這個職缺?」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辦公室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歡迎先從「關於我們」以及歷年「影響力報告」認識一下!
#很重要,所以先寫給你看的勞工權益:
除了一定要有的:勞健保、特休與國定假日、例假日放假,《報導者》於2020年、2022年簽訂團體協約,23條條文皆優於《勞基法》。
#開放工作空間: 辦公室沒有屏風藩籬,你會跟工程師、記者、攝影師、編輯… 等不同角色在同一個空間工作,還能隨時移動位置,動動關節與腦袋。
#彈性自主的管理制度與工時: 「在完成清楚的組織目標下,自主管理。」是大家的共識。我們尊重每個人的工作習慣,更理解創意不等於盯著電腦的時間,在這裡,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
#扁平化組織與自發性專案: 每個人的聲音都很重要,全體同事每周一起討論決策,反映大小問題。此外,專案發起人也不分記者、工程或設計。我們歡迎每個人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想更了解我們,請見「報導者基金會新聞專區」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